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等到娃做作业磨磨蹭蹭,气得要揍娃,才后悔没有培养专注力!

 长沙7喜 2016-09-12



言  


开学快两周,相信已有不少新生妈妈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娃回家一定是这样写作业的:打开作业本,拿出铅笔,写两笔,笔头断了,开始削铅笔。削完,再写两笔,口渴,喝口水,喝完,再写两笔,发愣,发完,再写两笔,说要休息看看电视,看一会,再写两笔。。。磨磨蹭蹭能把一两页的作业写到十一二点。


真气得想揍死之啊!


这时,家长才后悔学前没有培养娃的专注力!但娃已这德行了:


1. 易忘事,记性差,分心.

2.  啰嗦、多话、常打断别人 

3. 上课不专心,抖脚,手多,坐立不安

4. 读写困难,包括写错字(多划或少划),阅读时跳行或者无法理解句意

5. 拖拉和逃避需要持续性动脑的工作(作业)

6. 缺乏组织能力,无法将自己想说的话、想做的事具体表达或者规划出来


入学后很多学习障碍,其实都不是智力问题,而是集中不了精力而引申出来的。


还有很多大人,和别人交谈时牛头不对马嘴。原来以为是社交障碍,其实是注意力障碍,人家一句话没说完他就跑神了,压根没听懂,只好回答自己脑补的,又没补对,结果就鸡和鸭讲了


作为学霸之条件的专注力,你说值不值得培养?



注力  


Concentration=Efficiency

没有专注力,谈何高效率?


所谓专注力,就是一种大脑处于长时间持续高度运作的状态。注意力Attention和专注力Concentration不是同一件事。专注力是持续的注意力集中。


可以这么理解:专注力=注意力X持续时间

Concentration=AttentionXDuration


想象你在高速上飙车,时速220km/h,不习惯的话真挺累的:因为这是长时间高度耗能的一种状态,所以容易引起疲惫不适。但如果娃在早年培养了自然专注能力,长大了就能像老司机,叼根烟,哼着小曲,随便就220km/h开得气定神闲,还不出车祸!


长大了,高效率工作学习,全得靠它。相反,长大总处于涣散状态的人(如写作业磨磨蹭蹭的娃),时间永远不够用。但人就是偏爱脑力涣散、神经松弛的状态,例如 刷朋友圈,上网,看八卦新闻。。。舒坦嘛。




专注力是娃最基本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婴幼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没有发育成熟,所以,2岁起,宝宝才开始有注意力,一般性的注意力(相当于120km/h)集中时间约7分钟,3岁约15分钟,6岁约30分钟,9岁约45分钟而高强度的专注力(比如玩拼图写作业,相当于220km/h),时间长度则是3岁约6分钟,6岁约8分钟,9岁约10分钟。


数字看起来好像很弱鸡——才几分钟。但实际上,0~6岁娃对能满足自己学习和探索的事物感兴趣,能聚精会神地注意,并且时间很长,专注力可以非常稳定



三小时
无间断原理 



蒙氏学校3-6岁的娃,从早上9点到12点,有三小时的高强度“工作时间”。蒙老太通过多年观察,发现孩子如果能独立自由地操作他们感兴趣的教具时,都会有一样的工作周期。这个周期大概维持三个小时



例如:


假如九点上课,孩子们刚进教室,通常会选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咋咋呼呼算是热身。


第二个工作通常他们会选择有一点点难度的,并会做得久一点。


十点左右,会出现一个“假性疲劳期”。这段时间里,娃看起来好像失去工作兴趣和专注力,教室开始音量升高,好像产生倦怠了。然而,如果老师不要干涉,孩子过了这个时间,会继续回到他们的工作,而且工作效率与专注力也会更上一层楼。


10:30左右,他们会进入工作专注最高峰的时间,完成一些更难的工作。而很多时候,他们技能上的进步和知识的习得都来自于这个阶段的专注工作。


这就是蒙校的“三个小时无间断工作时间”设计机制。这说明,6岁不到的娃,只要找到的对口味的任务,是可以长时间高度专注的。当娃埋头于自己的工作时,必须和周围的一切人、事、喧嚣完全隔开来。在神奇又丰富的秘密世界中找到了亲密的孤独,这是没有任何其他人可以感受到的。如果受到干扰,这个感觉就会破坏。他们从外在的世界解放出来后所形成的思想,必须仰赖内在精神的培养,周围的环境没有办法影响到他们,只得让他们安心独处。


这个体验和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们沉浸在思索中时的忘乎所以何等地相似?



培养专注力,从2岁就可以开始。




培养
专注力 



不要打断 Don't Disturb

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当娃沉浸在某个活动中浑然忘我时,老人婆婆妈妈地给娃喂水、把尿,添衣服,打断娃的集中,还说“这孩子喊了都不听呢,真没礼貌!”。。。这是多么愚蠢的一种行为。


当娃专注一件事的时候,除非会产生不可承受的危险,或者恶劣地影响别人,否则,不要去干扰打断,这是第一点。


有冲突的时候咋办呢?这时候就要动脑筋,例如:


瓜瓜在幼儿园教室的木地板上来回跑动,发出很大的响声,影响了旁边午休的娃。老师并没有禁止,只是跑过去脱掉了瓜瓜的鞋,让瓜瓜光脚在地板上跑,响声没有了。


预备环境 Prepared Environment


之前DrBing写过《蒙氏家装》,这里可以在家里预备一个和蒙氏学校一样的不被打扰的“工作环境”,可以直接并入DrBing一直怂恿大家为娃建的私人读书角里面。


第一,要有仪式感,归属感,小家感


第二,要明文规定此处不被打扰


第三,要地上有软地毯(相当于蒙氏的工作毯),可以专心工作玩玩具。


另外,这个区域(或者房间)的色调要统一、和谐。还可以为放一台电视和DVD,确保娃不受成人节目骚扰。这是属于娃的空间,让娃知道一旦在这里,他是自由并且不被干扰的,即使房间乱一些也没有关系。是在父母不破坏儿童成长的最好保证。空间保护了家长,也保护了娃。



游戏和训练 Games & Practices


一般型专注

让娃在某一种游戏活动中,尽量长时间保持专注。大多数玩具,例如毛绒汽车机器人之等,玩一阵就会倦厌,新鲜不了多久(这类玩具主要是现成品,互动形式也太单一),所以要选择可以让娃需要持续精力集中而不容易厌烦的。


还有一种是可以持续很久,但其实不需要真的集中精力。例如ipad大部分小游戏(如连连看)等,下意识都能机械完成,变相形成了精神涣散的状态,还因为互动的单一造成同感失调。


上色 、迷宫、拼图,各种棋类(可惜不能一个人玩)都是不错的选择。拼图一直都是专注力训练最受认可的游戏。可惜因为结果单一,也容易让娃迅速怠倦并放弃。3D拼图同理。


强烈建议拼搭组建类玩具。


这类目标开放的玩具,可以让娃产生更长的精力集中时间,因为娃自由发挥的空间大,更有自主感。这就是“烧钱小能手”乐高为什么在全世界都那么受欢迎的原因。只要玩上手,除非爸妈破产否则不会停手。




因为=乐高太能吸金,很多玩上的家长都表示入不敷出。DrBing推荐一个性价比更高,而且1-2岁就可以玩的类似玩具——磁力片。有兴趣的可以看今天次条文章。


磁力片



选择型专注

选择型专注力是,在众多目标中,选择性只注意其中一项目标。这种娃特点是容易分神,没办法跟着一个目标,忽略非目标物的干扰,眉毛胡子一把抓。


面对选择型专注力缺乏的儿童,可以采用“挑东西”类的游戏,比如给孩子一盘混在一起的红豆、绿豆、黄豆,让娃将红豆挑出到一个碗里,绿豆挑到一个碗里,黄豆挑到一个碗里。



如果有几个娃,可以用比赛的形式提高积极性。反复训练,不但能提高专注力,对精细作业也是很好的训练。




交替型专注

我们做的每件事,其实都不是单纯的一件事,而是一连串动作的序列。例如:

在写作业的时候,这不仅仅是写作业,而是先看题目,然后翻课本、找答案,打草稿,整理草稿,书写答案等好几件事情的连续。交替专注力缺失,就是做完一个,忘了下步(上步)是什么。


当娃在从事一项工作的时候,如果接到一个指令,他能迅速投入完成工作,之后再顺利返回上一步,才是一个良好的交替型专注的表现。


如果你是数学学霸,可能会隐约感受到大脑里也有栈(stack)与堆(heap),工作不灵光就产生了交替型专注问题。


当娃缺乏交替型专注力的时候,一般可以运用多种颜色的串珠组游戏,比如让孩子排列红黄蓝、红黄蓝的颜色规律,并视孩子的接受程度,可以逐步增加颜色/形状组合。


同时,窜珠作为数学启蒙DrBing主推活动,还训练眼手协调和建立数列的概念哦!



男生就窜这种不太娘们儿的吧。



女生可以连自己的首饰问题一并解决了。


请自动移步某宝。





结  


在任何情况下,在任何时间里,只要孩子醒着,他是不可能停止活动的,只可能用一种活动代替另一种活动。活动是儿童心智成长的通道。活动是儿童成长的法则,人不应该,也不能够跟自然法则斗争。


只要是娃愿意投入时间的活动,自然就能产生专注力。


比尔蜀黍,小时候就特别好动调皮,外婆就经常带小盖茨去下跳棋,讲故事,引导他读书。所以,下棋和读书为他练成了很好的专注力,他小时候最爱的是《世界图书百科全书》,常常几个小时连续阅读巨作,完全沉浸在书的海洋里面。


DrBing3、4岁拼积木能拼几小时。小五暑假书单的《百年孤独》接近600页,用了一个天一口气读完,回想起来觉得自己牛牛哒。、


能专注,就像得心应手开220km/h高速,实在是爽极了。



~end~


|这是DrBing公众号第318篇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