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仙游人必看!她从汉朝来,藏在仙游深山中已千年.....

 _60_ 2016-09-14


“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建筑还在说话。”她保留了汉代以来的格局,是名副其实的“养在深闺无人识”。选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挎着单反,自驾去,欣赏“她”。


一座笔架山,一条粗溪流,在仙游县石苍乡,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这里的村民生活在崇山间的小平原中,受外界的侵扰很少,济川村仿佛凝固了岁月。



济川是莆田唯一一个获得中国传统村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两大荣誉称号的村庄。村子依山而建,黑瓦黄泥,炊烟袅袅,行走在济川村,既因这里的生态美景赏心悦目,又因这里的人文气息深深沉醉。即使是日头高照时,这里也静谧得像夜空,让人忘记时间的流转。




看自然,奇树生长已千年




进入村子举目四望,青山如画,绿水静流,一派山野风光。云山书院之后,有一棵千年奇树“樟抱榕”。樟树植于唐宋之际,历经千年。


一百多年前的一天,路过济川村的一只飞鸟,无意中将一颗榕树的种子丢进了樟树中,于是樟树中长出了一棵榕树,两树环抱,相依百年。村里人也像“樟抱榕”一样喜欢过乡里乡亲相濡以沫的生活,一到盛夏还都摇着蒲扇相约这里乘凉聊天。



除了“樟抱榕”,济川村还有许多让人流连忘返的自然景观,禹门三级浪就是一个代表。禹门三级浪在村尾处,济水经青龙桥下流至此处,跌下层岩,反复奔涌,形成瀑布景观。


村子处于深山之中,周边的景观十分丰富,东有日出明珠石鼓岩、西有文笔如椽笔架山、南有天坑飞瀑将军城、东南有高龙溪流生态区、西南有金钟高峡出平湖、东北有十八中营屏山寨,西北还有云顶峰前保福寺!






读历史,脚下踏着千年





济川村古称“漈坑”,地处仙游、永泰两县交界,古时仙游入永泰,就经过济川,所以迄今还留有一条千年古道。在这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村落里,历史遗迹更是比比皆是。三古宫、三古亭、三古桥、三古树、三秀山、三古寨、三古井等,再数数明清壁画、寨保山门、古行驿道、旗杆夹石、爱云石碑、古代瓦窑等古迹,而且村里还保存着“为有楚歌杂吴谣”的十音乐队和木偶戏班子。


走进村里,一座座、一片片古民居令人叹为观止。古民居的建筑布局、建造工艺、装饰艺术等,都是闽中南山地民居的典型代表。这里的明清历史建筑保存规模较大,达6万平方米,在国内古村落中极为罕见,许多村民至今仍居住在古建筑里。


秋天的济川村,在夏日余留的清新里,加了一点温暖的佐料。丰收的金黄在晒干后被累在屋的一角,房前屋后,阳台上,栏杆上,竹竿上挂着竹筛上铺着青菜、萝卜干、柿子等瓜果蔬菜,让人看着眼馋。

走出屋门,春水绿绕、小径柴扉,田野里耕夫在犁田,放学的孩子们在石板路上嬉戏,打扮得有些俏的阿婆们排排坐在老房子前闲聊……在这幅田园风光美景背后,弥漫着千年不散的书香气息。远处云顶山上有一古刹,名云顶岩寺,建于宋乾道年间,已近千年。






品美食,古村飘香原汁原味




仙游卤面,不仅是一道家常菜,也是评价仙游宴席的标准,原材料是生面,保存期较短,口感Q。卤面的“卤”并不是面与卤汁拌在一起,而是用海鲜、肉丝等熬煮出的鲜汤来焖生面。


老酒竖蛏,选用个头大、肉质饱满的老蛏,在炖盅里插满,空隙里塞入两片姜,然后倒入福建老酒或者白酒,放一点盐,味美醇香。


海蛎饼,地瓜粉加一些豆渣,海蛎洗干净调好味道加在地瓜粉糊里,用特制的长瓢,放在油锅里炸,外焦里嫩,再加上海蛎的鲜甜,令人垂涎三尺。


红团,莆仙最有特色的传统喜庆节日食品,寓意红红火火,团团圆圆。


白粿,被仙游农村人当作送客的最高规格礼品。一般分圆的、长的两种。还有一种龟型的,大多是做寿或是小孩要过弥月时才会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