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勒:麦田里的拾穗者

 无尘山鹰 2016-09-12


摘自:西窗呓语 · 2016-09-12 12:29

米勒:麦田里的拾穗者


1814年10月4日,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生于诺曼底的 坦坦半岛上一个偏僻的农村—格鲁什。作为父母的长子,他还有8个弟弟、妹妹。父亲是个农民,在务农的同时,担任着古莱维尔教会的合唱指挥,这是一位善于思考、性格温和的人。母亲出身于富裕的农家,舅父是牧师、也是一位学者、在化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还经营着一个面粉作坊,是一位很有特色的人物。由于米勒弟兄众多,家庭生活分期但他们都重视信仰,为人诚恳,所以,成员间充满了爱的温暖,在米勒的家族中,有大量的藏书。从小作过牧童、各父亲一起在田间劳动的米勒,一有空间,就坐下来读书。在精神方面,给他影响最大的是舅父和祖母。祖母是一位虔城的天主教徒。

米勒喜欢绘画,在农田劳动中,他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常常抽空作画。在他19岁那一年,父亲为了不埋没他的艺术天赋,决心叫他去接受专业教育。于是,将米勒托咐给了瑟堡的画家穆歇尔看到米勒交上的两幅素描之后,对于他超凡的艺术素质,感到吃惊,认为亿早应向着画家的方向发展。此后在随师学习期间,每当米勒回到家里,依然下地参加劳动。后来,在他给自己的好友桑歇的信中,曾写道:自己一直到21岁前,都是一个劳动者。


1835年11月,父亲病倒。当米勒急忙赶回格鲁什的时候,父亲的病情已十分严重,在不能辨识儿子的情况下去世。此时的米勒曾产生过取消成为画家的念头,认为自己作为长男应该留在家里。在祖母的大力劝阻下,他才返回了瑟堡,拜在了著名画家格罗的弟子良古洛夫门下。在这里,他的技艺取得了进步,1836年,由于良古洛夫前往巴黎,米勒的学业遂告中止。在他向瑟堡市提出申请奖学金之后,转年,批准每年为米勒提供400法朗的奖学金。 1937年1月15日,他只身来到了巴黎,对于这个思想纯洁、朴素勤劳的农家子弟来说,巴黎使他感到枯燥无味,郁闷苦恼。在孤独、厌倦中,他一头扎进了卢浮宫,在米开朗琪罗的素描及古典主义画家普桑作品的感染下,他忘掉了自己,多次他去进行临摹。这一年的5月,他决意进入巴黎美术学校,到了有名的学院派画家德拉罗虚的画室,学习古典和宗教画。在这里,他认识了库图尔及埃贝尔等画家。平时他很少与大家交谈,也不参加伙伴们的活动,保持着自己的孤高,既使是对瑟堡市发放奖学金的人也是如此。1839年,经过老师德拉罗虚的动员,他向罗马奖竞赛组织送去了自己的作品。参加这项竞赛一般被画家视为一条走向成名的途径,结果落选。对于这位质朴寡言、画风笨拙的年轻人,德拉罗虚常常给以严厉的批评。不久,他离开了这所美术学校他的正规学习时代从此结束。


同年的沙龙,米勒的作品《教育圣母安娜》落选。年底,来自瑟堡的奖学金终止。1840年内,在他对巴黎画界的情况作了了解之后,向提供的两件画作入选,其中包括《路夫朗氏的肖像》。在这一时期,每年的回乡之际,他都要为亲朋画像。可能是他的作品入选沙龙的原故,1841年,瑟堡市提出要他为前任市长画像,由于作画中过于写实,肖像令人感到有失敬意,被市议会拒收,为了消除误会,米勒给议会送去了自己创作的《摩西》。11月,在瑟堡他与裁缝布里娜奥诺完婚之后,夫妇去了巴黎,在与贫困的斗争中,米勒坚持作画。1842年,他的作品在沙龙落选,1843年,送给沙龙的两件作品再遭拒绝。从结婚之始就多病的妻子布里娜,没能抗过艰苦日子的熬煎,于1844年4月死于肺结核。

陷于孤独与失意中的米勒,回到了瑟堡,结识了后来成为他的妻子的家庭女佣卡多丽娜 鲁梅尔。这一年,他的《挤奶女》、《骑术练习》入选沙龙。米勒的家虽不是名门,但总归是规矩人家,作为这个家庭的长男,在1845年居然和女佣同居,被视为不光彩。因此,与双方家庭关系都很紧张,为了摆脱窘境,夫妇私奔到阿弗尔。在那逗留了数月,为了换取生活费,他运用华丽的手法,创作了一些牧歌式的作品和肖像画。11月,他们迁居巴黎,并断然拒绝了家里的干预。与卡多丽娜一直在一起的米勒,从此到1853年母亲故去为止,再没有回过故乡。


自1846年起,他与巴比松派的特罗容、迪亚兹成为亲密的朋友。在迪亚兹的帮助下,他的作品可以在几个画廊中陈列,以低价出售。从这时起,他改变了以往华丽的手法,内容转向描绘健壮的裸女。在这一年内,送往沙龙的作品《圣耶罗尼米斯》落选。7月,他的长女玛丽降生,贫困的日子似雪上加霜。因为没有余钱买画布,著名的作品《树上摘下的伊底帕斯》,竟然是在剪下另一件作品剩余的画布上画就的。


1847年,米勒与他的热心支持者、为他作伟的桑歇来往密切,同时交往的还有斯哈、杜米埃、巴依犹、卢梭等画家。此时他已经摆脱了华丽的手法,部分作品主题转向了他所熟悉的农民及农村生活。《树上摘下伊底帕斯》在本年的沙龙上展出,这件作品博得了好评。并引起了评论家戈蒂埃及多列的注意,不过,对于作品的厚 持有异议。

在1848年的革命浪潮中,米勒的许多友人都成了热心的共和主义者,而他在此时患上了严惩的关节风湿症。对于巴黎的二月起义,米勒的态度不明,似乎对于共和制并无恶感,在作品无需审查的当年沙龙上,他的作品《筛谷人》得到好评,被新政府以5百法朗收购。不论米勒自身的意向如何,这件事可以认为是对共和制的认可。与这件作品同时创作的《犹太人的巴比伦囚虏》,因为反映不佳,米勒在它的上面又重新绘制了《剪羊毛的女人》,作了覆盖。因此,该作品从此消失。这时米勒的作品,虽说是多以劳动人民和历史为主题,但他的发展方向尚不清晰。在以"共和"为主题的绘画比赛会中,他的作品并未选中。此时,内务大臣赖德律、罗兰以1800法朗的酬金,委托米勒为之绘制《圣经、旧约》中的故事《夏甲与以实玛利》,由于7月暴动,来自共和政府的资金断绝,作品绘制停止。


有一天。米勒正在街头的漏窗前,观看着陈列的自己的作品,一位过路的男人对同伴说道:这就是米勒的画,他为了赚钱,只是画裸体女人。听到这句话后,米勒吃了一惊,经过认真考虑,他决定不再模仿洛可可风格画家布歇和华托的作品,并决心走上以自己熟悉的农民为描绘对象的道路。

1849年4月,他动手完成了《夏甲与以实玛利》。5月份,在给共和政府送去了《晒草人的休息》之后,收到了政府给的酬金。不久,共和制崩溃,政局出现动荡,画家本人又受到了霍乱的侵袭。为了体验农民生活,更好地描绘劳动人民,米勒决定走向农村,6月里,他与友人雅各一起,到了巴黎近郊枫丹白露森林中的村庄——巴比松,住进了一家旅店。本计划只是暂住几周,由于被这片土地深深地吸引,米勒决定和家属一起离开巴黎,在巴比松租下了好友卢梭住房附近的农户房子。此后,一直到他去世,在这里度过了整整27年。在这里,他倾心于对农民生活、田园风光及爱情的描绘。为此,被称为"农民画家"。



从1850年开始,桑歇与他签订了合同,用他的作品换画布、画具,有时付给现金。于是桑歇成了米勒作品的全权代表人,为他的作品定价平均每幅50法朗、素描每幅5法朗,卖给小画商及顾客。在这一年的沙龙上,展出了他的《播种人》及《捆麦秸的人们》,这两件作品一时间成为画界谈话资料。当时,在有关这些作品的19位评论家中,给予肯定的有12人、严厉批判的6人、中立的1人。《播种人》被保守的评论家们称作具有革命倾向的政治性作品,但它得到了共和主义及左翼的评论家的称赞。这次沙龙展出的还有库尔贝的《石工》、《奥尔南的葬礼》等9件作品,杜米埃的《被萨提洛斯追赶的神女们》、《希莱诺斯》等3件作品。这是现实主义画派的3位代表人物(库尔贝、杜米埃、米勒)重要作品的一次汇集,因而被视为现代美术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件盛事,受到画界的瞩目。

1851年5月,桑歇将米勒的《搓麻人》送到伦敦,这是这位画家的作品第1次在法国以外加国度的展出。在同月,对于米勒成长以及对他的精神世界形成,起过重要作用的祖母去世。虽然是接到这个恶耗,由于路费筹措上的困难,米勒未能还乡。这件事情反映了这位画家当时经济生活的拮据。1852年,围绕制作《播种人》石版画后的原版处理上,米勒与桑歇出现了矛盾。1853年的沙龙展出了他的作品《收麦的人们用餐——路得与波阿斯》、《剪羊毛的女人》、《羊倌、傍晚》/画家获二等奖W、H、亨特买去,另一件为他的一位美国朋友买去。从此,米勒的作品引起了在法国的英、美人的注意,作品的价格也开始上扬,即使是小品的平均价格也达到2百法朗。画家的生活状部有所改观。4月,一直到临终前对米勒的婚事仍心有不满的母亲去世,自1840年从未回乡的米勒,终于来到了格鲁什村。9月,为了结束与卡多丽娜私奔的历史,二人举行了正式婚礼,龙人亨特、卢梭为之证婚。这时,以在法的外国人为主,米勒的作品已有了一批顾客。给卢梭介绍,收藏家路多洛娜出高价买下了他的《喂鸡的女人》等数件作品。利用这笔钱,使他陪同家属在故乡度过了4个月。在此期间为了绘制一些素描。最后一段时光在巴比松度过。


1855年在巴黎万国博览会的美术展中,展出了米勒的《嫁结果树的农夫》、《拾柴的人们》、《烧草的女人》等3件作品。特别是《嫁结果树的农夫》的展出,为画家增添了声誉,但经济方面并未因此受益。看到这种光景,妈友卢梭使用假名以相当高的价格收购了米勒的作品,在经济上支持了他。从这一年开始,米勒着手制作版画,在此后的2年中,创作了《挤牛奶的女人》、《回收肥料的农夫》、《拾麦穗》、《耕作的人》等有名的作品。此时,亨特的朋友E、维尔莱特,在巴比松滞留了9个月,与米勒一起工作,然后,他发表了所观察到的有关米勒的技法与构图方面的报告。


1856年的12月,友人康普顿死,在卖掉了他收藏的米勒作品的过程中,作品的价格上涨。米勒从这时起到第2年,以《傍晚随羊群归来的牧羊人》开始,创作了《牧人》系列画。在作品中,米勒只将人物置于背景的位置上,而着力于风景的表述,明月下的牧场及田园,诗样的静谧,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拾麦穗》在1851年沙龙展出后,再次引发了争论,一方面是保守的评论家们,他们全部对它进行了抨击,说米勒是在控诉贫困。另方面则得到了自由主义者们的拥护,尤其是首次出现的、批评沙龙的年轻人卡斯塔尼亚,高度评价该画是"真实、伟大的自然杰作"。


1859年,在沙龙上展出了包括《喂牛的妇女》在内的两幅米勒作品,他的《死神与樵夫》落选,当这件落选作品在C、泰罗的画室公开亮相后,引起了人们的争议。迪马在杂志上发表了为米勒辩护的文章曼索借机撰文,发动了反对沙龙审查员的运动。此时,米勒的入选作品也受到了保守的评论家的严厉批语这一年的年底,米勒完成了美国爱好者委托的作品《晚钟》,这件作品一直到1865年才被公开。


1860年,在画商布朗等人协助下,从1月——4月,在马提涅画廊展出了现代美术系列,其中有米勒的《拾麦穗》、《晒草的女人》、《傍晚随羊群归来的牧羊人》、《死神与樵夫》等作品。3月间,画家与阿尔丢尔、斯提旺斯商会签订了合同,在3年内,由米勒提供中等水平的作品25件,第六件1千至2千法朗。9月间,他与卢梭夫妇及孔特一起度过了3周,期间画素描数件。1861年沙龙展出了他的3件作品,其中的《剪羊毛的女人》,倍受称赞。从1862年起,布朗在马提沓画廊,定期展出米勒的作品。

1863年,在沙龙展出的米勒作品《扶锄的人》,引起评论家的争论,有人批评米勒不理解田园的美、有的甚至说他是在侮辱农民。这一年内,德拉克罗瓦去世,在拍卖他的作品时,米勒买下了他的素描。1864年,在米勒早期作品爱好者、建筑家斐多的斡旋下,米勒为银行家托马的私宅作画,于第2年完成了《四季》的系列。同年沙龙展出了他的《牧羊少女》、《牛犊的诞生》。由于《牧羊少女》受到称赞,画家获一等奖,他的作品价格随之上升,但《牛犊的诞生》受到了评论家严厉的批评。


1865年2月,"艺术家联合集团"展出了米勒的《晚钟》,同时还有新创作的《农夫的归来》,以及旧作《进行漂白作业的农妇》。一生热心于艺术研究的米勒,于当年惧了丢拉、布留盖尔等北方派的版画,还有从13世纪意大利画家契马布埃起,一直到米开朗琪罗的作品照片。他还接受了建筑家埃米尔、卡布埃的委托,为其绘制了彩粉画,在以后的几年中,共完成了数十件。1866年2月,米勒的妹妹去世,为此他回到了老家格鲁什。本年的沙龙展出了他的《古莱维尔村的尽头》。6月,因妻子卡多丽娜患病,随之转地疗养,到了奥弗涅的温泉地维希,在那里,他用墨水画了多幅素描。7月,回到巴比松。自从这次接触到了与格鲁什和巴比松都不同的奥弗涅之后,米勒对于风景画更为关注。


1867年的万国博览会美术展上,米勒的《晚钟》、《拾麦穗》等9件著名作品展出,事实上是他的一次回顾展,由于这次展出获得的高度评价,确立了这位画家在画坛不可动摇的地位。同年的沙龙展出了他的《养鹅女》,得到了一等奖。6月,他与妻子一起在维希逗留的3周中,与去年同样地用墨水画出了多幅素描。12月22勒最好的朋友、"胜似亲兄弟"的卢梭身体瘫痪,在丢下了发疯的妻子的苦痛中,死于米勒的怀中,亲密好友的离去,使他陷于悲痛之中。


1868年4月,米勒成为布鲁塞尔"美术自由协会"的名誉会员。同月,阿尔多曼以2万5千法朗的酬金,委托米勒绘制了《四季》系列,由于难度大,其中的《冬》未按原计划完成。6月,他与妻子在维希期间,遭受了剧烈头痛的袭击,几乎无法作画。8月,法国政府为他颁发了荣誉勋位5等勋章,表彰了他在艺术方面为国家作出的贡献。9月,他与难能可桑歇一起前往阿尔萨斯地区及瑞士旅行。先后访问了苏黎世、伯尔尼、卢塞恩、巴塞尔,在巴塞尔他特地对德国国家霍尔拜因进行了研究。遗憾的是阿尔卑斯竟未能激起他的创作欲望,几乎连素描也未留下。

1869年的沙龙展出了米勒的《编织的启蒙》、《杀猪》。尽管2年前这位画家已为画坛所公认,但现实主义的作品《杀猪》,还是受到了不亚于6年前对《扶锄的人》、和5年前对《牛犊的诞生》的严厉批评。年内,马赛美术馆收购了他的《给孩子吃饭的女人》,这是法国美术馆收购的第1件米勒的作品,可以说是这们一边须国内受到冷遇的证明。作为西方的名画《拾麦穗》、《晚钟》、会去装饰卢浮宫,在当时的法国,是怎么也不会料到的。


1870年,米勒成为沙龙的审查员。这一年,沙龙展出了他的《挤牛奶的女人》及《11月》,这是画家提供给沙龙展出的最后展品。普法战争爆发后,为躲避战火,他与家属于8月疏散到了瑟堡,在那里停留了6个月,期间在港口作画时,与普鲁士的侦探发生冲突,遭逮捕讯问。


1871年4月,因为在没有征求本人同意的情况下,被吸收为巴黎公社的"艺术家联盟"成员,米勒深感愤怒,一方面送去了抗议书,一方面自己表明立场否认此事。年内,他将自己的作品《给孩子们进食的农妇》送给了里尔美术馆。在与桑歇一起到古莱维尔度夏期间,访问了值得回忆的、幼年时代生活的地方。11月回到巴比松,此刻他的身体已开始衰老,但他的家庭晨充满了温馨,在这一、二的内,他绘制了有关孩子们的作品系列。1872年,丢朗、吕厄成了与米勒联系的主要画商,在他的画廊里,经常可以看到米勒的画作。不仅那些名作,就是曾经被嘲笑的作品,此时都会以高价售出。提出订购作品的马大有人在。不过,米勒的健康却每况愈下。在这一年里,他的头痛、眼痛不断发作,有时还伴有神经错乱,几乎无法继续创作。而慕名前来的美国收藏家,又常常要求与他见面。到了1873年,他的肺部又遭到侵袭,在反复咳血中,他再次致力于彩粉画。由于他的声望已为国家认可,1874年委托他为巴黎的万神殿绘制《巴黎的守护圣女热纳维耶鞭的生涯》等8件作品。就在他为此着手之际,病情急剧恶化,只画出了几件素描,就大口咳血、高烧,从圣诞节开始卧床,1875年1月20日,在家属的守护中,这位现实主义绘画大师永远地闭上了双眼。治丧后葬于夏伊墓地,他的好友卢梭的墓旁。


被称为"农民画家"的米勒,自幼生活在一个并无艺术氛围的、多子女的农家、作为这样家庭中的长子,特别是当他的父亲去世之后,本应承担起养家糊口、支撑门户的重担,然而由于父亲生前对于独生子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绘画天分的看重,为他创造了接受绘画启蒙的条件。在父亲去世后,又得到了深明事理的祖母坚定地支持,才使他在画家的路上走下去,才有了这位画家不凡的一生。当他最初走进巴黎之时,如果说那里的社会环境并未给他留下美好的印象,马并未得到自己的老师德拉罗虚赏识的话,毋宁说卢浮美术馆中前辈绘画大师的杰作使他获益非浅。从另方面看,米勒自幼随价钱在田间劳动,此后一直到他进入巴黎画界,仍未脱离劳动,自1849年起,又回归了农村一直到去世2,这种与劳动和劳动人民的自然联系,也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19世纪40年代初期,米勒致力于对一些著名画家及其作品的研究,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到17世纪的普桑、迪亚兹。在向大家学习的基础上,40年代前期,他的作品主要是肖像画,大体上可以说这是他的肖像画时期。其作品当时比较浒的背景晦暗、僵硬的、公式化的肖像画。进入了后期,逐渐代之以运笔明快、轻松,笔触宽泛的肖像画。于是,出现了《镜前的安多瓦涅特、埃贝尔》,那样的作品。从此时的作品中,不难发现18世纪法国洛可可绘画对他的影响。从作品内容看,还涉及到裸体人物、宗教故事等。他的奋斗目标是进入沙龙展览。不过,从1840年以肖像画入选后,1842、1843年边疆落选,1844年再度入选,1846年又落选。


就整个40年代而言,从作品的主题到表现手法,应该说是米勒的摸索时期。从《树上摘下的伊底帕斯》那样的历史画、《达佛尼斯与库洛埃》那样的牧歌式的故事画,《流星》那样的幻想画,到《蒙马特的土木施工人员》那样的以劳动者为主题的作品。可以看到他所从事的探索的轨迹。


自从1849年落户于巴比松后,米勒住进农舍,创作内容转向描绘农民的田间劳动和他们的家务活动。从风格上看,已经抛弃了洛可可画风,这些都得到了贝尼亚及卢梭等人的支持。在日后米勒经济方面出现困难时,卢梭也伸出了援助之手,有的朋友还替他偿还债务,他们一起抵制古典主义及宗教画,坚持如实地面向自然界、如实地面向人生的立场。这些都对印象派的年轻一代画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米勒笔下的农民,每幅作品中不过一 三人,人物形象高大、严峻,画面宏伟、朴素,颇具纪念碑的气势,使当时的资产阶级从中感到一种潜在的威慑。如果说19世纪法国画坛以劳动者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当推1849年库尔贝的《石工》为代表的话,米勒的《蒙马特的施工人员》创作于1846——49年,领先于库尔贝。不过,关于米勒的《播种人》被保守的评论家认为具有革命性,攻击《拾麦穗》是政治性作品,说《扶锄的男人》具有危险的社会主义倾向,确是"冤枉"了米勒。因为米勒说:他只想告诉人们,自己在农村时所看到和感受到的。画家是个信仰宗教的人,他始终牢记着祖母对他的嘱咐"要记住你首先是一个基督教徒"。他并不关心政治,不反抗资产阶级,也没有改变社会的要求,甚至是逆来顺受。在作品中,他只是如实地反映出劳动和劳动者的苦难,从痛楚、折磨中去表现伤感的美。由于他是将社会底层的贫苦农民作为作品中的主人公,在当时的情况下,从客观上促进了法国民主主义运动的发展。但他不是革命者,因此,才出现了1871年抗议公社时期吸收他参加"艺术家联盟"的事件。

50年代以后,他的作品开始到国外展出,逐渐外国人所注目,并收购他的作品,特别是一些美国的收藏家推崇社勒为大师,作品的价格也一路攀升。一些作品如《播种人》、《拾麦穗》、《晚钟》,号称"三部曲",评价甚高。其中的《晚钟》,在米勒去世不久,曾以25万美元的高价被人收购。因此,自50年代后期开始,可以说米勒的艺术进入成熟期。自从1867年巴黎万国博览会美术展以后,米勒被国内普遍认内为绘画大师。1868年终于为法国官方所认可。进入20世纪,当人们业已习惯于出现不久的印象派及立体派色彩明亮的作品之后,米勒作品的影响逐渐减少。不过,作为现实主义的代表画家,他在现代美术的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在伤口上所表现的大手笔、所揭示的劳动人民与乡土的深刻感情,都永远是艺术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