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玫:使命

 cxag 2016-09-15

京胡,又称胡琴,是

京胡艺术网 (全国首个京胡门户网站)

http://www.jinghuart.com/



京剧,人间大美                                                     文/张玫                京剧,是上天赐给喜欢京剧、欣赏京剧、能够从京剧中获得审美享受人们的极为奢侈的有机精神食粮。        这种“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的天籁之音,人间大美,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得到的,血液中没有京剧成分的人,体内缺少京剧细胞的人,将终生与京剧绝缘。        凡是通过审美移情,接受了京剧美学思想的,或者是正在“润物细无声”地,潜移默化地受到京剧魅力浸润的人,至少其心灵是民族的,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仁、义、礼、智、信是信奉的,或者是践行着的。       基于此,曾经的京剧人和喜爱京剧的人若放弃了京剧,就是放弃了上天的赐予,放弃了可以天马行空,独往独来,任我们神游的无限的精神世界。        京剧,其本质就是奢侈的,高贵的,富丽堂皇的,大美唯美的价值根本就不是谁都能理解得了的玩意儿,如果都能感受京剧的美,那京剧的美还有意义吗?正如老子所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因此,不要纠结京剧的曲高和寡,也不要因为京剧的高处不胜寒而感到寂寞。即使我们生活在火柴盒儿大小的京剧空间里,我们也是无限空间的主宰者。        我喜欢,我快乐足矣!                        2016年3月12日

她,是一个为京剧而生的女人。出生于梨园世家;自费数百万创立并承办中国京剧国际票友节;被誉为中国的“票友领袖”;今年11月25日,她将受邀登上哈佛大学的讲坛,成为在这个举世瞩目的超级讲坛上,以“票友领袖”身份,向世界讲授中国京剧艺术、布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一人。2016年9月10日,张玫为主席的第四届中国(大连)国际票友节即将在大连拉开帷幕。分布于全国21省市自治区、以及美国、英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票友报名,最后确定128人参演。中国百万京剧票友翘首以待。作为大连市政府文化活动的最高组织领导机构__大连市打造文化大连组委会,与市文联、文广局、旅顺口区政府共同成为本届票友节主办方,使本届票友节跃上与大连国际服装节同样地位的大连最高文化活动平台。顺便说一句,为避嫌,不想用她和希拉里的合影做封面。但是,她真心希望有一天,她能把希拉里也发展为中国京剧“票友”。此中深意,你懂的。谨以此文图献给第四届中国(大连)国际票友节;献给大爱张玫和她的粉丝们。

中国京剧泰斗级大师裴艳玲与张玫一见如故,亲如姐妹。

京剧“首席专业票友”、中国“首席笑星”郭德纲戏称自己是张玫的“粉丝”。

京剧名家杨赤、笑星郭德纲与张玫大连欢聚。

张玫的演艺水平不比寻常。12年前,就获得过韩国马山国际戏剧节的优秀戏剧表演奖。

2005年12月,张玫在人民大会堂被文化部中华文化传统促进会授予“振兴京剧功勋”奖。前中宣部长亲自接见并鼓励她。

她在《巾帼梦 中国梦》__大连各界精英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演出引来全场喝彩一片。

她个人斥资数百万创立并主办了三届中国京剧国际票友节。第四届中国京剧国际票友节将于9月10日在大连拉开帷幕。

舞台上的张玫光彩照人

舞台下的张玫为京剧普及殚精竭虑

她把纽约著名的“洋猴王”多次请到国内,让京剧“出口转内销”,以激励国人

她为孩子们和大学生们举办各种纯公益的京剧讲座和学习班,为他们创造各种免费演出机会

她做过的普及京剧艺术的公益演出不可胜数。没拿过政府一分钱

她成了她所在的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城市的几乎所有节庆,也都成了她普及京剧艺术的大舞台

她亲自为票友们示范京剧专业的手眼身法步。

她身边的姐妹们个个都成了“京剧迷”;一招一式有模有样。

排练

说戏

诲人不倦

演讲

授课

示范

报告

票友们为她敬献哈达。

粉丝为与她合影不远千里来到大连。

大爱张玫的身后

拜易经大师,成为亲传弟子

著名作家素素是她的良师益友

爱莲会姐妹是她的坚强后盾

她的圈子,不乏古筝表演艺术家关杰这样世界级水平的艺术大家

著名作家贾平凹亲自赠匾,褒扬她的戏德人品

中国书法大家欧阳中石亲自为她的剧社题字

学养深厚的国学大师尺素妹妹是她的“私教”

她争取把希拉里也发展成“票友”

她的背后,有一个深爱他的患难与共的帅哥丈夫

她的心中,有一位她永远深爱着的母亲。在美丽善良的母亲的影响下,张玫做人、做戏、做事,都追求极致:极致大爱,极致精深。她愿意把自己拥有的一切与人分享。

附:一篇有数万微信读者浏览的专访被访者:张玫大连千品国韵文化传媒董事长大连千品渔港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戏剧家协会理事辽宁省票友协会会长大连市政协委员大连市戏剧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大连市爱莲女性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大连市信用协会副会长大连旅顺口区工商联副主席大连旅顺口区女企业家协会主席大连旅顺口区餐饮协会会长

张玫:无可救药的分享者          文/ 张燕 李月 她不是一个最有钱、最成功的老板,虽然拥有一个被誉为“旅顺富丽华”的高端餐饮公司千品渔港;她不是一个虔诚的教徒,虽然儒释道基督天主她无一陌生;她不是一个耀眼的影视明星,虽然她身为一个城市戏剧家协会的领袖,获得过国际国内戏剧大奖。她是一个感性、柔软、聪慧而美丽的女人,她见不得任何人在她面前流泪,她的一双略有些近视的大眼睛因此充满了淡淡的忧郁。母亲称她:“身边有一个人不开心,她就快乐不起来”,从小就是。她以企业家有限的能力,宗教家无限的悲悯,艺术家相对的影响力,为她的城市,为她钟爱的京剧艺术,为她目光所及的几乎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掏钱、掏心、掏肺,慷慨给出自己的力所能及。二十多年,两千多万的捐赠,让她成为一个“不可救药的分享者”。她的“不可救药”,不仅是物质金钱的分享。本、硕一路读下来,她仍像一个小学生,手边永远带一个小本子,随时随地记录下看到、听到的每一份精彩。经年累月,一朵朵思维的浪花汇聚成无价的张玫《论语》,文字清丽、凝练,旁征博引又直指心灵。她愿意把每一滴的精神甘露通过讲课、微信、聚会等所有渠道撒布給众人。一个备受争议的哲人奥修,说了一句毫无争议的话,“分享是出自于富足。” “你分享得越多,你就拥有越多,不论那是什么。” 张玫的内心是富足的。她“用大爱,做小事”,拥有的是一个我们未必能完全洞悉的丰盈世界。                 爱,与基因有关?    人皆有恻隐。但是以色列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人有多少爱心,其实得看基因,AVPR1基因上一个代号「RS3」的启动因子,长度因人而异;长度越短者越小气,越长者越倾向慷慨大方。如果,是这样,那张玫的「RS3」因子一定特别长。    我们不是血统论者。那深入到基因的传递我们也无法考证,但从后天的角度,我们依然能追溯到张玫血液中这份善良的传承。就像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善,也是因为他有乐善好施的家族传统,他的妈妈玛丽-盖茨,是美国联合慈善总会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领导人,广受赞誉的慈善大使。巧合的是,张玫也有一个同样平凡而又了不起的妈妈。曾经,在一个晚会上,张玫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个自己生命中最重要、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的赞美。“当年我们家插队到农村,为了给青年点附近的农村小孩子搞好个人卫生,妈妈把他们领到家里,帮他们抓虱子、洗头发。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里,妈妈拆了自己的红毛衣把毛线分给小姑娘们当头绳,扎小辫子。还有一次,妈妈把修电路的师傅留下在家吃饭,师傅说他的妻子生病需要回去照顾,妈妈赶紧把为爸爸生日准备的一条大鱼让电工师傅带回家,让他给妻子补补身体……”妈妈微善大爱的小故事,听得台下的观众热泪盈眶,而这份爱心的濡染更让张玫储备了满满的慈善情怀。    母亲,在张玫的生命里成为一个符号,她常说一个好的母亲会影响三代人。感念母亲这一群体的特殊价值,张玫说在她“优雅主妇”、“杰出母亲”、“劳动模范”、“慈善人物”、“优秀企业家”等几十项荣誉中,最看重的是做母亲的责任。“我建的第一支基金就是母亲基金,专门帮助那些贫困的母亲。我觉得母亲最不应该受穷。让她们或多或少受些教育,才能改变家庭,进而改变社会,改变整个民族。我希望以我母亲为标杆和榜样,让更多的母亲拥有更多的爱的能力。”“心中有爱,身边有佛”,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会有同路影随。张玫一生还遇到了数不清的心有大爱的良师益友:“我的母亲和我生命中所遇的许多德高望重的人,他们深深的影响了我,塑造了今天的我。”        分享,跟金钱无关?张玫对自己有个入木三分的定义——“无可救药的分享者”。“我无时无刻不在分享,一堂好课、一本好书、一件好衣服……”分享,往往离不开金钱,但张玫的分享为母亲、为孩子、为朋友、为他人,却不让别人分担一分钱。爱分享的她有数不清的的故事,其中不乏让犹太人报以激动掌声的经典桥段。“我的小孙子刚出生三个月,我接触了早期教育课,很受益。于是我先办了卡,然后翻开手机,把里面生了孩子的、要生孩子的、当了爷爷奶奶的,一共几十个人都邀请来免费听课。后来早教中心决定单独给我们千品的几十位母亲和准母亲们上一课,我又联系了更多的母亲……”于是,又有三百多位互相认识、不认识的母亲们济济一堂,免费接受了一次孩子早期教育的“启蒙”。张玫的目的很简单:“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受教育就比不受强。”没有人知道她为此连购卡带赞助付出了十几万元。从1992年开始,张玫已经资助了贫困儿童、大中小学生上百名,花费近千万元。张玫常说,“一位政治家说过,学校的门开的越大,监狱的门就越小。我觉得每个孩子都应该接受教育。”每年春节,她的家里上百个孩子会络绎不绝的来看望他们的“妈妈”,那是张玫最难忘的时刻,她给他们预备了最好吃的巧克力,还要在千品请他们吃饭,筋疲力尽,但开心无比。作为旅顺的企业家,她特别喜欢著名作家素素的《旅顺口往事》一书,一口气就买上几百本,分送给旅顺熟悉的朋友和孩子们。她的“分享欲”,早在儿时就已“不可救药”。随父母到庄河下乡,母亲给她新买的本子经常撕得只剩下一张纸。因为很多小朋友没钱买纸笔,张玫上课时就给每个小朋友撕一张纸。母亲也很欣慰她的善良,于是帮她一起把铅笔从中间剖开,取出铅笔芯,然后分成N段,再用榆树皮一段一段包上,用线缠好,这样班里的小朋友都有了铅笔……在盘锦的一个青年点,她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晚上就在一个窗户没玻璃、房顶露天的破屋子里,给没钱上学的孩子们上课。那年她只有10岁。这个没有教师资格证却备受追捧的“赤脚小先生”一做就是6年,直到她从盘锦回到沈阳。在那个物质极度贫瘠的年代,能够分享的东西如此有限,以至于那盒朱古力豆的故事让她刻骨铭心:“有亲戚给了一盒没见过的朱古力豆,家里每人都尝了一个之后,我把其余的小心翼翼的藏起来,我要让那些农村的小伙伴们也尝一尝。”可以想象,对于连糖都吃不到的农村孩子来说这是一份什么样的惊喜,以至于很久之后,还有小朋友找她想用各种“小宝贝”再换一颗朱古力豆......这种渴望的眼神和现实中的贫瘠无形中给她极大的压力,以至于在后来的二十多年里,同一个梦境无数次出现在她的梦里,“我经常扛着一个麻袋往盘锦那个青年点去,里面装着满满的糖果,但总不够分,我就回去再背。”说到这段往事,她的眼里仍然噙满了泪花,她说一定是当初太穷了,这种无能为力的遗憾在她心底久久徘徊,挥之不去。张玫的母亲这样说张玫,“只要在她能看到的地方还有一个人在哭泣,她就快乐不起来。”张玫这样说自己,“这个世界上无尽远的人和事都与我有关。所以从小就习惯在自己的视野里去寻找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一切,与挣钱多少无关。因为,在她刚刚参加工作,月薪只有25元的时候,她在报上看到山东农村一个贫困孩子上不起学需要资助,她就每月汇去5元钱,一直坚持两年。没有接到一个回复也寄——她“相信‘相信’的力量”。舍,是为了得?时下评价一位企业家,常常用到“舍得”二字。“有舍有得”,无可指责。几十年做慈善,两千多万元捐款。除了一摞又一摞慈善捐赠的证书、奖状,张玫还得到了什么?是的,张玫得到了很多。她经常收到一些礼物和感谢信,甚至经常碰到一个人会特激动地握着她的手说:“谢谢你的帮助”,可她都经常想不起为什么。“记不住。为什么要记住呢?”“舍得”这个同意复合词,在她这里变成了“偏义复合词”——她只负责“舍”,甚至自己的企业遇到了麻烦,她还在那不停歇地“舍”。2010年,张玫的公司千品企业承诺:每年向慈善机构捐款52万元,5年累计达260万元。这些钱专用于贫困孩子基金、贫困母亲基金、关心青少年基金、文化基金、大学生基金。2013年,以高端餐饮为主的千品营业收入大幅下滑,亏损500多万元。身为董事长的张玫力排众议,仍然从银行贷款完成了52万元的慈善捐款的承诺。“我说了我要捐,我就要做到。”这笔背负着利息的捐款,已成为一段佳话,张玫被大连市信用协会树立为企业家诚信的典范。张玫做慈善往往是随时随地、“即刻绽放型”的。看见报上说贵州有个妈妈收养了五六个孩子,丈夫离异,只能捡菜叶为生。张玫隔一段时间就寄500块钱过去。看见微信圈里有人发消息说旅顺龙王塘有个家庭好几个残疾人,全家就靠卖苹果的收入生活,张玫立刻给发布的人留电话,告诉他们等苹果熟了联系她,她全要。看见一位在羊汤馆只买一碗羊汤给女儿喝的下岗工人,她立即多买一碗送给这位父亲。看见一个半夜仍在饭店门口拾荒的人,她都要嘘寒问暖,解囊相助.......“看见别人有困难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帮忙”;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强大到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一个人软弱到帮助不了别人。”张玫就是这样一个专门能“看见”别人需求并慷慨解囊的“怪人”。在她跟随她多年的副总张美菊看来, “不用说她对我们员工和朋友有多好,就是这些不相干的人,在她心里都太重要了。有点钱就赶紧想谁需要它,经常瞬间就没了。”副总不得不经常替她“把关”,甚至不敢告诉她账上还有多少钱, “她一张存单也没有。为别人钱花的无数,对自己却经常很小气。捐了几千万,却经常在网上淘宝。从国外回来,给亲朋好友带了几万元的礼物,却忘记了给自己买一盒常用的面霜……”面对好友们担心她没有自己的积蓄,她却很洒脱,“我只活在今天。吃住穿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开不开心。”张玫说:“一个人如果‘舍’就是为了‘得’,那么我宁愿不舍。我从来没给自己道德摊派的任务。这只是我的习惯,从小的习惯。如果非自私的说得到了什么,我想我得到了快乐,快乐自己,愉悦别人。”             票友,不为艺术?    百度里,搜索到的“张玫”几乎都与京剧相关。京剧票友领袖、第一个登上《中国京剧》杂志封面的票友、大连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旅顺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出生于京剧世家,师承张君秋弟子的张玫,2004年5月在韩国举办的马山国际戏剧界上表演的京剧《状元媒》获银奖。2005年12月在人民大会堂被文化部中华文化传统促进会授予“振兴京剧功勋”奖。在大连乃至全国的京剧票友中,张玫是一位备受尊重的人物,她出资人民币600多万元人民币,用于组织票友活动和扶植新人,被人们誉为“中国京剧票友领袖”。她不在场,大江南北的200多个票友在礼堂里通过手机大声喊着她的名字给她拜年,她出席票友活动,现场数百人全体起立为她的到来鼓掌欢呼……为了不使中国的京剧成为历史的绝唱,张玫想方设法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和喜欢京剧。“传播就是最好的传承。京剧现在的确不被大众追捧,但是往前走就不会被抛弃。”张玫的身体力行和巨额捐赠,不仅仅是出于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京剧通过优美的唱段和手眼身法步,讲述的是真善美。通过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可以让更多人去了解历史,惩恶扬善。”2006年5月,张玫出资60多万元人民币,组织了首届中国大连“千品之春国际京剧票友节”。 名家大师于魁智、李胜素、杨赤等,与海内外的200多位京剧票友齐聚大连,这次盛大的节日在中国京剧界多年都难得一见。“我经常把自己说成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擦亮火柴的那一瞬间,照亮自己温暖别人,但热量不大,但是尽力了。”而今,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举起的是一把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京剧国粹的火炬。    (原载于《社会组织》杂志)

采访后记文/张燕 新媒体风行的今天,依然的前序后跋,是因为张玫的不可思议,因为张玫故事太多,言犹未尽。张玫的办公室有一副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赠送的题字:“穷不独善其身,达更兼济天下”。她让我们想到了获诺贝尔奖的特蕾莎修女,她穷尽一生,“用伟大的爱,做些小事”;她让我们想到了印度领袖圣雄甘地,当火车开的瞬间,他的一只鞋子被挤掉在门外,车开了,他毫不犹豫地把另一只鞋子从窗子扔出,为的是“如果一个穷人从铁路边路过,可以捡到一双鞋,而不是一只。”她也让我们想到了日本一位著名的癌症治疗专家,他每到冬天都随时带着一个手炉,因为他希望握向饱受病痛折磨之苦的癌症患者的永远是“一双热乎乎的手”.......张玫和这些人虽身处不同时空,但心意相通:替别人着想,大爱无疆——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这样的一颗心,比金子还要宝贵。张玫说,从来没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两样——是的。同样有着七情六欲的张玫,其爱心收获的并不都是快乐;也有不太“高大上”的委屈和痛苦。曾经,她为多年资助的一个孤儿买了一辆摩托车上班骑用。没想到撞了人。孤儿的亲姑姑在医院手术室门口气呼呼地呵斥张玫:“你不给他买摩托怎会出事?”面对这种无赖的指责,张玫立即反问,“是不是有人用刀杀了人,还要把卖刀的抓起来?”这样的怒目圆睁回击,让我们觉得眼前的张玫更加有血有肉的真实。然而,张玫仍会让许多人疑惑不解。正如一位著名学者所言:“她的所作所为超出了作家、记者以及所有人能理解和接受的逻辑”。庆幸的是,同样身为企业家的张玫的老公用无比的爱,理解和包容着“任性慈善”、“不可救药”的张玫:“她这样做高兴,为什么不由着她?”“她生来就是带着使命的。我必须顶她。”丈夫戏称:“以前我很富有,认识张玫我变穷了,但我开心。”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爱人的理解和包容更可贵的了。它支撑着张玫在慈善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文章付梓前夕得到两个最新消息:第一,张玫的千品渔港餐饮有限公司,刚刚被评为2015中国重信企业。该奖项今年全国只有44家企业入围。第二,张玫将应哈佛大学邀请前去讲学。张玫充满真善美的分享,正抵达全球顶级学府;张玫的每一寸生命,撒向人间都是爱!…….. 发表于2015年《社会组织》杂志



美德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