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云游地球 于 2013-3-3 10:43 编辑 2013年济南市要办泉水节,我整了两年来所拍摄的72名泉的照片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趵突泉公园14处: 趵突泉泉群此处有14处七十二名泉: 1.趵突泉(位于泺源堂前)北魏《水经注》称“泺水”。文载,“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趵突泉”名见于文字的最早记载是宋代熙宁六年(1072年)曾巩撰《齐州二堂记》。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收录,列济南七十二泉之首。该泉泉水出露标高原为26.49米,最大涌水量16.2万立方米/日。今池长30米,宽18米,深2.2米。周有观澜亭、泺源堂、来鹤桥、蓬山旧迹坊及历代名人题咏趵突泉诗文碑刻等名胜古迹。1956年,依泉建园称趵突泉公园。 ![]() 2.金线泉(位于趵突泉东北)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收录。泉水自池底两边涌出,且流势相当,在水面相交,聚成一条水纹,阳光照射,闪闪发光,泉因此而得名,是济南著名的奇泉。今池长2米,宽1米,深1.5米。石砌池岸,周饰雕石栏杆,水势减弱时,金线消失,存一池清水,晶莹碧透,见证着古泉的身世。 ![]() 3.皇华泉(位于柳絮泉西)亦名木鱼泉。泉池呈长方池,长6.3米,宽4.1米,深2米,周围绕以石雕栏杆。水自池底沙际中涌出,澄澈晶莹。池内北壁嵌着名书法家魏启后先生题写的“皇华泉”石刻。曾列为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 ![]() 4.柳絮泉(位于漱玉泉西)与金线泉隔壁相连。因泉沫纷飞,如柳絮飘舞而得名。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收录。池长3.5米,宽3.2米,深1.5米。池壁用大理石砌成,四周饰汉白玉石雕栏杆,池东栏杆中间镌“柳絮泉”三字。泉池四周植有垂柳多株,到了阳春三月,清泉倒映,柳絮纷飞,流光溢彩,春光无限。加之泉水“泉沫纷繁,如柳絮飞舞”,故名为柳絮泉。 ![]() ![]() ![]() 5.卧牛泉(位于皇华泉西)与皇华泉东西相对。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诗》均收录。因常有耕牛躺卧泉旁休息的传说而得名。池长6.3米,宽4.1米,深2米,水自池底沙际涌出,晶莹碧透。北岸石栏上嵌“卧牛泉”名刻。 ![]() 6.漱玉泉(位于李清照纪念堂南)李清照纪念堂南侧。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收录。泉名由“漱石枕流”一词演化而来。相传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常于此填词吟诗,掬水梳妆。她的作品《漱玉集》即以此命题。泉池长4.8米,宽3.1米,深2米,以石砌垒,周饰雕石栏杆,北侧栏板嵌“漱玉泉”名刻。水自池底或池壁涌出,漫石穿溪,汇入长24米,不规则形石砌水塘。水塘中群鱼嬉游,波纹回旋,云天倒映,景致怡人。 ![]() 7.马跑泉(位于李清照纪念堂东侧假山下)西临李清照纪念堂。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收录。因抗金英雄关胜的战马怒啸奔腾,扒地出泉的传说而得名。泉池长12米,宽5米,呈不规则形,池岸以自然石砌垒,水自池底涌出,泛起串串水泡,然后沿石溪折向东流,汇混沙等泉水流入护城河。 ![]() 8.无忧泉(位于趵突泉南侧)东南临白雪楼,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收录。以酌饮此水能消愁解忧而得名。泉池呈塘湾形,以巧石缀岸,水自西南部弯月形泉池中的岩孔涌出,喷珠溅玉,聚为面积672平方米的池塘,然后从北岸溢出,汇入趵突泉。池内锦鳞戏逐,闪光耀彩。 ![]() 9.石湾泉(位于南门假山北)北临白雪楼。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诗》均收录。因巨石驳岸,状如水湾而得名。原池淤塞已久,1977年修复,池长宽各10米,深1.5米,与湛露泉相连,以石砌垒,南依假山,池岸岩石上镌“石湾泉”名刻。池中置盆栽莲花。 ![]() 10.湛露泉(位于石湾泉北侧)东连石湾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诗》均收录。因泉水清湛,甘香味美而得名。泉池填埋多年,1997年修复,池长、宽各4米,深1.5米,西部以自然石驳岸,参差曲折,半浸水中的岩石上镌“湛露泉”名刻。 ![]() 11.满井泉(位于娥英祠院西北角)南临娥英祠。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诗》均收录。因四季涌泉,盈溢井口而得名。填埋多年,1997年修复,泉池呈六角形,深5米,石砌井壁,周饰雕石栏杆,栏板嵌“满井泉”名刻。 ![]() 12.登州泉(在趵突泉与万竹园之间)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诗》均收录。传说因水脉通登州而得名。池长3米,宽2米,深4米。周围有深度、结构与之相同的环池,建矮墙围栏,北有暗管通杜康泉。 ![]() 13.杜康泉(位于登州泉北边)东临泺源堂,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诗》均收录。传说因酒仙杜康曾于此置锅 酒而得名。水势旺盛,清冽甘美,昔为居民选用的饮用水。今泉池长2.4米,宽2米,自然石缀岸。南侧连一井形泉池,池上建彩亭,额悬“杜康泉”木匾。 ![]() 14.望水泉(位于万竹园西院)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诗》均收录。泉池长20米,宽9.8米,深2.2米,中架3孔石桥,桥南建彩亭,北连过厅门楼,桥西侧北岸池壁嵌清末庚戊(1910年)“望水泉”石刻。池周建筑错落,修竹成林。 ![]() 公园门票40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