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友友与中国爱乐乐团音乐会

 城北十五里666 2016-09-13


中国爱乐乐团音乐会
马友友



在经典中穿行,在永恒中聆听。

舒缓、激越、浪漫、凝重,在绚烂的灯光下,

旋律在流淌,感情在激荡。


节目主要

内容

1、大提琴与笙双协奏曲《度》 第一乐章“相”

2、大提琴与笙双协奏曲《度》 第二乐章“喜”

3、大提琴与笙双协奏曲《度》 第三乐章“悟” 

4、新疆民歌《燕子》 演唱:吴彤; 

5、《中国民族组曲》 第一乐章“黎明”; 

6、《中国民族组曲》 第二乐章“木鼓与山林” 

7、《中国民族组曲》 第三乐章“草原”; 

8、《中国民族组曲》 第四乐章“雄鹰与骏马”


  世界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近十年中在北京亮相没有与交响乐团有过合作,这一次在中国爱乐乐团的演出季中,这位享誉世界的华人大提琴演奏家将于11月14日在中山公园音乐堂首次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演奏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与以往音乐会不同的是,按惯例协奏曲大都安排上下半场演出,但为体现马友友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他在音乐爱好者中间的广泛影响力,中国爱乐乐团特别把马友友安排在下半场演奏,为给观众留下美妙的印象。

  马友友是当今世界最优秀的大提琴家,他除了不断在音乐舞台上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受,还录制了50多张不同风格的专辑,自1981年发行首张专辑以来,马友友已15次荣获葛莱美奖,奠定了其无可取代的大师地位,成为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家之一,其乐声如磁场,吸引着无数的音乐爱好者。同时,他还是最能将各类音乐以最佳风貌呈现出来的全能音乐家。许多评论家认为,马友友“无所不奏”,比一般的古典音乐家更为兼容并蓄。他的演奏擅长发挥对不同文化的敏感触觉,拿捏音乐作品复杂多变的层次,演奏出的音色较其他大提琴家更为鲜活多样。正因为他的音乐跨越了不同文化种族的障碍,传递出无国界的和平讯息,2006年9月被联合国任命为和平大使。

  据了解,这场音乐会不仅为音乐爱好者所期待,也是中国爱乐乐团期待已久的一次合作。马友友是一个融合了天才、明星气质、音乐素养、亲和力和谦逊于一身的“白马王子”。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全世界大提琴演奏家最常见演奏的作品,也是马友友最拿手的作品之一,他的演奏深情感人,力求把每一个音符传达到观众的心里,因此是音乐爱好者不能错过的演出。

  除了马友友与中国爱乐乐团演奏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外,中国爱乐乐团还将在余隆的执棒下演奏德沃夏克的《G大调第八交响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