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态度是什么样的,它的美术馆就是什么样的

 昵称535749 2016-09-12

2016-09-12 04:01 | 豆瓣:喜儿喂鸭正经地

15年圣诞节的时候我去了纽约,每天都缠着我纽约的朋友带我去看美术馆。在我印象里,美国的美术馆似乎汇集了世界各地他们抢来的珍奇艺术,像个没文化的土老板一样什么东西有名值钱,什么就要来一套。我猜想,他们美国本土的艺术作品,大概在波普艺术出现之前就是一片空白。

可惜西方圣诞节就意味着亲友团聚商铺歇业,短短几天的逗留,一半时间美术馆都大门紧闭。最后,我只捞得到参观了个MOMA和THE NEW MUSEUM,这才改变了我对美国艺术,和美国美术馆的一些偏见。

首先从地理位置来说,无论是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古根海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几个纽约最为重量级的美术馆都处于极其繁华的商业中心,顺手逛个街的功夫就走到了美术馆。美术馆外街道上的车辆不耐烦地鸣着笛,街道上的行人一言不发地一个个快步超过你的身旁。这些美术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和那些精品酒店、豪华商店一样并立在街旁,成为人声鼎沸的曼哈顿城中最与世无争、最具有文化沉浸力量的一个地方,但你却丝毫不觉得它看起来太突兀。

相比欧洲国家的美术馆们,建筑师们无一例外地需要在那些重量级的美术馆门口放上个宽阔的大广场。你可以老远地就在广场的那头就看到美术馆了,它郑重其事地在遥远的地方静候你的光临,等待你疾步穿越光秃秃的广场,赶走不停扑街的鸽子才能跨入美术馆的大门。

或者有些美术馆的地理位置极其偏远,选址在连留学生都不肯付底价房租的荒郊野岭里。

那些静谧的林荫道,洋气的小公园,安静的小马路,它们都是游客们走向美术馆的红毯。但也只有在纽约的美术馆,身处闹市区的它好像是行色匆匆的纽约市民紧锣密鼓的人生规划中的一站。

在《金翅雀》的开头,小男孩的妈妈就在被学校老师叫去告状的途中决定去趟大都会博物馆散散心。小男孩描述她的母亲总是在下班的时候,心情忧伤的时候就来大都会博物馆坐着看画。那些站在街边的博物馆们,它们让你觉得那些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莲们,没有那么高高在上,反而是和你买衣服吃饭一样,是你生活中最朴素的一件事。

如果再从美术馆的内容来看的话,你能够更进一步地了解美国人。米兰的美术馆一个劲地想展现自己先锋的一面;而巴黎的卢浮宫,一旦踏进去就仿佛跌入了法国皇帝的奢华圣殿,那些艺术品上的姑娘们一个个都重现了当时巴黎的活色生香;科隆的美术馆,甚是可怕,一排排画作上的图形没有一个是带曲线的。

而当我走进THE NEW MUSEUM的时候,这个表现美国当代艺术的博物馆则向我展示了美国人生活的常态。他们不用难懂的语言来让你揣摩艺术品的意义,不是借用商标来表达自己的消费主义,就是利用荧光灯大字来向所有观众表现自己的态度。在绘画作品方面,美国艺术家也抛去了法国人的胭脂粉黛,用那些色阶鲜明的色彩来大胆地表现了自己的生活态度——种田、泡酒吧。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出现倒也是正好成为了我观察美国美术馆第二个样本。结果果不其然,即便是在画同一种题材,美国艺术家的绘画视角和用色看起来就像是对那些温文尔雅的欧洲官方学派的一种挑衅。


态度是什么样的,它的美术馆就是什么样的

在这张图片的描述里,作者写道这个画家在尝试呼应欧洲的艺术风格,画中的鸵鸟毛是法国最流行的时尚。

如果要问欧洲人为什么总看不起美国人,觉得美国人粗鲁的话,我觉得这幅画大概就是导火线。


态度是什么样的,它的美术馆就是什么样的

这幅教科书式插画的风景画又是另一个最好的佐证。在欧洲人还一个劲地靠着想象来精心描绘翻滚的云彩和川流不急的小溪、振振有词地研究波澜光影和画面朦胧的美感时,美国艺术家们早已像相机一样用画笔仔细地勾勒出风景的每一个细节,老老实实地还原所见所闻。


态度是什么样的,它的美术馆就是什么样的
态度是什么样的,它的美术馆就是什么样的

在这一幅幅空前耿直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画作对象的生活气息,仿佛像记录美国早前小农家庭的生活常态一样公示在美术馆墙上。

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最厉害的是,它还原封不动地将过去那些著名宅地的专修摆设搬进美术馆中,家具、服饰、装饰用品……一个都不放过,这让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过去的艺术光辉时代,人们生活环境。

对于如今姑娘们都梦寐以求的蒂凡尼珠宝,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书中亮相它过去精美的器皿、花瓶、玻璃设计时,都绝口不提它如今的成就,而是对它曾经的辉煌表达肯定。这样一来,无论是游客还是读者,都不容易对那些已然出名的工艺品产生先入为主的好感,而是以较为客观的方式来欣赏一些艺术品。

此外,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最让我惊叹的是,它囊括的艺术种类之全:从近东艺术到伊斯兰艺术,从家具首饰到服装乐器,无一例外地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熠熠生辉。在许多人眼里,或许乐器、武器、盔甲,或许都不能算是艺术品。但在这里,它们却和雕塑、油画一样,是人类审美和创造力的结晶。

与众不同的是,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介绍中,每一个艺术作品都强调了作品的来源和捐赠者,这仿佛能让我们看到这些艺术作品是如何在藏家手中流荡多年,最后在美术馆里尘埃落定的。

兼容并包、直白、不加粉饰……这就是美国美术馆的态度。你在这里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美国人民在过去生活中真实的点点滴滴,而他们也毫不畏惧地乐于将其他更优秀的欧洲艺术们放在同样的美术馆里,让游客们相互比较,因为这种勇于自嘲的精神,就是美国精神的一部分。

那么中国美术馆的态度是什么样的,中国艺术的精神又是什么样的呢?我想在面对那些满墙苏联式巨幅油画的国有美术馆面前,我们始终要拷问这样的问题。


态度是什么样的,它的美术馆就是什么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