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题丨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华峰哥223 2016-09-11





海外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太阳无时不普照粤人社会。”说的就是粤人的分布广泛。粤人散布各地经商,明清以来,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色,到近现代最为辉煌,表现为从商人员广泛、精明实效等特征。


广东商帮由大大小小的商帮团体组成,“三分岭南”,根据不同的方言分成了以讲广州方言为主的“广府帮”,以讲潮州方言为主的“潮州帮”,以讲客家话为主的“客家帮”等多个商帮。


冒险开拓,各显神通

自古以来,粤人就有浓厚的从商思想,赚钱的兴趣大于当官的兴趣。所谓“从学而来者,宦成而归者,权缗算以起家者,执艺事以自食其力者”,均“梯航登笈,鳞萃云集,偕来卜居焉”。意思是说,不管是读书的、做官的还是手艺人,最后都投身从商。他们来源于不同阶层,从事过不同职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广东商帮文化因此而丰富多彩。


亦盗亦商。这是明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的产物,潮州帮商人多属此类。例如饶平县人林国显,在南澳岛建立基地后,偕同其族孙林凤、林隆阳,其侄女婿吴平据汕头、厦门一带经商20多年。“人海为乱”,从事走私贸易。实力强大后,他们先自大埔的三饶岭攻下饶平县城,然后带领士兵9000多人攻破福建的宁德、福清、永福等县,又攻打江西的宁都、瑞金等地,震动闽、粤、赣三省。其他如潮州人诸良宝,澄海人林道乾、杨四,东莞人何亚八、黄秀山,饶平人许栋、肖雪峰等人均属此类。


亦官亦商。例如,嘉靖时南海县人霍韬,在吏部任职期间,亦在佛山经营炭铁、盐生意而发家致富。清初,当清政府实行海禁时,平南王尚可喜却委托参将沈上达组织船舡“通外洋”,外国人称其为“广东王之商”。南海县的三名主薄潘唐典、霍建中、何佩猷,在佛山开办福裕堂、大德堂、万春堂三家资本雄厚的参茸药店。广府商人多属此类。


霍韬(1487~1540年),明朝广东 南海县 石头乡

弃儒而商。这类商人情况不一:有人是因一次或多次应试落第而经商者,如南海县洗文清,因童子试没考上,“乃弃儒而商,于是,航海天津贸易”;有人是为继承父辈商务而“弃儒就贾”者,如佛山洗耀南,继其父洗恩球往越南经商;有人是嫌教书薪金微薄而弃教服贾。


潮汕商帮,广义上的粤商之一,潮汕人的商业传统深厚,商业才能比较高,商业势力十分强大,在广东省内各个角落和全国各大城市都有很多潮汕人在从事商业活动,而港澳、东南亚以至全世界的许多大商人也都是潮汕人或后裔。


弃吏而贾。这主要是一些地位低、俸禄薄的小官吏,为了生活富裕,不愿做芝麻官而走上经商的道路。如佛山的洗树藩,虽然弱冠考吏中选,但因“生计艰难,非经商不能昌业,弃文而贾”。


弃农经商。随着广东商品货币经济的日益发展,农村的自耕农或佃农,眼见经商利大于农,往往积聚少量资本而弃农经商。如南海县劳联芳,祖宗三代皆“以农传家”,到了他当家之时,“始变农之贾”到广州经商。这种情况,在番禺、顺德、新会等地相当普遍。




精明实效,嗅觉灵敏

广东在明嘉靖以前,还是个荒蛮之地。历朝历代的官员也都不愿意到广东做官,只有流放与被贬的人才会到这里来。但广东海域辽阔,四通八达,广东人最终发现这是个优势,开始靠海吃海。他们把生意做到了海外,又将广东的物产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原地区。


王婆卖瓜 自卖自夸

经商中,广东人讲面子,重派头。在穿着打扮上,广东人是“上名牌、下名牌,捉个虱子也金利来”。 广东商人的办公室一般都是豪华漂亮,老板桌尽可能地大,沙发尽可能地高档,他们从表面上充分显示自己有着大把大把的钱,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这种思想投射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他们“王婆卖瓜”的意识和手段最强。因而,广东商人的广告很有震撼力。


广东人的金钱观念很强烈,在广东人眼里,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是为了挣钱。由于赚钱的目的单一、方向一致,广东商人在行动中少了一些盲目与动摇,多了些动力与恒心。为了赚钱,广东人干得踏踏实实,他们没有心思、也没有工夫空谈哲理、人生,对政治也不感兴趣。在他们观念中,有了钱,就意味着有了财富,可以满足自身各种需要。商业社会中,正是在这种金钱观念的影响下,广东商人商机灵敏,在全球范围内施展商业才华,越做越大。


不知不觉,距吉商大会开幕仅剩7天时间,而长吉贷针对吉商大会打造的专题栏目也陆续推出关于中国古代商帮,及十大商帮中较为知名的徽商、晋商、秦商、龙游商帮、鲁商和闽商,以及今天的粤商之旅。今天,跟我一同回顾一下吧!那些曾经在历史上绽放风采的商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