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鸿儒 情真意切 言近旨远

 gudian386 2016-09-12

情真意切 言近旨远

孟鸿儒诗言志,歌咏情。作为文学四大家族(通常指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中最浪漫、最能够表达人心志和激情的文学形式——诗歌,历来为文人们所钟爱,且孕育出像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柳亚子、郭沫若等一代又一代优秀诗人,丰富了中国文化,构建了华夏文明。

从五万首唐诗中遴选、汇编而成的《唐诗三百首》,熔唐诗精华于一炉,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唐朝由兴而盛、由盛而衰的历史;同时,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情状和精神世界里的喜怒哀乐。

亲情、友情、爱情,是每一个人都要触及的社会问题,也历来是文人们创作的热门题材。一本《唐诗三百首》,几乎有半数是反映这一主题的。其中,反映友朋之间的情谊和相互酬答、劝勉、送别之诗就多达70余首,占到全书的1/4。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梦李白》、王维的《送綦母潜落第还乡》、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韩愈的《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高适的《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李颀的《送魏万之京》、温庭筠的《送人东游》、司空曙的《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卢纶的《送李端》、戴叔伦的《江乡故人偶集客舍》、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钱起的《送僧归日本》等,即是这一题材的上乘之作。反映闺情、宫怨和男女相恋之诗约有60多首,占到全书的1/5。流传较广的有李商隐的《无题》(共6首)、王昌龄的《闺怨》、李白的《长相思》、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甫的《月夜》、张祜的《何满子》、金昌绪的《春怨》、元稹的《遣悲怀》、李端的《听筝》、权德舆的《玉台体》、李益的《江南曲》、刘方平的《春怨》、朱庆余的《宫中词》、杜牧的《赠别》、温庭筠的《瑶瑟怨》、韩偓的《已凉》、张泌的《寄人》、王维的《秋夜曲》、杜荀鹤的《春宫怨》、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孟郊的《烈女操》等。反映思乡、念亲和手足情之诗约有30余首,占到全书的1/10。脍炙人口的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夜思》,白居易的《望月有感》,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柳中庸的《征人怨》,岑参的《逢入京使》,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王建的《新嫁娘》,卢纶的《晚次鄂州》,崔塗的《除夜有怀》,孟浩然的《早寒有怀》,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孟郊的《游子吟》等。

虽然《唐诗三百首》中的作者多系达官贵人、文人雅士,而非普通百姓;但由于他们都生活在社会的上层,视野开阔,俯仰自若,又有较高的洞察力和直接感受,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在仕途上又多遇坎坷,心绪不平,所以反映在诗作里定然是情真意切,绝非造作作态。当然,文学是要通过形象来表情达意的,诗歌讲究更多;何况当时言论并不自由,所以,诗中多用曲笔,用语隐晦,词婉而义深,言近旨远乃情理中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