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IM:建筑业第二次全体学电脑

 碧野田间牛得草 2016-09-11

这一轮BIM可以看作是建筑业第二次全体学电脑的机会,第一次是以CAD普及为代表。


整个中国的发展历史与发达国家不同之处在于:发达国家是顺着两次工业革命、然后进入信息社会(又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顺序,而中国是最近几十年的追赶,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甚至于信息化引领工业化的逆序。


房地产建筑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则落后于一般制造业,可以说是最后一个大规模完成信息化的产业。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BIM热潮,既是整个世界工业的信息化进程所致,又有中国独特的逆序带来的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特色,这其中之一就是:学电脑。



图为1995年华东院的CAD知识竞赛,彼时电脑(当时多叫做微机)一台要上万,设计师年收入不过几千块,会玩电脑的人极少,上机房简直是特殊待遇。


1995年,我个人才第一次接触到安装了最新版操作系统Windows95的电脑。


(摘自陈光新书出版:FM、BIM与BLC


1995年在我的职业生涯之中最为震撼的记忆是计算机。虽然在之前也接触过计算机,但多为零碎印象,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


一间偌大的专门为计算机设立的办公室中,房间正中间摆了一张巨大办公桌,有一台完整的计算机。这个“完整”的意思是:在我几年后第二次能够亲密接触这样的电脑之前,我所拥有的唯一的计算机相关经验就只是在合工大的工作站机房里用终端机看DOS命令,那似乎是外国公司赞助给学校的在当时算是极为先进的网络机房,主机是看不到的,终端机就只是一个绿色字符的显示器,还有能接触到的就是键盘和软盘。


而我面前这台电脑是安装了当时最新的Windows95操作系统、带鼠标的完整的一套计算机!



外:此时大洋彼岸,一群美国的软硬件公司正在酝酿影响BIM20年的开山大事——成立IAI协会,编制IFC标准。(参考 全球BIM20年回顾BIM的信息标准化时期创立IAI的12家美国公司



但是国内这一次CAD普及之后,在许多年内并未带来房地产建筑业的信息化水平的太大提升,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十几年前(效果渲染、专业计算、算量造价、停车场收费系统和智能手机算是较普及的应用)。


直到这一次BIM到来,人们开始“回忆”其还未来得及学习的大量专业软件,“开发”还未及调查过的客户信息化需求、甚至于真正在开发一些软件应用。


一时间,软件开发成为传统建筑行业的热门,设计院普遍设立BIM团队、有些也配备IT开发人员,这是设计院从未出现过的信息化景象。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建筑业会像上一次学习CAD那样,全体学电脑。CAD还只是部分的代表,但是引发了全行业学电脑的热潮,尽管大部分人并不需要用CAD软件。那个时代也正是电脑开始进入千家万户的历史过程,整个中国都开始强烈的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


这一次的巨大的行业学习,不似学会基本的CAD操作那样简单了,而是包含着庞大新技术知识交织着的传统行业知识的升级换代,如同补课一般,人们将会如饥似渴的学习才能真正掌握BIM。


参考

我是怎样学习BIM的?

漫谈系列35 学习BIM的路径

漫谈系列41 作为社会运动的BI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