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上到处都是不爱子女的父母|共识观

 汉青的马甲 2016-09-14

共识君一言以蔽之

那些有意愿为人父母的,要时刻记住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你决定生孩子,你就是“欠”了他,你对他的人生有无比重要的塑造权力,如果你不小心谨慎,你就要制造一个恨你的人,和一颗难以愈合的破碎之心。

本文共4898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世上到处都是不爱子女的父母陈纯

前天晚上有个朋友打电话给我,说羡慕我和我父母的那种河水不犯井水的关系,想问问我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不要误会,我并不是远在异乡,和父母老死不相往来。我和父母在一个城市,因为我长大的地方本身就是一个一线城市,我不需要“逃离北上广深”。我不仅和父母在一个城市,我还和他们住在一起,并且每个月给他们一笔可观的家用。尽管我偶尔抱怨他们思想闭塞,没办法理解我的生活方式,但我必须承认,他们对我生活的干涉力度几乎为零。他们和我的关系,大概就像那种提供有限用餐(因为我一般不在家里吃)和洗衣服务的房东和租客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当然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我努力促成的。

我和他们之间缺乏依恋关系(attachment),用一般的话来说,就是虽然我意识到我对他们负有责任且愿意承担,但是我并不爱他们。

母亲在生下我之后没多久,就把我丢给祖母照管,继续回深圳和我父亲一起打拼。我和祖母之间也没有建立依恋关系,尽管我现在非常感激她在我两岁的时候就教我识字和算数。我对祖父有着很深的感情,因为他是个清高、正派的读书人,如果问我为什么从小就想做一个知识分子,那应该是受到他的潜移默化,可惜他在我初一时就去世了。

父亲对祖父也有着我对父亲那样的隔阂。文革时他刚好上小学,祖父是乡里学校的校长,被当成反动学术权威打倒,全家都受到牵连,大姑被人折磨得上吊自杀,是我父亲一个人扛起了养家的重担。

在那样的环境成长起来,很难说他对人有什么温情,他唯一的情感寄托就是我的祖母。在我的童年的记忆里,他每次从深圳回来,都让我又盼又怕,我盼他给我带来什么新的玩具(比如我曾经有的一辆蓝色的遥控车),又怕他问我话,他的语气就像警察审问犯人一样。有好几次,我回答得不让他满意,他想把我抱起来摔在地上,被我祖母阻止了。我被他带去深圳后,他每次喝醉酒回到家,就把我从房间里揪出来,涨红着脸,直勾勾地盯着我,让我回答“爸爸养你有什么用”。我要是回答得不好,就难免一顿痛打。

我很少看到父亲打母亲,他们虽然经常吵架,父亲也会摔东西,但是基本不至于对她拳打脚踢。我父亲也不怎么打我妹妹,他只是打我一个人。在那个年代,父亲打儿子太正常了,母亲偶尔也会拿衣架抽我,但是父亲的那种打,带有相当强的任意性,它没办法让我搞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它只是让我对使用暴力的人感到十分轻蔑。后来我感觉到,他在我身上看到祖父的影子,因为他不止一次说过“你和你爷爷一样自命清高,不识好歹”。或多或少地,他认为家族的悲剧,祖父的这种性格是要负很大责任的,而且在他“发达”以后,祖父似乎也没有真正赞许过他(我印象中祖父从来没在我面前夸过父亲)。也许,他把对祖父的怨念转移到我身上了。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我就意识到一件事:我不想变成像我父母那样的人。不是说他们不善良,我见过许多善良的人,他们也是其中之二。

虽然那时我们的家境还算不错,但是我隐隐约约感觉到这和他们的能耐没什么关系,纯粹是赶上了好时代。我的父亲,用他的一个朋友的话来说,“是一个好人,但并没有他自己想得那么有本事”,跟赵辛楣对方鸿渐讲的差不多。

他像我一样不能喝酒,一喝酒就上脸,所以容易喝醉。可他还特别喜欢喝,每次喝醉就骂人,把他的全部真心朋友都骂走,只剩下一群猪朋狗友和溜须拍马的人。这群人设下了几个骗局,把他上半生引以为豪的事业和财富全部掠走了。我的母亲是一个家庭主妇,从小到大,她给我的重要建议都是错的,比如不要看课外书,尽量找体制内的工作,不要写这些无聊的文章等等,所幸我不怎么听话。

我的父母对自己的人生缺乏掌控力,他们也没有清晰的价值观,某种神秘的直觉告诉我,这两者之间或许存在着一些关联。于是我还是打算去看书,只有书能帮我走出他们给我营造的世界。我确实变成了跟他们完全不一样的人,我不酗酒,不赌钱,不重视人情世故,不爱交油嘴滑舌的朋友,我谨慎到多疑,但却一点也不保守,我甚至不想像他们那样结婚生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认为我的“自我塑造”是相当成功的。

很多年以后我发现,我并没有完全走出他们的影响。他们两个脾气都不好,吵架时嗓门很大,动不动就摔东西,我虽然不摔东西,也努力克制自己,但是一旦发作起来,那个样子也常常让我对自己感到失望。他们不懂得表达对家人的关心,于是我也不懂,我妹妹也不懂,在我自己出了麻烦的时候,我总是想办法自己解决,而且不让他们知道,因为他们笨拙的关心方式让我觉得厌烦。他们自己有麻烦,需要我给钱的话,我就给钱。

更严重的是,我和他们的不同,某个程度上也是他们造成的。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会出于人情世故给亲戚朋友打电话,问我为什么不打,我说我讨厌那些虚伪的东西,他们说人情世故怎么会是虚伪呢?我说你们不就是想和人家套近乎,以后方便捞好处嘛,你们又不是真的关心别人,他们无言以对。

其实中国人的利益和情义,是没那么容易分得清楚的,但他们在我从小到大,一直对我灌输“搞关系能解决一切问题”,让我对那套人情世故感到厌恶。我的父母是我见过最坚定的患难夫妻,我父亲不像他的潮汕朋友那样有了钱就去包二奶,而且也不打老婆,我母亲在我父亲最落魄的时候都没有动过离开他的念头,甚至在我高中那会儿,她还一边料理家事一边出去工作来帮补家用。因为他们对家庭这样的执念,我们三兄妹是所有亲戚的孩子里平均学历最高的。

尽管这样,我对家庭没有任何向往。在我的印象里,家庭只是我长大的地方,而且并不温暖,我在里面学到的都是反面教材。我现在成为的这个人,是我少年时代就想成为的人,但是,我还是不懂怎么去爱一个人,因为我也没有尝过被爱的感觉。

我的父母对我们的抚养方式,给我们灌输的观念,大部分都是错的。后来想清楚之后,我也不想去怪他们,毕竟正如我在前面所说,他们也是时代的产物,有些事情也不是他们能控制的。但是我对一些人在父母那里奉行的“左耳进右耳出”的政策感到不解:父母需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需要意识到自己已经跟不上时代,没有能力给孩子充当人生导师,最重要的是,父母没有权利要求你按照他们想的那样的去生活;如果你只是阳奉阴违,而不敢真正反抗,时间久了,他们会以你“不听话”或者“不孝”的名义来惩罚你。

我没有觉得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很难处理,因为一来我性格强硬,二来我对他们缺少依恋,三来我经济完全独立。

同时要达到这三点不容易,我有很多朋友,被父母折磨得焦头烂额,都是栽在第二点上。中国古代的“孝道”是偏向父母的,可能是考虑到父母爱孩子是天性,还有年老的父母在年轻的孩子面前比较弱势,所以即使偏向父母,孩子也不会吃亏。但这种预设是错的。“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和“父母在孩子面前是弱势方”这两点,都是错的。有的父母确实不爱自己的子女,有的父母还会利用子女对自己的依恋,榨取利益或者赢得存在感。

关于第一点,我不想拿现实中的例子来说明,因为我周围一抓一大把,一不小心就射中别人的膝盖。我前阵子在看两部致郁系剧集,一部叫《马男波杰克》,另一部叫《百年酒馆》。

波杰克是个烂人,在他出了一本由别人代笔的自传出名了之后,他打电话给自己的母亲,他母亲说,你这辈子就是书里写的那个鸟样了,不会有什么改变的。她大概是忘了(或者不愿意承认),他会变成那个样子,她也是居功至伟。波杰克的母亲婚姻并不幸福,和他父亲打架是家常便饭。

有一次,小波杰克在看骄马的访谈节目时,她突然走进来,在他身后坐下,神情冷漠地说,你毁了我一辈子,你最好像他(骄马)一样优秀来补偿我。成年后的波杰克一直以骄马为人生偶像,很难说跟母亲的这番话没有任何关系。

他演《胡闹的小马》出名以后,邀母亲来片场看他表演,收工后一起去吃饭,母亲始终对他冷嘲热讽,不肯表扬一句。此后波杰克过得浑浑噩噩,人到中年一事无成,他人生唯一为自己争取的一次,就是去演《一代骄马》的男主角。纵观整部片,没有看到任何他母亲爱他的表示,但废材波杰克对于赢取母亲的认可,却是不遗余力的。

另一部,《百年酒馆》,就更加让人心酸。片中的皮特(Pete)是酒馆的两个老板之一,但也是一个有精神分裂的病人,他会看到很可怕的幻觉,为此他不得不吃一种特殊的药物,或者住进精神病院。

第十集讲到皮特的幼年经历:他从小被亲生父亲老皮特送给老霍拉斯(Horace)收养,但是老霍拉斯是个暴君,把妻子当犯人一样关在家里肆意凌辱,在义母带着她两个亲生子女逃跑之后,小皮特一个人承受着老霍拉斯的全部暴虐,而他的亲生父亲老皮特明知如此却从来没有出口制止。

精神分裂的成因很复杂,不幸福的家庭环境不一定是主因,但是缺爱和家暴,肯定会加剧它发生的几率。皮特为了逃离精神病院的追捕,后来跟一个女病友私奔了,大概是因为她是唯一一个让他感受到爱的人。他的弟弟(表弟)霍拉斯不爱他,他的姐姐(表姐)西尔维亚(Sylvia)对他更是刻薄,有什么办法呢?他们也是那个没有爱的家庭的牺牲品。那些把“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挂在嘴边的人,看这部片真是会看得满脸巴掌印。

这些都不是现实的例子,但是世上不爱孩子的父母多得是,不懂得爱孩子的父母就更数不胜数。看客在父母和成年的孩子发生冲突时,总是倾向于站在父母那边,觉得父母毕竟有养育之恩,且父母年龄渐长,哪有什么真正的能力控制子女?如果子女不多多让步,父母晚年实在凄凉。这种说法也是有误导性的。

父母即使年长,对于大部分孩子并不是真的弱势,因为他们牵引着孩子刚来到世上那几年最关键的记忆,而正是这些记忆,塑造了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父母在抚养过程中留有一手,从来不表扬孩子,不让孩子感受到爱,在孩子成年以后往往还能以此对孩子进行操纵。就好像马男波杰克,拼命以骄马为榜样,想要获得母亲的认同,母亲越是不买账,他这种寻求认同的欲望就越强烈,以至于破罐破摔。

中国古人说“棍棒下出孝子”,这个说法是有心理学根据的。父母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只给孩子严厉的教训,但在他成年之后慢慢释放出赞赏和慈爱,孩子会为了获得这些赞赏和慈爱,继续听从父母的命令。每一个被网络舆论千夫所指的“凤凰男”或者在大城市拼死拼活被家人吸血的“樊胜美”,背后大抵都站着这样的父母。

最近刚刚去世的女演员徐婷,她的父母基本也是这种。很多人纳闷:为什么徐婷愿意吃这样的亏呢,宁可用中医治癌症也不肯卖掉给父母买的房子来治病?因为她的奖赏回路已经被父母控制住了,父母的一点点赞许就能让她产生极大的快乐。那些被称为“孝顺”的人,不仅“孝”而且“顺”的人,大部分也是这样的回路。

如果你问我有什么办法可以摆脱,我觉得办法只有一个。那些鸡汤里教人的话,什么和父母好好沟通之类的,完全不能听。父母掌握了操纵孩子的钥匙,你和他们沟通,叫他们不要乱用那把钥匙,有用吗?真正的办法,是把你的锁换掉。也就是说,只有彻底地否定了父母的“爱”的价值,你能够摆脱这种操纵。

如何否定父母的“爱”的价值呢?首先,要意识到你父母是在操纵你,当你有这个意识的时候,操纵的手段对你的效果就会减弱;其次,要认识到,父母并不是真的“爱”你,他们只是在利用你,或者在你这里赢取存在感;第三,要有这样的信念:自己的价值不需要得到父母的认可,你的朋友、老师、同行、客户、受众、爱人(如果有的话)的认可,有时比父母的认可更重要;最后,就像我在别的地方经常说的,要和爱情家庭以外的内在价值建立持久的联系,只有当你有更高层次的精神寄托时,对父母的依恋才不会对你有致命的影响。

有人会说,这样父母太可怜了,中国的养老制度很残缺,很多老人没有子女的赡养根本活不下去。这时候,康德主义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否定了父母的“爱”的价值,并不等于要和父母断绝关系,也不等于不再尽对父母的任何责任。我认为,子女还是有责任赡养父母,并且保证他们在日常生活和生病的时候得到适当照顾,但除此之外,不必强求太多,尤其是,当你决定不想结婚的时候,你要记住,你没有义务给父母传宗接代。

上面我说的那么绝情,但是我还是承认,和父母有一种健康的关系对一个人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幸运,说这是“幸运”,因为它真的不是作为子女的人可以决定的。那些有意愿为人父母的,要时刻记住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你决定生孩子,你就是“欠”了他,你对他的人生有无比重要的塑造权力,如果你不小心谨慎,你就要制造一个恨你的人,和一颗难以愈合的破碎之心。

(作者为中山大学哲学博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