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再问多少天浇一次水~

 悦品人生 2016-09-13

别再问多少天浇一次水~




浇水~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啦!为什么小编还在强调这个问题?一方面是浇水贯穿植物的一生,并且植株的干尖、枯叶等问题也与其息息相关;另一方面是由于浇水没有固定章法,在养护中难度系数也就高了。所以,浇水不得不提!!!







注意:


盆栽植物浇水说有法,但无定法。盆栽植物的具体浇水时间、浇水量和浇水的次数以及浇水所采用的方法,都必须根据天气变化的情况,盆土的干湿程度以及植物的生长状况等,按照实际的情况来灵活地进行,而不能简单地,机械地列出一个浇水的时间,水量等指令表来。下面跟着小编一起看看浇水新法!





盆栽植物浇水的原则


1、浇水是持久战


自然天气总是处在晴雨相间不断变化之中,往往在一场透雨过后,便接连出现几个连晴天气,接着而来的又是一场新的透雨。


所以盆栽植物浇水的原则,应该模拟自然界中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要见干见湿。事实证明:不断地给盆栽植物浇水,使盆土长期浸湿和浇水过少、盆土干燥,都会使植物生长不利。




2、对半截水说NO


浇水次数虽多,但每次浇水量却不大。若浇水未浇透而刚刚能湿透表土,盆内就出现上湿下干的“半截水” 现象。它同间干间湿的科学浇水方法是完全相反的。


上湿使表土泥泞稀浆,时间一长,就会引起中下层根系缺水早衰或枯死;而在上湿下干的交界处通常形成上下脱离的板结层,使盆栽植物根系难以下扎,发育不良,生长缓慢或全然不长,甚至是导致植物死亡的重要原因。


如果盆栽植物出现“腰截水”现象,可松土(或倒盆重栽)促使上下层疏通透气。同时改掉不良的浇水习惯,严格按照“间干间湿”的浇水时机和浇水数量。




3、别浇水过头


业内人士有句话叫“浇少了是油,浇多了是愁”。对大多数人来说,偶尔忘记浇水也没事,但是多浇必剁手。如果不确定盆土的干湿情况,就别浇,等到确定的时候再浇透。所谓浇透是以水分刚能从盆底孔缓慢渗出为佳。





浇水之前要“三看”


(一)看天气浇水法

1、春回大地,气温回升,植物的叶芽迅速萌发,部分花芽开始生长,盆栽植物的需水量也开始增加。


2、夏季天气晴热,日照强烈,又是多数花卉发育旺盛的季节,此时的叶面蒸腾和土面蒸发急剧增加。遇到晴天,不但要增加浇水次数还要记得喷水降温,但夏季休眠或半休眠的植物:如仙客来、风信子、郁金香等应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量。


3、秋季是由夏季入冬的转折时期,日照减弱,气温渐渐下降,盆栽植物又转入缓慢生长时期,此时叶面蒸腾和土面蒸发相应地又较夏季明显减少,可适当延长浇水的时间间隔和次数。


4、冬天是全年气温最底季节,大多数盆花要转入室内越冬,落叶花木地上部分处于休眠状态。此时植株蒸腾微不足道,一般盆土不太干就不浇水,适当偏干反而对多数花木越冬有利。若盆花搬入室内就要看室内小气候的情况而令其原则和方法与室外大体一致。




(二)看花盆浇水法


1、盆大小。

小盆体积有限,存水量较少,且与四周接触面积大,因此小盆比大盆失水多,干燥快。对于小盆盆栽,可在具体的需水条件上增加浇水次数。


2、盆的材质。

泥瓦盆,渗水能力强;而制作精细的紫砂陶盆、彩釉盆和塑料盆透气透水性差,难以渗出水分。故同样大小的花盆往往质地粗糙泥瓦盆需要浇水多一些,量大一点;使用陶盆、塑料盆的,浇水要相对地少一些,量小一些。


3、盆内土质。


沙质土,孔隙大渗透水快,储存水分的能力差,易干不易涝,此时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而每次浇水量却无须增加。


粘性重的盆土,易涝不易干,注意及时松土,破除板结,并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但每次浇水量应酌情增加。


含有机质的腐殖土,盆面蒸发较轻,用它做培养土,质地疏松,储水量大,供水力也强,不易干不易涝。在相同的情况下,浇水量自然可以减少一些。




(三)看植物浇水法


植物的耐旱程度、喜湿程度、所处的生育阶段以及当时的生势长相不同,要选择恰当的浇水时机和浇水量。喜湿而需水多的植物多浇,喜旱和需水少的植物少浇;生长快的多浇,生长缓慢的少浇;生长期多浇,休眠期少浇;草本花卉生长期多浇。




浇水真的是一门学问,不知道亲们还有什么经验或是见解,都可留言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