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号飞船
年前,再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按照规划,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载人空间站会在2020年前后建成。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曾透露,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中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它的规模不会超过国际空间站。基本型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总重量在100吨以下。其中的核心舱需长期有人驻守,能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接。具备了20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有资格发射核心舱 为此,中国在海南文昌新建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1]
杨利伟在当天开幕的第27届太空探索者协会年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启动实施3年多以来,中国空间站工程的飞行产品研制、地面设施建设和大型综合试验全面展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货运飞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神舟十一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遥十一火箭等主要飞行产品进入研制关键阶段,航天员和有关地面设施进入飞行任务准备阶段; 空间站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会全面转入产品研制试验,海南发射场建设基本完工,已经具备发射条件。[2] 2016年中国会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也会进行首飞,这一年中国的宇航发射次数会首次突破20次。[3] 2016年中至2017年上半年间,中国将组织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飞行期间,将验证货物运输和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建造与运营的关键技术,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和应用试验。载人航天工程新研制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和货运飞船,新建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计划组织实施4次发射飞行任务。[4] 2016年第四季度,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搭乘2名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对接,进行宇航员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2013年的在轨实验时间是15天)。在此之前,还将在文昌发射场进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试验,通过考核后将于2017年上半年,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开展推进剂补加等相关试验。 神舟一号飞船 1999年11月20日上午5:30分,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神舟一号环绕了地球14圈并完成了各项实验,在11月21日上午3:41分重返地球并着陆了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这次飞行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载人航天科技的一大进程。 神舟二号飞船 神舟二号飞船于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轨运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神舟”二号是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并首次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 神舟三号飞船 神舟三号飞船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发射,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6次飞行。自1996年10月以来,中国运载火箭发射已经连续24次获得成功。 神舟四号飞船 神舟四号飞船于2002年12月30日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1月5日返回,耗时6天零18小时。 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行时完全一致,解决了前三次无人飞行试验中发现的有害气体超标等问题,运载火箭和飞船完善了航天员逃逸救生功能。 神舟五号飞船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于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把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把人送上太空的国家。飞船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安全返回地面。 神舟六号飞船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 神舟七号飞船 神舟七号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搭载航天员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景海鹏,其中翟志刚,刘伯明于9月27日16时35分进行中国首次太空行走。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神舟八号飞船 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也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进入批量生产的代表。神八已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430毫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于11月3日凌晨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第一次自动交会对接,之后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组合飞行12天,第二次交会对接于11月14日20时成功完成。 第二次交会对接飞行2天之后的16日,神舟八号第二次撤离天宫一号,并于17日19时32分返回地面。 神舟九号飞船 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1秒点火起飞,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女),其中景海鹏曾执行过神舟七号飞船飞行任务,由此成为中国航天两度飞天的第一人,刘洋则是第一位飞天的中国女航天员。6月18日11时左右飞船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6月24日12时42分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完成中国首次手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并于2012年6月29日10点00分安全返回。 神舟十号飞船 神舟十号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秒由CZ-2F Y10火箭点火起飞,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聂海胜、王亚平(女)、张晓光,其中聂海胜曾执行神舟六号飞船飞行任务。如今发射活动已经圆满结束,飞船成功入轨。此次神舟10号飞船会执行15天的应用性航天载人飞行任务。王亚平还在火箭上完成了一次教课,是中国太空上的第二次太空授课。 2016年6月,神舟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定选,正进行任务强化训练,按照计划,天宫二号于2016年三季度发射,四季度将择机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其交会对接,并搭载两名男航天员在轨驻留30天。[6] 参考资料:扩展阅读:词条标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