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习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利和弊有哪些?

 pgl147258 2016-09-12

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都有利于健身、防身、修身。传统武术前人留传下来的技艺,有些合理,也有许不合理,很复杂,不好说。竞技武术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个运动潜能和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武术训练竞赛活动,它的特点是专业化、职业化、高水平、超负荷、突出竞技性。过度的训练肯定是对身体有损伤。


传统武术是防身、健身、演练混为一体,无数内容丰富,多种拳种并存,且一个拳种又常有多个流派,体系庞杂,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这是一个文化地理的问题。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人,受当地地理条件,包括气候条件的影响,他们的文化产生和发展也不尽相同。

练习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利和弊有哪些?

中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之间地理条件差异很大,产生了不同地域的人之间性格、民俗和文化特征的不同,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况且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古代交通不便,不同地域的人之间的交流较困难,形成了许多地理环境相对较封闭的地区,所以在中国不同的地区所产生的各具特色的拳种在当地相对独立地发展,虽然其技击的规律是相同的,但其风格、趣味有较大的区别,南方拳种与北方拳种有不同的风貌,这是文化地理的因素造成的。

练习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利和弊有哪些?

又因为中国古代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之中,许多地区商品经济不发达,人们生活满足于自给自足,这种自然经济的形态阻碍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使人们的思想状况趋于保守,在不同地区流传的拳种,又由于经济的原因而使其相对独立的发展成为可能。同时由于古代中国的长期宗法制度和家庭本位主义,敬祖亲子,重视血缘关系,使其具有家庭的凝聚力和排他性,不同行业行会的成员,许多人之间虽并无家庭血缘关系,但也由行会使之具有了家庭的组织特色和类似于血缘关系的色彩。练习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利和弊有哪些?

这种情况在不同拳种的流传过程中同样存在,一方面使拳种的发展更加封闭,缺少外来的营养;另一方面也为不同拳种相对独立的传承提供了条件。

中国武术拳种繁多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交流的增加,民风民俗也发生了变化,人们思想状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各拳种之间的交融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早已发生,这种交融还将以更快的速度进行下去。

练习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利和弊有哪些?传统武术一般来说有如下共同特点;

一、注重和谐,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和谐,这一原则和认为宇宙是一个和谐的整体的世界观及重和谐的思维方式一起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的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所以习武者尚武而不随意用武,在解决人与人之间矛盾时讲究先礼后兵,注重个人身心动作的和谐,强调“内三合”和“外三合”。


二、注重形神兼备,一个武术动作或一系列武术动作,总是由人体的四肢、躯干的不同运动方式来完成的,这就构成了外在的“形”,并且还要通过这个外在的“形”来表现出内在的“神”。而中国人往往把主体内在的情感的表现放在中心的位置。无动作外在的形,就无从表现内在的神;若徒有动作外在的形,而缺乏或不能很好地表现内在的神,其动作也必然是一个肤浅的、缺乏内在力度的形。

练习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利和弊有哪些?

三、既重外练又重内练所谓“外练”主要指由人体骨骼、关节、肌肉所组成的运动系统,以及由运动系统完成的各种动作。论及“内练”常涉及“精、气、神”的问题,这和中国的养生术与中医有关。

练习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利和弊有哪些?


四、注重实战,不同的拳种对格斗有不同的理解,不具观赏性,一般只有一个回合,伸手见高低,拳打两不知。南拳 南方人通常四肢较短,力量较差,因此特别重视下盘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讲究贴身靠打,多出短拳,充分发挥“一寸短,一寸险”的优势。南拳的总体风格是步稳、拳刚、势烈,少跳跃、多短拳、擅桥手手,以声、气修力。威猛迅疾,灵巧绵密,刚柔相济,上肢及手型尤富于变化。 北腿 北方多平原,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比较严酷,与之相适应,人的体质健壮,性格直爽,讲究手似两扇门,全靠脚打人.手、臂侧重于防守,腿、脚法侧重于进攻,架式开展,运动范围大,反应在拳式上,多长拳阔步,以进取胜。

练习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利和弊有哪些?

竞技武术 竞技武术正式出现在20世纪50代以后,至今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竞持武术大致包括竞赛制度、运动队训练体制和技术体系三大部分,以竞技武术为形式的国际武术比赛有世界武术锦标赛以及洲际性武术比赛。竞技武术在国内是以全运会为最高层次,以全国武术锦标赛为龙头,以套路、散打为竞技主要内容的结构模式。

1988年全国武术专题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了“散打与套路是结合,还是分离”的问题,经过实验论证和研讨,多数学者认为, “打练分离”是一种必然趋势,是学科高度综合与分化的结果。所以套路只走演练武术,不具备实战性;散打纯走实战线路,没有任何花架子。


虽然竞技武术套路还是在演练传统武术,但是它的训练体系完全是借鉴西方体育学,几乎与传统理论完全不同,比如身体素质;包括五方面:速度素质,是人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或对外界刺激反应快慢的一种能力;力量素质,是身体某些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和抵抗疲劳的能力;灵敏素质:是指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柔韧素质,指人体活动时各关节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和伸展度。

练习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利和弊有哪些?

选择何种武术练习,因人而异,就近能碰到好老师,好的拳种都可以练习。喜欢实战的朋友可以练习散打,毕竟散打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完整的教学、训练、比赛、理论,科研等体系。而青少年建议练习长拳,虽然长拳已经不强调实战,只是演练,但练习之后,再改练其它任何武术都很容易,试想把长棍变短是容易的事,要把棍变长无论怎么接都不容易。长拳的特点是在出手或出腿时以放长击远为主,其动作撑长舒展、筋顺骨直,静止动作强调,头正,颈直,沉肩,挺胸,拔背,立腰,收腹,有利于年少年成长,目前全国各省专业队,都是利用长拳打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