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phone7新功能背后的专利,揭示什么是真正的黑科技

 尤里蒙提 2016-09-12

iphone7还是来了,虽然我自己的iphone6才换了几个月了,有点肉疼。

看到发布会展示的iphone7的几项新功能,刚好自己之前有过一些分析,结合近期的一些专利,一起来讨论一下。

首先,来说说双摄像头-本次发布的Iphone7手机中最大的亮点。

事实上,在苹果推出双摄像头手机之前,已经有多家国内外手机公司推出了双摄像头手机(比如LG的Optimus 3D、HTC的One M8、以及铺天盖地的华为P9广告),或者已经申请了相关的专利(比如国外的LG、三星,国内的OPPO、酷派、中兴)。

而苹果公司2015年才开始有相关专利申请,而最重要的就是下面这一件了。

美国专利20160007008:

标题:MOBILE CAMERA SYSTEM

申请日:2015年6月30日

公开日:2016年1月7日。

(同件专利在中国公开号为:105245771,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专利的主要技术点是采用焦距不同的两个摄像头分别同时拍摄不同尺寸(分辨率或者视场visual view)的照片,并存储为单独的照片。

从专利文件的图片来看,其中一个摄像头3084拍摄到更大范围的视场3086,而另一个摄像头3082拍摄到一个更小范围的视场3088。

这样做的好处,就如同专利文件所显示的,如果想看到一张照片上的特定对象(图中的小船),可以不是直接放大图像,而是直接调用这个图像,让它显示得更清晰。

而实际应用中,还包括两张照片的合成,用单独存储的某部分(如头像)“替换”(或补偿)原来照片的头像,让头像显得尤其清晰(突出/背景虚化的效果)。

多说两句,比较巧合的是,在2016年4月份我们曾经分析过双摄像头的中美专利(并且预测苹果会推出双摄像头的iphone7,但是没有公开发表,所以现在讲你也不一定会信,文章最后我会说一点个人预测苹果新功能的心得),以下是双摄像头这个领域的专利年度申请情况(2016年的数据仅统计到4月份):

这个领域最早的申请源于2006年(三星),国内在2014、2015年有不少的厂商进入(占到总申请量一半以上),所以如果让你猜,你知道这里面的申请大户会是谁?

答案是绿厂,你没有看错。绿厂的专利申报跟它的市场份额一样,在近一两年确实增长显著,也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这方面有机会我们再仔细来谈谈。

就目前苹果发布会的信息看,双摄像头主要用来提升成像的效果(清晰化,对焦等等)。但是,需要提醒一下的是,从公开的专利看,除了提升拍照效果外,双摄像头的另一项最重要的功能,是用来进行3D拍照(目测占到总申请量的30%多),

比如LG的2015年公告的专利(CN 102348010 B)就是在拍摄3D图片时给左、右摄像头设定拍摄参数,并生成3D预览图像,在另一件同年申请的专利CN102467341B公开了实现2D/3D拍摄模式的切换。

所以,国外有些媒体提到双摄像头的出现,证明了苹果在布一个更大的局,那就是进入现在火得不得了的AR技术领域,有一定道理。

接着,来谈谈加入了3D-Touch功能的“Home键”。

这个功能揭示在另一篇专利中:

美国专利20160033342(如果有兴趣可以点这里):

标题:Force-Sensitive Fingerprint Sensing Input

公开日:2016年2月4日。

主要原理是介电盖片下面设置了一对电极150,电极之间设置弹性元件,在按压的同时测量到两对电极150之间的电容变化,达到感测3D-Touch的目的。

感觉就像是之前指纹识别专利与3D-Touch屏技术专利的组合。

这是指纹识别技术专利(CN201310182348与CN201320268670)

这是3D-Touch屏技术专利(CN101436111 B)

(在感应层与驱动层之间设置可变形膜片,当触控屏的表面被施加压力时,可变形膜片变形,感应层与驱动层之间的互电容发生改变,互电容的改变量与变形量单调相关,因此,施加于触控屏幕表面的压力即可被测量出来。)

多说一句,至少在3D-Touch技术领域,苹果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苹果与几家中国公司在3D-Touch在专利技术面的对比,截止2016-4)

除了上面提到的双摄像头和3D-Touch “home键”技术,还有一些其它专利与本次发布的iphone7新功能相关:

US20160225551-“home键”的防水技术;

US20160225301-屏幕亮度调节技术。

这两个方面我还没有时间认真研究,所以也不好说什么,有兴趣可以自行百度或Google一下。

预测苹果采用新技术的套路:

其一、看起来,只有技术足够成熟,苹果才会考虑使用这项技术,无论是语音识别、触控技术(别跟我说苹果第一个采用触控技术的厂商),以及目前看到的双摄像头技术,毕竟苹果进入并面对的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大众市场,不会草率地推出一个技术不够成熟的新功能。

而一项技术从它诞生(多半也同时进行了专利申报)到进入实际应用,通常都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比如:

第一件3D Touch技术专利诞生于2006(基础专利诞生于2007)年,苹果直到2015年才使用;

第一件双摄像头专利诞生于2009年,而苹果直到今年才开始使用(HTC的One M8也等到2014的时候才使用)。

其二、如果一项专利技术诞生后,经过几年苹果又开始大量地申报专利,那这项技术被采用的机率会大大提升,比如3D-Touch技术在2006-2007诞生后,苹果又在2013年加紧补了几刀(2013年),使得该项专利技术被应用的速度大大加快。

其三、如果一项技术除了苹果外,连它的同行也就基本相同的技术方案进行申报,那该项专利技术最终被使用就相当有谱了,比如:

不同的厂商三星、中兴就双摄像头技术与苹果在2015年申请了基本相同的专利,这很有可能意味这个技术实用化较高(技术同行之间互相窥探跟踪借鉴),无论是苹果还是其它同行都在尽早抢早登陆市场。

顺便说说个人对于手机行业的一点观感:

现在国内的手机行业,无论是技术还是专利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跟苹果相比,始终都缺乏一点真正引领科技潮流的胆魄和能力,有意思的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观点是:苹果其实也是在花架子,比如在界面,外观上做足噱头,博取眼球。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每次苹果的机子出来除了噱头外,还真正整合了最新的科技,比如早期的多点触控,各类运动感测sensor,SIRI,近期的3D Touch,指纹识别等。相比较而言,手机企业更多的是宣传计算能力(CUP内存参数等,或者称之为“黑科技”)或是设计的能力(外观或按键配置功能),这样的差距何时能被填平?

作者:林炮勤,智圈创始人、创新实践家及IP咨询顾问,原腾讯、美的、富士康IP高级顾问,专注研究BAT及苹果谷歌等巨头的IP超过十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