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石缺陷常识

 雅石缘联通 2016-09-15

  石乃天地之骨。石头,衬托了人们对故土与山林的依恋,对自然与人生的体会;奇美的石头之所以被人喜爱,说到底是一种被自然美的征服。



  正因为石是天地之骨,山峰之子,因而她代表了一种壮美的人生与高贵的气节。爱石者,多数都心存古意,情寄自然,极有获得大漠精气和高山之魂的感觉。


  人生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芸芸众生本就如同裹挾在湍急流水中的棱角皆具的原石,与拼搏道路上的前辈,与未来旅程中的旅伴,与人生征途里的战友,碰撞着,敲打着;压迫着,推挤着。褪去泥泞斑驳的外壳,留存圆润闪光的核心。人们正是这样逐步走向生存发展的巔峰,追求可望而不可及的完美。 法国思想家盧梭说过“世界上沒有太多的完美,只有当你不苛求完美的時候,你才能找到更多的完美。”这句话有些拗口,倘若用北宋大诗人苏东坡的诗来概括,则应该是这几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也就是说,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和事。


  奇石缺陷之美,既是大自然的产物,又是人的感情产物。沒有奇石缺陷之美的存在,人在感情和思维中就不可能产生审美概念;沒有人的思维感情存在,奇石之美也就无从认识,欣赏“天然艺术”也不泛这种模式。人们之所以需要欣赏艺术,並不是追求对现实物的简单模拟。艺术的真实来源在于生活的真实,但前者並不等于后者,这中间就有一个艺术家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的问题。著名艺术家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使用自己的眼睛看別人见过的东西,在別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这种经验之谈,一方面说明美存在客观事物之中,一方面強调了美的事物或事物的美需要艺术家用“慧眼”发现,用双手创造。







  奇石缺陷之美,是大自然赋予的,称为一度创造;人将自然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称为二度创造。这两种形式所形成的美,不论着色带彩、象形成图、巧成化石,都是客观存在的。人对奇石的认识就是通过人的心里感悟和对奇石主体进行反复比较而认识和创造的。因此說,奇石之美,又是人们审美能力的一种客观反映。所谓“审美”,就是对主体物进行比较透徹的认识、使人的美感不断深化、浓烈、达到物我相融。





  奇石缺陷之美,从第一眼看去的是自然美.那是从天然原石中透出的,符合人类审美要求的分散的,野性的美.这种美包括在奇石的硬度,细密,光泽,颜色,图紋等物理特性中透出的质感要素,它有别于一切非自然的石质观赏物,如各种宝石,工艺品赏石。这种美不是一目了然的瞬间,而是一个逐步释放的过程. 其次是奇石的石性之美,清代画家石涛曾說过:'山川脫胎与予也,予脫胎与山川也,山川与予相遇而跡化也。'道出了一种人性与天性交融以及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境界。 奇石是大自然散落的美,“石奇含天地,趣雅意攜永”。奇石之美,美在自然,美在石性,美在神奇,美在意蕴——美在爱石者的心中。



  人生就像那个环,总是想追求完美,以为完美了自身才是正确的。殊不知,有缺陷的人生才是世界的常态。其实有棱有角的原石亦是一件艺术珍品,圆润光滑並不代表完美——譬如整齐排列在农贸市场中,标有“待售”的集装箱中,彼此毫无差异的鸡蛋,身价永远比不上那被热衷与艺术的人们从远僻的山林中寻得的,赋予“奇石”名号的原石。那些原石有如贴近大地心臟的树木一般,恣意伸展着桠杈,丝毫沒有被修建得齐整如一的行道树的遵規蹈距。人们知道,在美的物件物中,不存在绝对的美和永恆的美,也不存在物件物的完美性。它如同本人的藏石“ 与狼共舞 ”、“含苞待放”、“贵妃赏梅”一样,总会有美中不足和一定缺陷的。但是,缺陷有時又是主体美所必需的,这就是形成了一种缺陷美。




  所谓缺陷,《辞海》中是指“欠缺,不夠完善”。《宋史、李沆传》中写道“但念內典,以如世界为缺陷,安得园滿如意、自求称足”。实践表明:在人们的审美意识中,如果把缺陷作为客体來看待,便使缺陷增加了美的生机。有幅著名的中国画,表现水中之牛。画家用笔简洁地抹出牛头、脊樑和两只眼睛、其他部分沒有塗染,留有空白,看似缺陷,实际上,正是这种缺陷,让人雾中看花,更有一种朦胧之美和缺陷之美。在人们寻石和赏石过程中,经常会碰见不少“缺陷”之石,不论是象形的,还是图紋的,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要不石质細膩,略有裂紋;要不紋理丰富,动感不足;要不色彩美丽,反差不大;要不构图合理,位置偏离;弃之可惜,玩之遺憾,总是美中不足。

  既然万事万物都有缺陷,我們为什么不换個角度,宽容地看待缺陷,去发现並欣赏缺陷中的美呢?《米洛斯的維納斯》,也就是我们家喻户晓的《断臂的维纳斯》,从被挖掘出土的那一刻起,就以它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所有的人。近两百年來,它一直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雕像。不论从哪個角度看,这尊雕像都有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美,倾倒了一批又一批的參观者。然而,最让人欲说还休的,却是雕像那殘缺的双臂。为了使雕像復原,人们想出了很多设计方案,但不论是哪一种方案,都在原作面前黯然失色。





  是的,作为一尊雕像,断臂的維納斯是不完整的;但作为一件艺术品,它又是无与伦比的。很难想像,缺陷非但沒有扼杀美,反倒将美发挥到了极致。



  俗话说,不如意事常八九。现实生活中,缺陷像影子一样,无時无处不在伴随着我们。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能坦然面对,欣然接受这样的人生呢?我们可以有追求完美的梦想,但我们更需要有接纳缺陷的心胸和气度。

  学会接受缺陷,发现缺陷中的美,这才是智慧的人生。否则,总有一天,我们会发出“就是晚了一点”的感唉。它们的美在於不加以雕琢掩饰的天然缺陷之美,人生也正因种种缺憾,才充滿了无限的可能性。奇石之美,美在自然,美在石性,美在神奇,美在意蕴——美在爱石者的心中。


中国赏石

  《中国赏石》丛书,绿色赏石家园,风雅文化高地,走向大美境界。 美学追求,深层阅读,纯正高雅,精锐厚重,全年六本,高端出版。宝玉石观赏石尽在其中,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