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丘文化 | 邮票面面观 —— 水印

 我家十一少 2016-09-13

水印是在纸张生产过程中人为制造的一种标志图案,它是在十三世纪由意大利造纸专家最早制成的,由于制作简单,效果明显,后被大量使用在纸币、邮票、文件纸等上面作为防伪的印记。

邮票上的水印,是指在造纸过程中,由于金属网线阻档或水印辊上纹线的滚压作用,在纸上形成或薄或厚的隐形纹印。水印的图案大都比较简单,如皇冠、太阳、月亮、多角星、太极图、花朵和英文字母等。在一全张邮票上只有一个大水印图案(每枚邮票的水印图案只占其一小部分)的叫全张水印。水印图案在全张邮票中重复出现的叫复式水印。每枚邮票上只有一个水印图案的称单一水印。全张上有多种水印图案且重复出现的,称多样重复水印。如果在邮票上,有造纸时由金属网的金属丝压成的水印,称针状水印。

水印有时也会出现错误,常见的错误有:水印颠倒(以邮票图案为准),我国的小龙邮票水印有此类错误;水印反向,小龙邮票有之;水印颠倒并反向,小龙邮票也有;水印横向;水印颠倒并横向等。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些其他型式的水印,它们并非出自造纸过程中。例如,用凹凸模型压印纸张使其形成类似水印的图案,称为压印水印或模压水印;在纸张背面以极淡的颜色印上类似水印的图案,称为印刷水印;在邮票上胶时,在胶层上压制的图文,称为摹拟水印。

从英国发行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起,邮票便与水印结下了不解之缘,1840年五月发行的世界第一枚邮票“黑便士”,采用十字弧形小皇冠水印,以有皇冠图水印纸印刷。英国早期邮票的水印图案有皇冠、纹章、锚和玫瑰花等与皇室有关的事物,以后则多固定为皇冠图和英王名字的缩写字母。沙丘文化 | 邮票面面观  —— 水印

(图片来自网络)

我国最早的邮票水印,既非红印花税票,亦非大龙邮票,而是清代光绪十一年(公元一八八五年)发行的小龙邮票,其水印图案为阴阳“太极图”。新中国的邮票,早期只有在1950年发行的限东北贴用的天安门普通邮票第二组(普东2)时,用折角波纹水印纸印刷的。以后一直未再采用水印纸印制邮票。之后在1992年1月25日发行“壬申年”第一套生肖猴票时,中国邮票总公司发行特种邮票“猴”的首日封,采用了以总公司的徽志为水印图案为水印纸印制。接着在同年4月邮电部发行河南省邮电印刷厂印制的“前门”(正阳门)邮资图普通邮资封,再次使用了有邮电徽志的水印纸印刷。

沙丘文化 | 邮票面面观  —— 水印

沙丘文化 | 邮票面面观  —— 水印

(图片来自网络)

水印不仅是邮票的一种标志或特征,也在鉴别邮票的发行时期、邮票的版制和邮票的真伪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邮票水印是集邮学术的一个重要内容,使集邮爱好者在收集、欣赏邮票的过程中获得了诸多的乐趣。

文章来源:微信号shccsh

上海沙丘文化商品运营服务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