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揽月86488 2016-09-15

原厂200微的最佳替身,腾龙180微距镜头

   前些天,有幸借到一支MA/SA卡口的腾龙SP AF180毫米F/3.5 Di LD IF MACRO 1:1微距镜头(MA/SA卡口都是可用于SONY 单反的卡口,可用于A100或A700),本想趁着圣诞节前后几天拍些片子,可惜天公不作美,只能够拍些在室内拍些小景了。这支目前售价仍在8000左右徘徊的微距镜头,是仍在产的少数长焦专业微距镜头之一,对于索尼单反的用户来说,由于著名的美能达AF200/F4 G macro镜头的不幸停产,这也是他们除了适马镜头外,唯一可选择的长焦微距镜头,就副厂镜头来说,腾龙在用料,加工精度,耐用性等方面无疑是强于适马的,特别是在并非一味追求低价格的,强调绝对性能和可靠性的专业镜头领域,腾龙镜头比适马镜头更让人放心。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注意镜头前部带防滑纹的转环,这是旋转调整CPL(圆型偏振镜)
滤镜用的特殊工具,大大方便了拍摄者使用滤镜

   首先观察这支镜头的外观及做工:除了对焦环附近的外壳采用优质工程塑料外,内景桶,镜身后部外壳,镜尾接环等大都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总的来说握起来手感出色,非常扎实,让人对其耐用性很有信心,同时又不至于太过沉重影响携带,其外壳金属件的用量和尼康新出的AF-S 24-70/2.8 G ED镜头大体相当。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镜头外观也是十分威武的,比一般的200mm/2.8镜头体积不差多少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注意,镜身上的Di标志,说明至镜头针对数码相机优化过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对焦环使用了Di系列的特色,方便快速切换手动/自动对焦;该镜头的另一大特点是一个新的滤色镜控制环,即使当添加了遮光罩后,它依然能允许用户方便的对滤色镜进行旋转操作,对于常备CPL和渐变镜的用户来说,这个设计很贴心;一触式AF/MF切换环使切换操作特别简单,方便使用CPL滤镜;不足的是这款镜头没有对焦距离限制功能,导致每次拍摄时使用自动对焦成了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望厂商能够对其后续产品进行改进。

 

腾龙新型180mm专业微距镜头样片(一)

腾龙新型180mm专业微距镜头样片(一)

   我们首先用持续光源拍摄了一些水果,发现该镜头除在F3.5时稍微偏软外,从光圈收缩到F5.6开始,就有着非常理想的成像表现了——对光滑或者粗糙的果皮质感都有良好的还原,同时提供了足够的反差和锐度,分析力也属于上乘水平,细节的再现非常理想——正所谓微距无弱旅,更何况一贯以微距镜头见长的腾龙公司的产品呢?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在持续光源下拍摄的西红柿,在没有针对性布光的条
件下,腾龙镜头依然表现出果皮表面水滴的质感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左图,F3.5时拍摄,右图F5.6时拍摄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左图,F16时拍摄,右图F11时拍摄

  • 合焦区域,局部截取对比: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F3.5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F5.6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F11

   由于该镜头的两块大尺寸LD(低色散)镜片集中在镜头的前部,从以上样片看,确实发挥了不错的作用,在索尼A100单反的配合下,对橙色和红色的表现都是很不错的。

腾龙新型180mm专业微距镜头样片(二)

腾龙新型180mm专业微距镜头样片(二)

   最后,笔者拍摄了一台使用钻石珑显像管的NEC显示器,众所周知“珑管”只有垂直线条、单枪三色光束依次排列、以及钻石珑管可以提供极高的聚焦精度,因此使用微距镜头拍摄显示器可以有效地检验镜头的畸变控制能力、色彩还原能力以及实际的反差控制。

   以下图片拍摄时,该镜头的放大倍率达到了1:1: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F3.5时拍摄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F8时拍摄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F16时拍摄,白框为以下截取的依据

  • 100%尺寸下,各档光圈截取同一位置对比,截取位置参考上图的白框: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左图:F3.5;             右图:F5.6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左图:F8;             右图:F11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左图:F16;             右图:F22

   附:以上各档光圈截取图原图为500像素的宽度,若需要浏览,请点击页面上的缩略图片。

  • 下图,最佳光圈时,中心和边缘成像对比: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光圈F8时,该镜头的边缘和中心解像力对比: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左图为F8时画面中心截图;   右图为F8时画面边缘截图

   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经过多次试验,将相机的位置使用具被摄体0.47米的地方,这样以来当SP180/3.5微距镜头对被摄体合焦时,恰处在其最大放大倍率1:1的状态,由于180微的镜身体积重量对手持拍摄要求很高,我们为了保险起见,采用三脚架固定镜头(通过镜头上的三角架接环,事实证明腾龙的这个接环做工优良,精度很高,为进行竖拍而旋转相机也使很方便的),开启2秒延迟拍摄(反光板预升)。拍摄之后发现该镜头色彩还原真实,并且具有很高的锐度和解析力,在F8和F11的时候,镜头的各方面表现达到最佳;同时发现该镜头边缘有轻微的枕形畸变。

腾龙SP AF180微距更多样片

腾龙SP AF180微距更多样片

   此后我们进行了夜景拍摄,考察该镜头的Di 标志是否名副其实,从样片看,该镜头对高光区边缘的控制还是较为理想的,色彩溢出和紫边的现象也不明显。在最大光圈F3.5欠曝的现象也不明显。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最大光圈的欠曝现象十分轻微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收缩到F5.6以后,画面已很理想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如果对焦马达足够强劲,这支180mm微距也是一只很好的摄远镜头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北京夜晚也是雾气重重,镜头在户外要想表
现出足够的细节和反差,简直不可能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在这种天气下,高光区边缘的表现还是可以接受的

   总体来说这支镜头是一只不可多得的好镜头,出色的色彩表现能力以及极高的成像品质配合极低的价位使之成为原厂长焦微距镜头的劲敌。

大炮近"射" 腾龙SP180mm微距镜头详评

作者简介:(泡泡网友)车路遥,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毕业,在影像行业从事相关事业五年,曾在多家平面媒体及摄影工作室担任拍摄及编辑工作,现为自由摄影师,今年应《摄影之友》杂志社的邀请,为A700和佳能EOS 40D的评测提供了相关样片及技术支持。目前主要使用美能达及索尼的胶片/数码单反相机、底片扫描仪,理光GRD便携式相机、以及爱普生打印机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