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中秋赏月你应该知道的N件事

 汐钰文艺范 2016-09-15

月亮,作为我们唯一的天然卫星,早从生命诞生之前,就已经陪伴在地球身边了。夜空中,月亮通常都是最亮最醒目的天体,从古时起就在晚上为人带来光亮。除此之外,月亮绕地球的旋转产生了月相更替,帮助人们了解时间。它对地球的引力影响了潮汐涨落,间接提供了纯净的天然能源。月亮还为文学艺术带来了种种灵感,并被人们寄托以无限心愿与愁思。值此中秋佳节,希望大家在赏月观星吃月饼之际,也能更加了解下我们的邻居,月球。

基本知识
月球的大小在太阳系的全部卫星中排名第五。虽然地球要比木星土星这样的巨行星小很多,然而月球的大小和太阳系最大的卫星相差不大,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也使得月亮在我们眼中能和太阳有相似的大小。天文学家认为,月亮形成于约45亿年前,和地球46亿年的年龄相近,然而月球形成的机制至今仍没有定论。

月球与地球大小对比

月亮最显著的特征是亮。其实月亮是不发光的,我们看到的是它反射了太阳光。因为它到地球的距离比其他天体近得多,所以它在晚上可以很亮很亮。在透明度良好的夜晚,满月足以照亮地面并为万物投下阴影。

月相示意图

其次是月相和位置变化,月有阴晴圆缺。农历初一,月亮不见踪影; 接下来一两天后,娥眉月在晚霞中若隐若现; 后来,被照亮的面积逐渐变大,在初八左右形成上弦,再经历约一周的凸月阶段,月亮在农历十五左右达到满月,又称为望。在中秋节,月亮将在傍晚升起,第二天黎明落下,整个晚上都可以欣赏美丽的月光。在满月之后,月亮又由盈转亏,最终消失不见,月球相位周而复始。

肉眼观测
常说的赏月,一般指的都是不借助望远镜,用眼睛观看月亮。在肉眼看来,月球表面的不同区域有明显的明暗分别,颜色较深的部分连成一片组成了特别的形状。有心人可能会注意到,我们看到的月球表面的样子大致是不变的,我们能看到的总是那片形似玉兔的暗区。这是因为月球始终以其正面面向我们,其另一面在地球上是看不到的,这种自转公转同步的现象被称为潮汐锁定。

月面形似玉兔的阴影

有时候,如果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当满月在空中高悬时,我们甚至会觉得月亮有些刺眼。这样的月亮确实耀眼动人,但过度的光亮会损害眼睛的辨识能力,对于仔细欣赏月亮的表面是严重的妨碍。因此,如果你今天忽然产生了好好观察下月亮表面的雅兴,可别拖到九点十点的时候了。当月亮接近地平线,或者被薄薄的云所掩盖时,我们能感知到更多表面的细节,甚至能认识月亮上的几处景点。

月海&环形山
那么月亮表面上有什么呢? 最著名的两类地貌被称为月海和环形山。古人认为月亮上的暗区是月球上的海洋,故称之为月海。它实际上是月球表面反照率较低的部分,其主要构成是玄武岩。我们看到月面的偏暗的形状,就是许多月海连接组成的。月海有许多美丽的名字,如雨海,澄海,静海,丰富海,风暴洋等。其中风暴洋是最大的月海,它就是你所看到月球上最大的那块暗区。

月海位置

此外,月球地貌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有大量环形山,广义地说是撞击坑。因为没有大气层,月球频繁遭受陨石撞击,环形山就是这些撞击产生的地形。环形山就像陨石坑一样,一般是边缘隆起中央凹陷的形状。月球上的环形山一般都由著名人物命名,如牛顿环形山,伽利略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等。

用肉眼观察满月,前面列举的月海都是容易辨认出形状的对象。此外,也有一些著名的环形山可以被肉眼看到。第谷环形山或许是月亮上最有名的环形山,因为突出表面而特别显眼。它还向外发出醒目的辐射纹----可能是陨石撞击时溅出的物质堆积而成。第谷环形山位于月球南方的亮区中。

月面图

另外两个大而明亮的环形山是哥白尼环形山和开普勒环形山。它们坐落在风暴洋中,也发射出大面积的明亮辐射纹,与偏暗的月海对比强烈,因此在满月时也很明显。

还有一些面积稍小的月海,如酒海,湿海,汽海等等。有兴趣的天文爱好者可以尝试用肉眼辨认~

月面奇观
前面提到,满月由于太亮并不最适合仔细观察。在一个月的其他时间,有时可以看到其他奇特的月球景观。地球反照,简称地照,是一种很普通但常被忽略的现象。一般在初四到初七这段时间左右,月牙还比较细小,如果天气很好,在夜色渐深的时候可以看到月亮本该黑暗的区域仍然发出微弱的亮光。这种明亮月牙和黯淡月面的对比,人们形象称之为”新月抱旧月”。其中黯淡的月面,尽管没有被太阳照射到,但仍有地球反射的阳光到达那里,并再次反射到我们的眼中。

地照 @NASA APOD

月亮作为晚上的光源之一,也有很多与太阳的不同或相同之处。首先,满月尽管很亮,但是还是比太阳暗了约一百万倍。因此人眼的色觉感知并不能在月光下完全正常工作,在夜晚很难凭月光辨认颜色(然而在城市里好像无法验证哈) 此外,和太阳类似的是,有许多有趣的天气现象同样可以由月亮产生。从较常见的月晕,再到不常见的月华,幻月,甚至是罕见的月虹。

望远镜观测
让我们再回到中秋满月,说说用望远镜观察月亮。月亮绝对是最能体现望远镜威力的天体,在100x以上的放大倍数下,如果你使用广角目镜,会有一种坐在环绕月亮的飞船上,透过舷窗观看月球表面的感觉。如果使用更高的倍数观察,在良好的观测下,足以屏息欣赏月面上各种细微的地形结构。不仅仅是月海和环形山,还有环形山内部的中央峰和隆起凹陷,绵延的山脉和褶皱,细小的沟壑和山谷……仅仅是几片透镜,就能让我们将视野拓展到几十万千米之外,拓展到遥远的另一个星球。如果你有一台天文望远镜,再购买一张月面地图和一本月球观测指南,月亮一定能给你带来长久的惊喜和享受。

114mm反射镜拍摄的亚里士多德和欧多克斯环形山
by Edison Urdaneta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使用双筒望远镜更加实际。观星用双筒望远镜的放大倍数一般只有5到10倍,笔者认为和实际肉眼观测区别不大。更大的问题是月亮会在双筒望远镜中更加刺眼,并产生无法忽略的色差,使得月亮的边缘看起来被染上紫色或者绿色。总之,不太推荐用双筒望远镜观察满月。但在其他时间,双筒望远镜对于观察月亮明暗交界处的细节还是有相当威力的。

最后,向大家推荐一本有关月亮,人文和生活的小书《伴月共生》。非常非常棒的科普书。相信你读后一定不会后悔。 笔者在大洋彼岸,祝愿大家中秋快乐,千里共婵娟。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亲眼见见望远镜中的月亮了。今晚8点半在静园草坪,我们期待与你共度中秋~
中秋赏月
    时间:今晚8点半
    地点:静园草坪
    器材:两台望远镜+电子目镜


最后,青天会在此祝愿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