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自我介绍下,吕涛 字 止语,因为姓名拆开来是口口三寿,所以也有蛮多朋友叫我coco桑~, 12年12月21日《向死而生》那期,就开始听胖胖布道,优先铁杆,在北京时,也经常到朗园总部蹭吃蹭喝。 之前在连锁餐饮公司牵头负责企业ERP及互联网对接,16年上半年带团队创立了自己的烧烤品牌,目前6家店,进入稳定期。下半年主要待北京辅修历史、哲学,外出访友,为新项目-“青年成长”积蓄能量。 嗯,下面进入正题: 一、商业的综合经营成本在上升 先说我接触的餐饮行业~~~ 讲讲餐饮业背后的成本,由之前普遍存在的三高一低:高房租、高人工、高食材成本,及低毛利率。 进化到营销成本上升,团购及线上导流的红利慢慢消退。 加上其它实体经济下行,很多民间热钱及其他行业资本涌入餐饮行业,造成一片白热化的局面。 前面说餐饮可能大家会觉得和主题相关性不大,支付宝的这次收费跟综合成本上升也有很大关系。 首先像支付宝这类金融服务最重要的要素,是安全。这使得它不能像其他服务一样,卖广告,否则用户体验会受影响 ; 对Paypal、支付宝来说,他们最好盈利是以安全便捷的移动支付服务获取用户的服务费。 大家看到了这些互联网的数据就能知道流程成本其实是不分线上线下的了,再对比一下你熟悉的行业,商业的综合经营成本一直都是上升的,我在这里就不展开了,大家有兴趣一会可以单独谈论下这个话题。 二、实体经济VS虚拟经济 为什么支付宝敢收费?大家可能不知道2016年年初,国有五大行就取消转账手的续费,伴随着限额制度,银行是想对第三方支付全面围剿,微信也在差不多相同时间开始收费,而支付宝,一直都有取代银行的野心,才坚持到,现在... 支付宝对提现收费,表明中国的移动支付战争进入了下半场,同时也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下半场竞赛。跟移动出行一样,第三方支付烧钱补贴的阶段过去了,下半场将是比拼服务品质的更为激烈的竞争~~ 再说下我熟悉的餐饮业~~~ 自古以来餐饮行业就是一个“微弱积累”和“辛苦磨人”著称的行业。 初创品牌,客源不稳定,功法就一个字:熬。 买卖都是守出来的,一般有3个月到1年不等的养客期,这个阶段,起早贪黑、事事操心、各种问题不断,劳神劳力后还可能只是微利,甚至赔本。而70%的项目都是死在这个阶段,要么现金流断裂,要么身体出问题,即餐饮人所谓的“黎明前的黑暗”。 三、流量红利的结束,体验经济的到来 【流量红利】这个词我最早是在博客时代听说的,后来的微博时代、微信时代、订阅号时代等都多次提及,我再这就不解释了。 可大家今天在拿出手机看一看其实很多对行业都在悄悄进行收费: 2013年,以虾米音乐为代表,国内音乐网站开始尝试收费模式,在线音乐付费模式最近一年基本普及; 视频领域,乐视网和爱奇艺的会员收费做得有声有色,最近几年会员收费项目几乎成为每一个大型视频网站的标配; 近期的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其实补贴的声音也越来越少了,所以我说流量红利的结束语体验经济的到到来了。 再切回到我所在的餐饮业 作为地地道道的重庆人,做过火锅、也做过烧烤,回忆家乡的美食,万州烤鱼、万州格格,小面是每日必不可少,也知道有上海的罗友投资了本地的有它小面 小面即符合轻餐饮快消品的模式,出品稳定,用人少,有痛点,IP热,所以流行更是必然。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有位餐饮业界的牛人,以小面为主打去年去印度发展,短短一年时间发展到800家的体量,让餐饮届的同行刮目相看。 so,国外有条件的朋友们,也可以考虑让国内的美食走出去~ 四、回顾与展望 互联网的普及,让地球又回到了村落时代,时代总是不断的轮回。商品的人格化,才能快速的在这浮躁的时代,让用户更好的理解和产生认同。这也是另一个罗胖,罗永浩的情怀策略,把个人的信誉和情感灌注到产品上..... 罗胖靠不断的坚持、死磕,拥有大量公众的注意力,灌注到书籍、以及知识服务体系上, 目前得到上几乎罗胖推的每一个专栏,我都付费订阅,当然收获颇丰。 在外连接罗友,也是一样,会比一般朋友聊天顺畅很多。 我想应该全在于“信任”二字,大家对罗胖的信任,罗友和罗友之间的信任... 如果说人生就是修行,你所经营的店面就是道场~ 目前接触到美食还抱有追求的流派,一派是宫廷御厨后人,一派是民国时期四川军阀私厨一脉,对餐饮的理解和传承,有着一般餐饮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在他们看来美食确实是能带给人幸福。当然也跟目前文化断层,大量“新东方”系或者传统的师徒制,由于学厨当时并不是一条受人尊敬的道路,学徒素质偏低,要做到像法国,米其林三星主厨的标准,还有一大段路要走...匠人进阶匠神的道路,需要补的东西太多... 做有趣位的人,做有意义的事情。或许这也是,商业的本质是人性这句话,另一种维度的诠释。
做一件有价值的事,然后静静等待,时间的回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