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真的骑了青牛吗?这事其实不好说

 伟天英 2016-09-15
 

[导读]因老子出关而名声大噪的青牛,渐渐有了符号化的趋势。有人说青色象征木德,属于东方,老子从东方而西去化胡,故为青;牛秉性温柔和顺,颇有道家的德行,故为牛。

文/种方

在《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遇到过大大小小无数妖怪,其中最厉害的,要数金睛山金睛洞的独角兕大王,这一位妖怪,东方西方的神仙都打不过它,孙悟空也拿它毫无办法。

老君的坐骑,无敌的兕大王

这位兕大王端得厉害,师傅和师弟们被掳走之后,孙悟空跑来跑去,搬来各路救兵,包括托塔天王和哪吒父子、火德星君、水德星君和黄河水伯,甚至还有西方的十八罗汉。然而兕大王有一个特别厉害的武器金刚琢,兕大王正是靠着它收走了孙悟空的金箍棒加猴毛猴兵;收了哪吒的砍妖剑、斩妖刀、缚妖索、降魔杵、绣球和火轮儿六种兵器;收了火德星君的火龙火马火鸦火鼠火枪火刀火弓火箭;收了半河黄河水;收了雷神的锤;收了天王的塔;收了十八尊罗汉的金丹砂。

不仅如此,似乎连如来佛祖,都因为它有些束手束脚的。当孙悟空最后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大雷音寺,求如来帮助的时候,如来这样回答他:“那怪物我虽知之,但不可与你说。你这猴儿口敞,一传道是我说他,他就不与你斗,定要嚷上灵山,反遗祸于我也。”连这妖怪的真身都不敢透露,怕妖怪反过来找他麻烦,只能偷偷事后派人传话,让孙悟空去三十三天之外离恨天兜率宫,找太上老君解决问题。

原来这位兕大王不是别人,正是太上老君座下鼎鼎大名的青牛。其实这事在《西游记》本段故事的一开始就有所铺垫,要知道兕大王所在的地方,名叫金睛山金睛洞,暗示着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而火眼金睛不正是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烧出来的吗?总之,当年正是它驮着太上老君出了函谷关,功劳实在不小。其实要是较真起来,兕和青牛本来并不是同一个物种,《山海经﹒海内南经》有这样的记载:“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兕只是长得像牛而已,而且只有一只角。然而身为太上老君的坐骑,普通的青牛未免不够霸气,因此它被《西游记》破格升级成了神兽。

老子真的骑了青牛吗

因老子出关而名声大噪的青牛,渐渐有了符号化的趋势。有人说青色象征木德,属于东方,老子从东方而西去化胡,故为青;牛秉性温柔和顺,颇有道家的德行,故为牛……先等一下,老子真的骑了青牛吗?这事其实不好说。

最初记载过老子的的信史《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只说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可没有说他走的时候骑的是什么。首先提到了青牛的,是《列仙传》,书中说道“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这里的大秦并不是秦国,而是古代中国人对罗马帝国的称呼)。”

究竟是谁,让满天神佛拿他没辙?

老子骑青牛出关(资料图:来源网络)

《列仙传》这部书,《汉书·艺文志》不载,而后来的葛洪《神仙传序》、《抱朴子·论仙篇》、《隋书·经籍志》等记载这部书为西汉刘向所作。这种说法实际上非常站不住脚,因为《汉书》的作者班固比刘向晚一百余年,而且《汉书·艺文志》基本上沿袭了刘向之子刘歆的《七略》,《七略》本身也源自刘向的《别录》,在这种传承关系之下,如果《列仙传》真的是刘向的著作,怎么可能不被收录?因此人们基本上都不相信这是刘向的作品。虽然如此,但这部书成书仍然早在东汉或魏晋间,而且讲了很多经典的神仙故事,不可偏废。

当年贵族都骑牛

至于为什么到了《列仙传》的时候老子开始骑青牛了,这大概和当时的社会风尚有关。由于马的奔跑速度最快,中国开始发展步兵之后,又成了重要的战争物资,所以大多数的马都供公家使用,私人所有的马匹数量很少,价格也很贵,大多数贵族出门,都以骑牛为主。所以当时贵族豪奢们互相攀比的对象不是千里马,而是“千里牛”。例如《世说新语》记载了一个故事:西晋的时候,石崇家的牛外形、力气都赶不上王恺家的牛,可是他和王恺出外游览回来时,两人比赛谁先进入洛阳城,石崇晚一步出发,牛走了几十步后就快得象飞鸟一样,王恺的牛怎么也追不上。王恺不服,暗中贿赂石崇府的驭手,寻求原因。驭手说:“牛本来跑得不慢,由于驭手跟不上,反而妨碍了它的速度。因此紧急时就任车侧过一边,那么牛就会自己跑得飞快。”王恺按他所说的去做,下一次就争到了头名。石崇气愤之下,干脆把泄密的人杀了解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