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札记:也来聊聊iPhone7和moto Z的摄像头

 peterchiu60 2016-09-11



首先是苹果iPhone7 Pluls的双镜头设计。尽管我们很早之前就得知苹果也会采用双摄像头设计,但我一直不太看好现在的“双镜头背景虚化”功能。因为这种实际是基于算法的浅景深实际效果并不好。目前各家手机的影像处理程序依然无法精确的辨别一张画面中的前景背景,这直接导致根据双镜头获取的距离信息而计算出的“浅景深”会出现虚化位置错误——该虚化的并没有虚化,该清晰的却被错误虚化。我并不相信苹果能够在短时期内解决这个问题,事实证明苹果不但没有在第一时间放出背景虚化功能(需要靠后期固件升级获得),而且即使有此功能也将被局限在类似人像拍摄这样主体与背景相对容易区分的场景模式下。所以,我实在不建议大家现在就对双镜头系统带来的虚化效果报有太大期望,而国内手机厂商一直在此功能上大肆吹嘘实际也是不智的。

另外,iPhone7 Plus的双镜头并非两枚同样的镜头,而是一枚28mm广角一枚56mm中焦距。虽然都是定焦镜头,但显然苹果利用了混合数码变焦的方式实现了2倍的光变。这种长短不同焦距镜头混合在一个机身上的设计不由让我想起了当年柯达曾经推出的几款EasyShare数码相机同样采用了类似双镜头设计,使得DC在保持轻薄机身的同时拥有从广角到长焦的广阔焦段覆盖能力。尽管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变焦比已经可以用较小体积的单一镜头实现,但在当时柯达的双镜头依然让我们眼前一亮。我个人比较看好这种混合镜头技术在未来手机产品上的应用,希望国内手机厂商未来也能够学习iPhone7 Plus的不同焦段镜头的混合设计。



其次是如何评价moto Z的哈苏模块?我已经看到了大量关于这款产品的评价,其中虽然有正面支持但更多是对于其宣传手法的批评。坦率的说,尽管我和联想有不错的合作关系,在联想手机team里也不少好朋友,但对于联想针对iPhone7的那种看起来“耍小聪明”的广告并不认同。相对于moto品牌而言,这种所谓“撕逼”的玩法的确看起来不符合其身份,有损于其品牌形象。特别是之前针对Note7发布的同类广告已经收到大量投诉和负面评价后,联想依然给moto投放了这种样式的广告,同样是不智的行为。

在我看来moto Z是一款典型的工程师产品,它在产品设计方面的确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而且几款modz在功能设定以及外观设计上其实也都很不错。比如大家热议的哈苏拍照模块,尽管其性能与索尼之前发布的QX10比较接近,但得益于摩托自己的摩磁点连接方式,我相信这个哈苏模块在连接稳定性以及数据传输速率一定会比使用wifi连接的索尼QX系列要强许多。毕竟当初QX系列在wifi环境复杂的场所(比如发布会现场)就很容易出现连接失败的情形。不过,从个人角度而言,我并不十分看好“模块化”设计:因为在此之前并没有什么成功的先例而且连手机模块化之前的倡导者谷歌本身也放弃了该计划。但联想moto能够勇敢迈出这一步,而且首次发布就拿出了包括音响、电池、投影以及拍照等多个模块的新产品,感觉的确是用心了。只不过从现在看到的反馈,该产品依然处于叫好而不叫座的状态:大部分用户都会被手机主机+功能模块累计起来的售价所阻挡——即使其总价格并没有比苹果新机更贵。联想方面承诺,对于模块化的支持至少会维持三代产品。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勇敢的承诺,期望联想和moto能够真正实现它。



另外,我这次来东京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参加卡西欧公司的消费DC新机的产品体验。事实上,依靠#自拍神器#系列,卡西欧已经成为整个影像行业中依然保持消费DC发展且居然还能持续盈利的“神话”。这个当年以TRYX为名主打创意拍摄的TR系列意外的在中国“无心插柳柳成荫”,不但挽救了卡西欧本来并不见长的数码相机业务,而且还获得了惊人的逆势增长。不过,随着这两年智能手机产品(甚至出现了同样以自拍为主要功能的手机)的普及以及用户对于TR系列的审美疲劳,卡西欧的自拍神器也逐渐迎来新的挑战。这次卡西欧虽然没有发布新款自拍神器,但对于TR600提供了更加专业的肤色美颜功能升级,允许用户可以以近似专业粉底的细致划分对自拍肤色进行调节,看起来很“高大上”。事实上,我也觉得卡西欧自拍神器如果想要继续维持较好的发展势头,的确有必要在产品定位、美颜的专业性上与手机美颜要拉开差距,塑造起“大家都是美颜,但只有我最专业最高端”的形象。如果未来卡西欧和某家高端化妆品厂商一起合作开发新的自拍神器,我是一定不会感到惊讶的。



此外,卡西欧方面这次还展示了FR200运动摄像机。这款产品与超广角前作FR100不同的是它不仅仅拥有更强悍的防水防尘功能,而且拍摄的画面视角也从超广角变成了180°的半球型。所以,用FR200进行极限运动场景的拍摄,画面可以容纳的视野更广泛,对于器材安装的位置和方式也就因此变得更加自由。另外,按照卡西欧的设计,把两台FR200利用特殊的连接器背靠背组合在一起就可以构成一个能够拍摄360°全景(全天周或者全天球)的VR摄像机。这也是当前比较流行的玩法,只不过由于软件设计原因目前两台FR200联动构成的全景视频中还会存留有一条黑色的分界线。

对于这条黑线,我表示无法接受。毕竟现在已经有不少能够拍摄全景视频的VR摄像机产品出现,而其中有一些价格更低操作更简单的产品也能实现“无缝全景”。因此,卡西欧方面应该尽快通过软件升级的方式解决掉这个问题,否则FR200虽然拥有三防优势但要知道给其他更廉价的全景摄像头增加一个同等级别的防水外壳其实也不是难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