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经历各不相同,却无一例外地殊途同归,走向死亡。生是我们共同的起点,死则是同样的结局。人虽有个别差异,生和死却是一致的:有生必有死。 生死是我们共同的课题,谁也逃避不了。多少人终其一生都想参透生死的奥秘而不得。我们常说大道至简,看似复杂的生死之道也不例外。我们提出的三个公式,期望能帮助大家解开生死的奥秘。 第一个公式:生=死 生为什么等于死?其实,用非常简单的一句话说,生是有身体的活动,死是没有身体的活动。两者都是活动,从来就没有死亡,因为灵魂不死。大家好好地把这句话体会一下。很多人一看生死相同,就不能接受,因为我们的教育一直告诉我们生死不同。我们用分的教育思维太多了,很少用合的教育思维,导致很多东西支离破碎。 生不过是有躯体的生,而死却是没有躯体的生。生和死的本质都是生,有躯体和没有躯体,可以说是一阴一阳的现象不同罢了。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似乎在提醒我们倘若明白生,也就能够明白死。两者所共同需要的,就是活在他人心中。所以我们中华民族的永生之道,既不依凭宗教,也不依赖药物。我们以三不朽——立功、立言、立德来获得永生。那就是精神不死,长久存在于众人心中。换句话说,只要我们立定志向、坚定信心、持续向上,想要做到“生=死”,都是有可能的。 第二个公式:生>死 生大于死是我们每个人很容易体验得到的,假定你没有身体,就只剩下灵魂,你只能空想,毫无作用。任何灵魂的想法都必须通过实在的躯体来操作,这是工具的重要性,设备的重要性,否则只能空谈。道必须要落实,于是上天给了我们身体。我们要爱惜身体,身体所有的肉血发肤受之于父母,所以我们要孝敬父母。我们不能让自己的身体受伤,因为它在帮助我们完成理想。 但是,正因为这样,它常常产生一种反效果,就是让我们重视身体的保养和享受,因此而违背了灵魂的初衷。身体和灵魂的关系变了,神和人就开始交战了。我们常常会忐忑不安、左右为难,常常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就是因为身体跟灵魂在作战。这是人类最大的危机,也使得你一辈子始终在这里做人,一辈子都逃离不开人间。因此我们必须要利用生大于死这个有利的条件,发挥它真正的功能,也就是达成生小于死。 第三个公式:生<> 生小于死就是说在我们有生之年,必须要为我们以后的生活打好基础,因为争一时不如争千秋,这个在今天叫作杠杆原理。假设活120 岁的话,我在120 年里做的事情,会在我以后的生活里把我自己拔得更高,比前世高。但是很多人会比前世还低,因为你前世造的福在这辈子都被身体耗光了,所以下辈子你就会下去,而不是上去。 这辈子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谁都没把握,但是总得比现在要高,这叫求上进,然后下辈子再来做人,继续上达,连续几辈子都保持上达的形势,可能你就不必下来了。不必下来,不是不可以下来,而是如果你有需要就可以下来,你乐意下来就可以下来,但是没有人规定你一定要下来,这样才叫自由自在。 人生其实就是这样,三个公式就好了。上天有好生之德,真正的用意就是觉悟的人,可以透过杠杆作用,以“生>死”的功能,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产生“生<>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良心学堂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