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港你知】驚雷生春意

 【点石成金】 2016-09-12

在九龍旺角荔枝角道及塘尾道交界處有一個建築與周邊的環境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它看起來古色古香,但又和旁邊的舊唐樓有著明顯的區別;它看起來有點西式,但仔細一看卻有著嶺南「走馬騎樓的模樣,它到底是什麼呢?

  




這個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建築就是「雷生春。雷春原本是屬於九龍巴士創辦人之一的雷亮。生於廣東台山的雷亮來到香港後經營著運輸貿易生意,憑借其聰明的頭腦和刻苦耐勞的精神很快便發家致富,1929年雷亮家族向香港政府購入了旺角荔枝角道119號,並邀請建築師布爾興建雷春。建築在1931年落成,地面是雷亮同鄉兄弟雷瑞德中醫師經營的雷春醫館及藥店,上面三層是雷亮家庭成員的住宅,而「」這個名字來自一副對聯,寓意雷春所生產的藥品能夠妙手回春。果然,藥品與建築的名字一樣,廣受附近居民歡迎,並且營銷海外。




醫館在雷亮逝世後數年就結業了。2000年時,雷亮的後人將建築捐贈給了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後來被特區政府列為法定古跡,2012年4月更被活化成非牟利機構經營的中醫診所。現在去到古跡,能體驗原址活化後改建而成的涼茶鋪和中成藥零售及展覽區,也可以到二樓和三樓的診症室、針灸室和推拿治療室一試「再世華佗們的精良醫術,或者去頂層的草藥花園探尋中草藥的真面目。

  


2008年活化工程竣工後,雷春的樣貌並沒有改變太多,騎樓式的外觀、欄桿裝飾、游廊、門窗、地磚以及頂層外牆嵌有的「雷生春牌匾依然在本來的位置。四層的高樓是最頂端是「雷生春的大字招牌,波浪起伏的山牆體現著古典意大利風格,柔和的米黃色外牆、結合現代流線風格的設計與古典元素,沖淡了鋼筋混凝土的生冷。寬闊的石磨柱支撐這每一層的露台,這些延伸出行人道之上的外廊,除了能夠抵御香港驟變的風雨與陽光之外,還能有助降低室內氣溫。進入雷生春,純白的牆身點綴著金色的天花線,地面上帶著幾何圖案的彩色瓷磚,還有那些木門木框上的舊時五金裝置,這不就是我們印象中那些舊時大宅嗎?

  


如果你想試試浸會大學的自家涼茶,想知道香港戰前華人的居住環境是怎樣的,來到這座充滿古樸風格的四層高唐樓就知道了。其實,香港還有很多像雷生春、基督君王小堂、蓮花宮等有趣又有故事的建築,他們就靜靜地矗立在歷史的街角,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去探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