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文明?人类的出现说明地球是多么地完美!

 宇宙时空探索 2020-11-16

如今在考虑可居住的行星时,大多数天文学家都突出强调将要寻找的行星放在恒星周围的宜居区域里,但是天文学家沃德和他的合作者认为,行星在更大的星系里的位置也十分关键,那就是为什么我们定义或界定了我们称之为星系的宜居区域的东西,那个区域在一个星系里,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他们提出了九大要素来构成所谓的星系宜居区域。首先要关注在星系里的位置,远离杀手中子星,黑洞以及致命的伽马射线暴。他们计入了恒星带有行星的百分比,以及具有微生物生命的百分比,他们甚至还估算了行星要多久才有可能将其所有的生命通通灭绝。

地球本身在1998年就可能勉强躲过了这样一劫,当时一颗致密的恒星叫做磁星爆发出致命的伽马射线,在十分之二秒里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太阳未来10万年里所产生的能量,幸运的是,该磁星距离地球有两万光年之远。有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会提出,要是那颗磁星的爆发不是在两万光年,而是在一万光年,会有什么结果呢?会不会有这样的情景,我们遇上就几百光年里的东西?如果是那个情景,新的计算表明,它会在一次爆发中扑的一下吹走我们的大气层,你会说:我不能呼吸了!那可是悲惨的,是完全有可能的!

人类可能只是宇宙中的侥幸,德雷克方程(预测宇宙中存在高级文明的概率方程式)的乐观假设恐怕得不到天文学家过去几十年认识的支持。德雷克房方程或许是个不切实际的构想,不过它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而我们现在认识得更多了,因此我们所添加的东西是当时所不知道的,这使得它更加准确了,但是最终它也将数字给降了下来,银河系中有百万个文明是不切实际的。那么银河系中究竟有多少其他地球支持者先进的文明?寻找其他文明是有可能的,因为天文学家正全力以赴寻找其他类地行星,不过发现那些地球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巨大的技术挑战。不同于已经分类登记的恒星,行星利用现代技术尚无法看到。行星,从数光年远去审视,从我们太阳系外来看的话,几乎就紧挨着它的太阳!

更糟的是,类地行星,即使是比我们地球大几倍,相对其母星,也只发出微乎其微的光线。想象一下,有一颗恒星和一颗昏暗100亿倍的行星,很难想象100亿倍是什么概念,不过我们考虑这个概念有好多方法,假设你有一只萤火虫,很小的萤火虫,发出微弱的光,假设萤火虫围绕着一个巨大的灯塔转,假设你试图从3000英里外观察萤火虫围绕着这灯塔转,情况就是这样。

假设你可以发现萤火虫的光斑,那么你就必须通过它吐出的气体,找到萤火虫的呼吸,这就是天文学家所面临的挑战。他们首先要发现行星,然后看看其大气层是否如地球一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