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1一个普通人的回忆

 左右_逢源 2016-09-15
61一个普通人的回忆

  六十一.新联中学三

  并到新联中学的第三个学校,就是培青中学,是由怀恩中学分校改名而来。怀恩中学是由基督教会,1924年建在四川北路东室兴路271号,由戚庆才兼任校董会董事长。1937年“八.一三”抗战前,为避战乱,先将同在东宝兴路的怀恩堂,迁至爱文义路东王家厍内,即605弄32号,后来由于礼拜的人多,就搬到平安大戏院安凯弟商场二楼,再后来在西摩路(现陕西北路)375号建堂。而605弄32号则作为怀恩中学的校址,抗战胜利后,总校迁回原址,这里就成为怀恩中学分校,1951年改名为培青中学。

  京西中学的南一楼,包括北面的放置乒乓台的场地及东面的一块空地,就应该是怀恩中学的范围。空地南面通往605弄的门,应该就是该校的大门,而与京西中学大操场之间,依稀还能分辩出一堵巳拆除的围墙,抑或是一排分割的竹篱笆。

  戚庆才(1909—1990),山东黄县人。1931年到1935年,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和黃县浸信会神学院。1935年,从华北浸信会神学院进修回沪,在上海怀恩堂传道,1936年受按立为牧师,兼任中华全国浸联会大会主席、浸信会江苏省议会执行委员会主席、中华浸会书局董事长、上海沪江大学副董事长、上海怀恩中学、沪江附中和晏摩氏女中三校的董事长等。解放后,1950年,任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1954年至1988年,担任上海市政协第一届至第六届委员。戚庆才还先后担任上海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主席、名誉主席,以及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