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富英传略(七)全文完

 cxag 2016-09-12

  

    大局为重、公心当先、屈己让人、不计名利的高尚风格,在谭富英先生身上经常体现出来。1959年,几位京剧界的名人编出一出与《群英会、借东风》差不多的《赤壁之战》,仍然邀请马连良扮孔明,叶盛兰扮周瑜。其中鲁肃一角,由于谭先生轻车熟路,而且演得极为出色,准确地塑造出这个人物的舞台形象,也打算仍请谭先生扮演。谭先生得知有李少春参加,且以老生出面,就问:'少春什么活儿?'听说'还没考虑出来',便说:'我看让少春演鲁肃吧,这个活他也熟。''您呢?演哪个角色……''我来个这出戏里新添的人物刘备怎么样?'邀他的人一听,便说:'刘备在这出戏里事不多,比起鲁肃来,分量就轻多了。我们都没往少春同志那想。''咳,谁不知道事在人为、戏在人唱;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就这么定下来吧!' 这使谭先生遭到严重的打击,使得他长期以来带病的身体,由于情绪关系越来越不好。

    

     谭富英先生去世之后,有关方面为他举办了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自此这位艺术上乘、心地善良,在京剧事业上贡献卓著的一代宗匠,与我们永别了。遗体告别仪式上,有不少花圈、花篮、挽幛、挽联。其中一幅挽联盛赞了谭门七代和谭氏的艺术:

   

     谭先生与我们永别了,但是他的谭派艺术却永远留在世上,他独有的韵味却一直萦回在谭派爱好者的脑际。且不说他在《武家坡》《甘露寺》《铡美案》中响遏行云、清脆嘹亮的导板:'一马离了西凉界''八月十五月光明''太后稳坐大佛殿''明公说话言太偏'等等,只说他在《桑园会》里的一句'大不该在桑园调戏她',在《法门寺》里的一句'教差役将人犯与爷带定'后边的'哪啊',就达到沁人心脾、感人肺腑的妙处。让人听着过瘾之极,真有绕梁三日的成效。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自从谭富英先生不登舞台以来,想听听他的唱功艺术,越来越觉得困难。前几年,还能从其长公子谭元寿先生的《黑水国》等戏里,听到富英先生的某些特色;在孙岳先生的《桑园会》里,听到那句有声有色的'大不该在桑园调戏她'。近几年,元寿先生久不登台;孙岳先生有许多时候唱'余派',且也多时不与观众见面了。富英先生的其他弟子,有的宗'余',有的学'马'。比如《法门寺》这出戏,如按马派演唱,那个'哪啊'的高挑入云的腔就听不到了。只有一位学谭的名票叶庆柱,还是按谭腔来唱。天津《今晚报》上曾有文评价叶庆柱,说:'他的艺术修养和功力,与谭富英先生相差天壤,可为什么他一唱,许多人便蜂拥来听,许多人为他大鼓其掌?就是因为大家怀念谭富英先生,想听其韵味而不得,能从叶庆柱这里得到某些满足。'不知道谭先生的弟子、教老生的教师、学老生的学生,究竟是何想法?为什么不从对叶庆柱的评价中得到些启发?谭富英先生在兢兢业业于老生艺术的几十年里,创成的具有特色的流派,实在不应后继乏人,以致逐渐失传!

    有人说:'谭富英先生和李万春先生各自有非一般人所能学的天赋条件。谭先生怎么唱怎么好听,李先生怎么做怎么好看。后人一学,准会弄巧成拙!'此话也许并非一点道理没有;但是好演员的特点之一便是学谁像谁,不是吗?有些位在演《戏迷传》《盗魂铃》时:不是可以学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吗?是不是具有多年基本功的名演员,如果认真学谭先生的唱、李先生的做,总会比票界人士更有方便条件,学出来的效果会更好?也许由于热爱这两个艺术流派,而发的这些议论未免迂腐;但是这是出于对谭、李两派艺术的流传寄予希望,切盼有识之士能想出更好的方法,以便使之流传久远,无失传之虞。(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