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点7 气候

 犁地龙 2016-09-15
一、专题分析

气候命题的着眼点

(1)从气候的要素入手,考查气温、降水。命题形式:通过等值线、分层设色地图、统计图等考查分布特点、影响因素、特征差异。

(2)区位分析中突出气候对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的影响,如农业区位分析中,要求描述气候细化到气温、温差,光照如何、降水多少及变化等。

(3)气候影响分析:气候对地形、河流、土壤、植被的影响。例如,气候影响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从而影响水能开发、流域整治、可持续发展战略。

(4)气候影响下的天气特征描述与分析,如描述阿拉伯半岛的天气特征,我们能够在了解热带沙漠气候特征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 ?

(5)以气象灾害为背景对灾害原因探讨分析。如:北方旱灾等。

二、纠错笔记

1.核心概念理解

下垫面??是指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它包括地形、地质、土壤和植被等,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1)海陆差异的影响:①因热力性质不同,陆地比海洋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要大 ②海陆位置不同的地区水热状况存在差异;(2)洋流的影响:暖流对大气底部有加热作用,易形成降水;寒流有冷却作用,降水偏少,但易形成雾;(3)地形的影响:海拔高的地区比海拔低的地区温度低;坡向对降水也有很大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4)不同性质的地面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的比例不同,从而影响局部地区的小气候。

气候特征 ?主要是指对于不同气候类型的温度(高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气温年较差大小)和降水(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点的描述。气候是大气物理性质长期的综合表现,而气温和降水是其最基本的两个要素。

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 ?大陆性气候是内陆地区的气候特征,远离海洋,所以降水较少,降水量受季节影响大,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相对较大;海洋性气候是靠近海洋地区的气候特征,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受季节影响小,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也较小。

季风与冬夏季风??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中国地理部分,影响我国降水的季风应该指的是夏季风,我们通常所说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是按夏季风影响的区域范围划分的。我国西北地区受冬季风影响,不受夏季风影响;拉萨市受夏季风影响,但不受冬季风影响。

2.思维误区分析

【问题1】在气候的综合判读时,如何区分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

如下图所示:甲为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乙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误区: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大于15℃,降水都集中在夏季,故二者差别不大。

矫正:主要是在降水上的差异,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偏小,降水具有渐变性;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降水具有突发性。

拓展:二者在分布、成因、典型植被、盛行风也存在差异。

【问题2】具体描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

误区:终年温和多雨。

矫正: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全年降水多,相对均匀(以冬雨为主)。

拓展:日本的季风具有海洋性的特点。如北海道的是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冬暖夏凉,温差小;全年降水多且均匀。

【问题3】读某区域示意图,图中C河长度及流域面积远小于黄河,但多年平均径流量却大于黄河,试简要分析其成因。




误区:直接分析C河流域降水量大的原因。

矫正:C河(闽江)流域位于湿润气候区,降水充沛,河流补给充足;黄河流域位于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气候区,降水少,河流的水源补给较少。

拓展:分析C河流域降水丰富的原因: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海洋水汽能够到达(海陆位置);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时间长,雨季长(大气环流);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降水多(特殊因素);位于武夷山东南侧,东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夏季午后多对流雨。

三、知识整合

1.影响气候的因素

(1)太阳辐射 ?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不同纬度上分布不均匀,使地球上的热量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少,这是造成气候差异最基本的因素;(2)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热量和水汽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主要通过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起作用;(3)地面状况 ?对流层大气中的热量和水汽主要来自地面,地面性质不同,直接影响到大气中的水热状况。(4)人类活动 ?人类通过改变地面状况,进而影响和改造局部地区的气候,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使大气污染加重,导致气候变化。下图是气候的成因与分布:




2.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河流域、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和亚洲的印度尼西亚;(2)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终年炎热干躁,主要分布在撒哈拉地区、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3)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如西欧。

3.热带草原气候与地中海气候的形成??

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都是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区处于南北纬10°至回归线之间,以北半球为例,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该地区,高温多雨;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东北信风带(低纬信风带)控制该地区,高温少雨。地中海气候区处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以北半球为例,冬季受中纬西风控制,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4.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的特征、成因和分布




5.我国夏季风进退与雨带位置

在我国东部地区,各地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夏季风的进退所决定的。5月,雨带位于华南地区;6月份,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7、8月,锋面雨带推进到华北、东北地区(长江流域为伏旱);9月,锋面雨带撤回到长江以南;10月,雨带撤离陆地,雨季结束。夏季风强的年份,会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弱的年份,会出现南涝北旱。

6.气候的影响分析

(1)对河流:气候影响河流水源补给类型、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影响河流类型和湖水盐度。(2)对地形、地质、地貌:两极或高山地区由于气温低,被冰雪覆盖,多永久性冻土;山岳冰川的存在,会形成冰川侵蚀、沉积地貌。降水多且集中,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如黄土高原;降水多的石灰岩分布区易形成喀斯特地貌;降水极少地区易形成荒漠景观。(3)对植被:有什么样的气候,就有什么样的植被与之相适应。气候影响植被的长势,如赤道地区,热量和水分丰沛,形成了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气候区,水分过于不足,形成了荒漠景观。(4)对土壤:气候通过影响土壤中的有机质或腐殖质而间接影响土壤肥力。气候影响生物的分布,而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5)对资源:气候间接影响矿产资源的形成,如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地质历史时代植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气候本身就是一种资源。(6)对农业:热量与降水结合较好地区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品质提升;另外,在作物不同的生长阶段,气候的影响也有差异,比如棉花前期生长需要较多的热量和水分,而后期生长则需较多的光照,晴天多有利。(7)对工业:一些高新技术产业要求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受气候影响较大;盛行风的风向与降水可能会影响到污染物的扩散,从而减轻工业的环境影响。(8)对交通:过热、过冷、过湿、过干都不利于交通线建设施工。(9)对人口和城市:世界上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的沿海地区。

7.气候类型的特殊分布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等因素奠定了全球气候类型分布的基本格局,各种气候类型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由于受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又变得异常复杂,有些分布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1)纬度分布特殊

①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如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及其以东岛屿如西印度群岛;南美洲巴西高原东侧沿岸狭长地带;太平洋夏威夷群岛;澳大利亚东北部沿岸;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成因类似:位于南北纬15°~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受信风影响大;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且附近有暖流流过;加上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②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非洲,赤道穿过东非高原,本地区理应为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气温降低,对流活动减弱,降水减少,缺乏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2)海陆位置特殊

①沿海地区的热带沙漠气候??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西侧阿塔卡马沙漠、澳大利亚西侧维多利亚大沙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西侧纳米布沙漠。南北半球低纬度西侧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受离岸风、沿岸寒流等因素的影响,沿海地区降水较少。②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东、西距海洋近,并处于西风带内,却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原因是该地处于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东侧的背风地带,西部暖湿的西风气流不能深入,降水稀少。③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如南美南端火地岛、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南北二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它们均位于温带地区,又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常年有暖湿气流从海洋上吹来,所以形成了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气候。

(3)分布范围特殊

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有着大面积的分布,但在其他各洲分布面积很少甚至没有,这是因为欧洲西部平原广阔,山脉是东西走向,有利于西风气流影响大面积的地区,所以欧洲西部有着大面积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南北美洲由于高山紧逼西部沿海,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因而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狭小。大洋洲由于位于南北纬40°~60°之间的陆地面积小,因而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也小。

(4)延伸方向特殊

①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各种气候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分布。这些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这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各气候带不能向东深入,而仅局限与沿海一带。②一般情况下,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但在欧洲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而突破了北纬60°,一直延伸至北极圈附近。③亚欧大陆北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分布纬度位置偏低,主要是洋流因素: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东岸受千岛寒流的影响。

(5)气候类型的缺失??非洲和南极洲缺少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在南半球缺失,北冰洋沿岸缺少冰原气候分布。主要原因是在这些气候的分布区,缺少相应的陆地分布。

四、方法点拨

1.描述法

描述气候特征的一般模式是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描述气温要指出冬夏气温、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在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时,通常要表述温差大小、光照强弱。在地理测试中,如果题目给定气候统计资料,描述或比较气候特征时,要注意使用定量描述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

2.“三步走”综合判读

通过文字材料、表格数据、变化曲线、各类统计图等提供气候的特征,判读气候需要遵循“三步判读法”,即以“月”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下面是常见九种气候类型的三步判读,范围在逐渐缩小。




3.比较法

同样是气候干旱,但不同地区干旱的成因不同。如西亚、北非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是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低纬信风带交替控制,影响因素是大气环流;中亚地区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是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南美巴塔哥尼亚荒漠气候干旱的原因是地处中纬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影响因素是地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