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沪剧与上海文化》:茅善玉带您感受沪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cxag 2016-09-15

       

       


茅善玉《沪剧与上海文化》


        9月11日上午,初秋的上海下起了绵绵细雨,东方绿洲的阳光讲堂座无虚席,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主讲的《沪剧与上海文化》专题讲座吸引了全市的200多名普通话测试员亲临现场,倾听最美的“上海声音”。

        茅善玉院长向各位老师介绍了沪剧的历史,畅谈了“沪剧、沪语与海派文化的关系”,阐述了沪剧为何能代表上海的声音?并为现场观众展示了沪语语言、沪剧表演与唱功的魅力。



《沪剧与上海文化》

我心中的文化

沪剧是海派文化的代表

沪剧是上海生活的“活字典”

沪剧代表“上海的声音”

沪剧是“沪语活态博物馆”

沪剧的音乐特点

沪剧的创新和探索


讲座看点


追求舞台人物形象和音乐唱腔的文化内涵是我的艺术追求,也是上海这座城市需要的文化品格。上海是我们的家乡,沪剧是我们的念想,保护沪剧、传承沪剧、传播沪剧是我们的共同使命。

——茅善玉



讲座

精选


文化是衣食住行,是风俗习惯,

是生活方式,是行为规范……

文化是一个人的举手投足,

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

戏剧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派文化的精髓可以用八个字概括: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沪剧从农村来,并迅速城市化,

它的发展轨迹与城市同行,与时代同步。

“求新求变”是沪剧永恒的命题。

沪剧是沪语活态博物馆,

在沪剧剧目中可以体会各个历史时期

具有代表性的上海方言。

沪剧音乐起源于江南小调和田头山歌,

《紫竹调》享誉世界。

沪剧从来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剧种,

流行歌曲、西方歌剧、影视插曲

都能成为沪剧音乐的元素。



您是否想现场聆听最美的“上海声音”?

那就千万不要错过!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戏·聚精典”演出季



传世经典沪剧《雷雨》9月21日19:15   上海大剧院

新编沪剧《邓世昌》9月23日19:15   上海大剧院


目前两场演出仅剩少量余票!

欲购从速!


官方订票方式


订票热线:62943358

上海大剧院官网:www.shgtheatre.com

东方票务官网:www.ticket2010.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