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有一个穷人,靠四处流浪乞讨为生。有一天,他在一条山路上迷路了,又见天色已晚,只好无奈地坐在一颗大树下,想等到天亮再走。突然,一阵风起,从树林里闪出来一群人,为首的高大威武,身后跟着的随从也是个个强壮凶悍。乞丐虽然没啥财物,但看到这些人一副来者不善的样子,怕这些人要了他的命,就赶紧下跪磕头喊饶命。 那个带头大哥模样的人瞥了一眼乞丐,说:“你还不是该死之人,我们不仅不会要你的命,等一会,反而会送你一些东西。” 乞丐诚惶诚恐,心想咋会有这些好事?心中有疑问,却也不敢问。 乞丐以为这伙人是山匪强盗,没想到接下来的事,会让他吓得魂飞魄散。只听带头大哥突然对着山林一声长啸,呼哧呼哧就从山林里跑出一群老虎。乞丐吓得尿都快夹不住了,幸好那些老虎并没有向他扑来,而是一个个老老实实地站在带头大哥面前。那个带头大哥对老虎叽叽咕咕不知道对老虎说了一些什么话,那些老虎竟然点头躬身退下了,只有一只老虎留下了,隐蔽在路旁的树林中。 带头大哥对目瞪口呆的乞丐说:“一会有恶人路过,老虎会把人吃了,剩下的衣物和钱财就送给你了。” 这个清朝的乞丐一听老虎要吃人,哪里还敢要死人财物,他想偷偷溜了,又怕惹恼这伙人,更怕一个人乱窜,会被刚刚那群老虎吃了。只好战战兢兢地呆在哪,心里不停地念阿弥陀佛,菩萨保佑。 不一会,山路上出现了一个挑担的男人,藏在树林里的那只老虎一声大吼,就扑了过去。眼看老虎张开了血盆大口,就要咬断挑担男子的脖子,却又呜嗷一声,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转身退入树林里,重新藏起来。那个挑担的男子,死里逃生,吓得屁滚尿流地逃命去了。 又过了一会儿,山路上走来一个女人。乞丐心想,老虎连那个面目狰狞的挑担男子都没有吃,肯定也不会伤害这个女人。可没想到,待到女人走近,老虎一跃而起,扑倒那女人,就下口撕咬起来。 等老虎吃完女人,那个带头大哥上前从已经被撕烂的女人衣服里摸出一些银两,交给已经吓得脚趴手软的乞丐。对他说:“看到没有,老虎不吃好人,只吃禽兽不如的坏人和恶人。” 乞丐接过金钱,又是磕头道谢,忍不住又麻着胆子问:“老虎靠什么辨别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呢?” 带头大哥说:“刚才那个挑担的男人,虽然也蛮横无理,争强好胜,但他还能赡养他的寡嫂和孤侄,使他们母子不受饥寒。就是因此一念之善,灵光虽小如油灯之光,虎见到了这点灵光,也不得不回避,不能吃了他。而刚刚被吃掉的那个女人,虽然长得漂亮,却干出了抛夫弃子与人私嫁的勾当。更可恶的是,到了后夫家,还使尽手段虐待后夫前妻之子,折磨得无辜的孩子体无完肤。现在又水性杨花背叛后夫,盗窃了后夫财物想与人私奔,可以说是恶毒到头上生疮脚下流脓,人性丧失殆尽,灵光也就荡然无存,这样的禽兽,当然会被老虎吃掉。” 乞丐似懂非懂,半信半疑:“我穷得都讨口了,也没做过善事救过人,你咋会还给我银两呢?” 乞丐没敢问,老虎咋会放过他。 带头大哥说:“你虽然是个乞丐,却能将乞讨到的食物先给你继母吃。孝顺也是善,所以你头上有一尺多高的灵光。老虎不会吃你。作为虎神,我的职责就是惩恶扬善,所以送你财物。如果你继续勉修善业,多结善果,将来还有后福。记着,人在做,天在看。” 带头大哥说完,一阵风起,那个带头大哥和他的随从一闪就没了踪影。 这个故事,据说是清朝文学大师纪晓岚母亲张老太所请的烧火做饭的一个厨娘讲的。虽然有点玄幻,但是清朝的人向来崇尚“仁义礼智信”,信封诚实无欺积德行善的人,才会得到福报。 浩瀚宇宙,常有灵异的事发生。谁是好人,谁是丧尽天良的坏人,常人往往分辨不出,但在另外空间的生命,却能凭借人头上有没有灵光来辨别善恶。这个从清朝流传下来的传说,联想到前不久发生在北京野生动物园的老虎咬人事件,除了唏嘘感叹,似乎我们还该若有所思,毕竟太作了,终会害己害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