分享

格兰特与李的对比研究

 海瑟薇1123 2016-09-11
  \
  格兰特与李的对比研究----布鲁斯· 卡顿
  2011-12-04 13:17阅读:1,313
  [1] 1865 年4 月9 日,尤利塞斯· S · 格兰特与罗伯特· E ·李在阿波马托克斯县一座普通宅第的客厅会面。他们在这里就李将军统帅的北弗吉尼亚军团的投降事宜进行谈判。至此,美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南北战争结束,一个崭新而伟大的篇章开始了。
  [2]李向格兰特投降意味着内战的结束。当然,南部邦联的其他部队还没有投降,邦联的流亡政府尽管己失去主要力量,也还会做最后几天绝望而徒劳的挣扎。然而,就在格兰特和李在投降书上签字的时候,战争实际己经结束。两人拟定投降书条款的小房间成为记录美国历史上最强烈、最瞩目的人物对比地点。
  [3]两位将军彼此差异巨大,但都是强有力的人物,分别代表了两股利益冲突的力量。这两股势力最终通过格兰特和李发生了冲撞。
  [4]罗伯特· E · 李赞成贵族统治的理念,并相信这古老的理念能够延续下去,成为美国社会的主导思想。
  [5]李来自弗吉尼亚东部的名门望族。他的家庭背景、文化和传统是骑士时代的传奇与神话在新大陆的翻版。他体现了从骑士时代和英国乡绅那里延续下来的生活方式。美国是一个年轻国家,一切重新开始,人们满腔热情地信奉一种相当模糊的信念―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在这样一个国家里,李却相信社会结构中明确的不平等对人类社会是有益的。这个社会应存在着拥有土地的乡绅,组成有闲阶级;反过来,社会本身也应把土地作为财富和权势的主要来源。根据这一理念,这会造就对社会极负责任感的有闲阶级,他们生活的目的不是为了攫取个人利益,而是担负起庄严的责任,这责任是因他们的特权而放在他们肩头的。来自这个阶层的人可以成为国家的领导者:他们怀有高尚的价值观念,如思想、领导能力、个人品行等等,他们以此为国家服务,使之获取力量与美德。
  [6]由于李的身上体现了这一贵族理想中最高尚的成分,拥有土地的贵族阶级通过他证明了自己。内战4年间,南方各州为维护自己的理想打了一场绝望的战争,而这些理想也正是李将军怀有的。最后,南部邦联似乎就是为了李而战;李本人似乎就是南部邦联的化身―贵族阶级推崇的生活方式的最佳体现。在阿波马托克斯投降之前他己经逐渐成为一个神话。他摩下的儿万名南军士兵疲惫不堪,饥寒交迫,早己失去战争初期的那种朴素热情,然而他们把李视为心中理想的化身,为了捍卫理想他们甘愿赴汤蹈火。不过,他们无法将内心的情感完全表达出来。如果说这个注定要失败的、由于无数英雄行为和重大牺牲而神圣化了的事业有一个很好的理由,那理由就是李将军。
  [7]格兰特是西部边疆一个制革工的儿子,与李毫无相似之处。他在贫困中奋斗向上,总是坚强、刚毅,从不敬畏任何人,只依靠自己的力量。这种人从不回头关注过去,而是用敏锐的目光注视着未来。
  [8]西部边疆的人与东部的贵族完全相反。人们被开拓新边疆的大潮裹挟着越过阿勒格尼山,进入广裹的西部。他们内心对于陷入常规的过去深感不满。他们拥护民主,这并不是出于对于人类社会应当正常有序的推论,而只是由于他们在民主制度下成长起来,而且懂得它是如何运作的。他们的社会里或许也存在特权,不过这些特权是拥有者通过努力自己争取到的。对于他们来讲,形式和典范毫无意义。出身只是一个证明个人能力的机会,没有人生来就享有财富和特权。生活就是竞争。
  [9]然而,西部人同时还具有对国家大社会的归属感。他知道不管经营农场、商店还是从事贸易,只有社会繁荣了个人才能兴旺发达,这个社会就是整个国家―西濒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邻加拿大南接墨西哥。如果国家和平稳定,城镇、水陆交通、方便的市场一应俱全,他的生活水平就能得到改善。在他眼里,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国家的疆土拓展了,他的事业也随之开阔。换句话说,国家不断的成长和发展与他个人的经济收入休戚相关。
  [10]格兰特与李对比最鲜明之处也许就在这里。弗吉尼亚的贵族不可避免地忠于自己的家乡弗吉尼亚州。他所处的社会是稳定静止的,人们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变革。出自本能,他首先忠于自己家乡的社会。他会竭尽所能维护它,因为在维护它的过程就是维护自己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
  [11]另一方面,西部人也以同样的顽强精神维护国家的利益。他这样做是因为他的生活依靠国家的壮大、发展以及不断开拓的疆土。在国家面临分裂的关头他不可能无动于衷,因为企图分裂国家就是企图分裂他脚下的土地,他会倾其所有与之战斗。
  [12]格兰特与李代表了美国生活中截然相反的两类人。格兰特代表了现代化,在他身后即将来临的是钢铁和机械的伟大时代,是拥挤的城市,是勃勃生机与活力。而李则像是从骑士时代策马而来,手持长矛,丝质的旗帜在头顶猎猎飘扬。格兰特与李都是捍卫各自事业的最完美斗士,他们从各自的部下那里汲取了力量,同时也吸收了弱点。
  [13]然而他们毕竟不是完全的反差。尽管出身、个性、抱负不同,这两位伟大的战士还是有很多共同之处的。他们都是杰出的战士,而且他们的作战特点都很相似。
  [14]首先,他们两人都十分坚韧顽强。尽管格兰特心情极度沮丧,军事上又遇到很大挫折,他还是坚持沿密西西比河谷进攻。尽管大势己去,毫无希望,李仍坚守在彼得斯堡的战壕里。两人都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是天生的斗士,只要还能站立,还能举起双拳,他们就绝不放弃。
  [15]他们共有的另一特点是既敢于冒险又足智多谋。他们的思维永远走在对手前面。李因此赢得了第二次马纳萨斯战役和钱瑟勒斯维尔战役的辉煌胜利,而格兰特赢得了维克斯堡之战的胜利。
  [16]最后一点,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旦战争结束,他们都能迅速由战时状态转为和平状态。由于两人在阿波马托克斯会面时相互尊重,英雄相惜,才有可能出现南北双方平静的和解。它的意义在后来许多年间并未被人们所认识,但确实有助于使一度分裂的两部分重新成为一个国家。毕竟,经过一场如此残酷的战争后,国家再度联合的希望非常渺茫。在阿波马托克斯县麦克林恩府的短暂会面是两人一生中司多表现最精彩的片断。他们的君子行为使后代受益无穷。格兰特与李,两位伟大的美国人,表面上截然不同,但本质上非常相像。他们在阿波马托克斯的会面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