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八绝 景泰蓝
燕京八绝,即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大工艺门类。景泰蓝也称"铜胎掐丝珐琅",因其釉料颜色主要以蓝色(孔雀蓝和宝石蓝)为主,又因其最初兴盛于明景泰年间,故称为景泰蓝。与其他御制品不同,自元代诞生之日起就只在宫廷内进行制作和使用,是名副其实的代表北京地域特色的上乘之作。 乾隆皇帝嗜古,常常要求把古代青铜器等的造型运用到珐琅制品中,制作仿古尊、彝、鼎、卣、觚、篦等古代礼仪器的造型和图案。这一时期,用各种动物形象作器型的制品也显著增多,除明代传统式样的狮子、仙鹤等形象之外,还出现了犀、象、羊、兔、天鸡等造型,颇有新意。乾隆时代的景泰蓝工艺相当发达,景泰蓝制品已应用于宫中生活的众多方面。图案内容更加丰富,并把绘画晕染的技法融会于珐琅制作之中,增加了艺术表现力。珐琅的釉色增多,出现了黑、粉红等色。铜胎制造均很规矩,掐丝起线粗细均匀流畅,填釉饱满蕴亮,镀金光泽灿烂。部分作品采用捶提起线的技法,颇为新颖,展现出中国历史上铜胎掐丝珐琅工艺的最高成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