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撕逼的跨国恶意收购案,最后大赢家竟是中国人| 趣商业

 昵称36315613 2016-09-14


每天半元钱,听吴晓波说世界万千


万科股权之争,历时一年有余,至今仍未了局。


对很多国人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见识所谓的“恶意收购”,对很多中国企业来说,也是他们第一次意识到要防范“门口的野蛮人”


其实,资本市场里的种种经验教训,都能在欧美国家找到前鉴。但我们通常只想到复制他们的成功,却忽略了如何避免他们的失败。


本期趣商业,就来讲讲史上最撕逼的一场恶意收购案,这场风波不仅牵扯到各国元首,还意外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





英国脱欧,英镑贬值,长和系股票暴跌,李嘉诚身家缩水100亿港币,很多媒体跳出来说:李嘉诚或成最大输家。


未免太小看老爷子了。


从2013年卡梅伦首次提到脱欧公投开始,李嘉诚就逐渐做好了防备和对冲。截至2015年12月31日,长和集团的速动资产中,英镑仅占11%,欧元仅占5%,40%以上是强势的美元。


而且李嘉诚在英国投资的都是民生类的刚需产业,风险最小。数据也证明,2016年上半年,长和集团欧洲版块的税前利润同比增长11%,远超其他区域。


诚然,货币贬值必然会影响英国部分的账本,但真正重要的还是英国脱欧后的经济表现。


正如老爷子所说:扩张中不忘谨慎,谨慎中不忘扩张。……我讲求的是在稳健与进取中取得平衡。船要行得快,但面对风浪一定要捱得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