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效生态经济区迎“中考”东营综合实力等方面成效突出

 xiongmao007 2016-09-14
 几天前的9月5日,泉城济南。《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近期实施情况评估工作汇报会召开,高效生态经济区迎来“中考”。《规划》的近期目标是到2015年,远景展望到2020年。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和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这次“中考”的表现格外值得关注。
  日前,中国国际咨询工程公司对我市实施《规划》情况进行了评估。14项确定的发展目标指标,均符合预期进度要求。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城镇化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9项指标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
  换言之,实施《规划》这几年,东营方方面面的实力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综合实力、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成效突出。
  实施《规划以来》——东营经济总量增长66%以上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我国第一个以高效生态为特征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也是山东省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
  2010年东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104.7亿元,5年后增长1.7倍,达到220亿元。财政收入的翻倍增长,是实施《规划》这几年东营方方面面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代表,综合实力的快速提高是最大的亮点之一。
  ——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50亿元,比2009年增长66.1%,经济总量提高明显;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84亿元,是2009年的约1.8倍。从2012年开始,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均高于黄三角经济区的增幅。
  ——《规划》实施以来,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3.7:72.6:23.7调整至2015年的3.4:64.7:31.9,其中一次、二次产业比重分别降低了0.3个、7.9个百分点,而三次产业提高了8.2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效益较快增长,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收入13170亿元,是2009年的约2倍。
  实施《规划》以来——东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
  黄河三角洲开发较晚,与这里的“生态规律”也有很大关联。每年黄河都携带大量泥沙倾注进渤海,造成港口建设成本过高。黄河水量时多时少,全流域提取水量逐年增加,对黄三角水源供应产生很大影响;与此同时,还面临着环境污染以及地下水短缺等生态问题。因此,对于黄三角开发来说,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是绕不开的问题。
  东营的滩涂湿地,是黑嘴鸥的重要繁殖地。《规划》实施后,我市把适宜黑嘴鸥繁殖的3200亩潮间带作为核心保护区域,通过建设围堤、隔坝,为黑嘴鸥孵育后代筑造了温馨的“繁衍之家”、“舒适之家”、“安全之家”。如今,更多的黑嘴鸥愿意来东营繁殖,种群已增加到3000多只。
  黑嘴鸥的待遇变化,是东营实施《规划》以来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一个微小个例。
  ——《规划》实施以来,我市先后实施了“三网”绿化工程、生态林场建设工程、三年增绿工程、沿黄生态工程、世行贷款“生态造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等一大批生态林业重点工程。全市林木覆盖率由2009年的11.6%提高到2015年的18%,林地总量由2009年的140万亩增长到2015年的216万亩。因为这一努力,2012年我市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两年后又获得国家住建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奖。此外,湿地保护体系得以形成,黄河三角洲国际地质公园得到建设,莱州湾、黄河口等5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成立,近海渔业资源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
  ——《规划》实施以来,全市有12个项目入选国家级节能项目,获补贴资金4338万元;38个项目入选省级各类节能项目,获补贴资金1007万元,30家企业获山东省政府节能奖表彰。2015年全市单位GDP能耗比2009年降低了28.7%,超额完成了该指标的规划目标要求。
  《黄河口晚刊》记者了解到,针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我市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蓝天工程、碧水工程、洁净工程、绿化工程、美化亮化工程、宁静工程、畅通工程、宣教工程、健康工程和生态工程等“创模”十大工程,取得了明显效果——我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由2009年的75%提高到2015年的96%,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2009年的91%提高到2015年的100%,城市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实施《规划》以来——东营:高效生态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
  高效生态经济是指具有典型生态系统特征的节约集约经济发展模式。在产业类型上,形成由清洁生产企业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在产业布局上,形成由若干生态工业园区组成的生态产业群;在生产工艺上,做到无废或少废,实现生产过程再循环、再利用,最终表现为整个经济体系高效运转,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黄河口晚刊》记者了解到,《规划》实施以来,东营高效生态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齐头并进,服务业增加值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其中,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发展,我市被整建制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东营农业高新区被批准为国家级农高区,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015年的608家,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发展到4家、38家、232家,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农业龙头企业梯队。到2015年,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到963家;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到190家,规划面积达到212万亩,农业园区化率达到45.1%。
  环境友好型工业快速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全市积极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装备制造业技术提升、战略新兴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石油化工、石油装备、有色金属、新能源等工业体系基本确立,成为高效生态区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3263亿元,相比2009年的4395亿元,增长了201.8%。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223家,过100亿元的企业达到32家。
  中海油、万通、宝港国际三大临港物流园,80多亿元的工程齐聚东营港。建成后这里的工业企业将收获便利,节省物流成本。
  像这样的项目,是全市发展现代物流业,乃至现代服务业的一个写照。据了解,实施《规划》以来,全市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任务,出台系列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102.3亿元,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山东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市”称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