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与家居 林妹妹告诉你文青的家到底应该怎么搭

 qyz6464 2016-09-15

红楼与家居系列已经推送两集,说了贾母(红楼与家居之 贾母才是荣国府里第一室内设计师),说了薛宝钗(红楼与家居之  薛宝钗的蘅芜苑是性冷淡风么) ,是时候该请出林妹妹了。千呼万唤始出来,林妹妹就是这么有范。

 


林姑娘是红楼梦里当仁不让的女主角,而且她不只是活在故事里,简直就是活脱脱得与世间同在。一百个人心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但一万个人心中的林黛玉都是一样的。她美,多愁善感,有才情,还有小心眼。遇到了贾宝玉,但又没福气有情人终成眷属,年纪轻轻就病死她乡,怎一个可怜了得。


横看竖看大观园,十二金钗里最有才气的就要数林黛玉。别说是金钗了,就是加上老少须眉,也没谁能比得过她。这种地位是荣宁二府里公认的。元春省亲的时候众姐妹和宝玉一起做诗,皇妃就说“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这种胜负在以后的日子里是时常发生的,海棠诗社里潇湘妃子时不时能拔头筹,不管是咏个菊花,还是凹晶馆里写个月色,都是妙句惊四座。按今天的说法,林黛玉就是标准的文艺女青年,简称文青。

 


其实原先我们管爱读书爱写作的姑娘,叫文学青年,喜欢读个苏联小说呀、北岛海子的朦胧诗呀,然后时不时得在文学刊物上发表点习作,哪怕是豆腐块大小的也能让人兴奋半天。诗人是那个时代文青的梦想。

 

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贾敏的女儿,父亲林如海当朝探花。自小长在书香门第,家里还特意请了贾雨村做私塾先生,不仅仅是“些须认识几个字”,而是饱览诗书,会操琴会做诗,是个才情过人的女诗人。这样高规格的文青,对自己的房间自有主张,潇湘馆俨然就是一座样板房,教科书一样得告诉大家如何才能搭出一大写的“雅”

 


文人的家,居不可无竹

文人与竹子是标配,苏东坡一句“不可居无竹”让文人有了理论依据。文人造园一定少不了竹,看看江南园林里,再小的院子也有一片小竹林,在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或是和七贤似得聚会开party,做做诗论论道,那都是极好的。竹林是环境,更是文人的心境。

 


贾元春省完亲后,下了旨意,让众姐妹和宝玉搬进大观园里住,否则荒废了可惜。林黛玉一眼就相中了潇湘馆,恰好宝玉也觉着那里适合她。在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机敏动诸宾》中,贾政他们游院子的时候,过了沁芳亭,就看到前面“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那些门客多少也算半个文人,都说“好个所在”。可见对竹子那也是爱的。

 


潇湘馆一进门就是翠竹夹道,竹子成为这里的标志,也是造园的第一手法。曲折游廊,地上苍苔布满,中间一条石子砌成的羊肠小道。刘姥姥走惯了田间路的,踩在苔藓上也不免滑了一跤。这种幽静阴翳的调子也是文人独爱的,文人不入世,独自做学问,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冷清,在书中找自己的颜如玉和黄金屋,唯有诗词和大家分享,其他的情怀就自己消化了。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说尽了这种调子的好,他看到西洋亮闪闪的瓷器、灯光都会觉着发慌,甚至觉着卫生间里也不该用白色的瓷砖,这不符合文人的气质。当然,这种矫枉过正的想法还是不可取的。

 


文人爱竹,那也是有讲究的。文徵明曾孙文震亨,画不如祖爷爷,做官也不行,站错了队伍一辈子不得志。但人有家底有家学,有生活品味,写了本《长物志》专教土豪怎么收拾家。这本家居指南挽救了很多名宅,让一批有觉悟的同志过了美好的日子。




《长物志》中有一章节专门写了园子中该如何种竹子。其中就提到了毛竹“宜山不宜城”,“护基笋不雅,”粉、筋、斑、紫,四种皆可。其中,斑就是斑竹,又叫潇湘竹,是上品的竹子。据说是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子上成斑,所以得了这个名字。林黛玉住在潇湘馆,大观园结海棠诗社的时候,她的别号又叫“潇湘妃子”。这个雅号是探春给取得,还打趣她“爱哭,将来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要变斑竹”,按说黛玉小心眼,但这时候却默认,“低了头方不言语”,可见,这斑竹不是光种进院子里,而是早已种进她心里了。



 

文人的家,再小也得有书房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的《陋室铭》简直就是一篇家居自荐书。这种“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房子虽说不大,但有院落有景致,和林妹妹的潇湘馆有一曲同功之妙。

 


是的,林黛玉的家确实不大,连没怎么见过世面的刘姥姥都说那是个“小屋子”。潇湘馆是小小三间房舍,一明一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这种低姿态的家居,最有古风雅韵。在中式家具的发展中文人一直起着推动作用,因为要抚琴,所以需要有琴桌;因为要焚香,所以要有香几,工匠与文人互相协作,慢慢得把文人的日子给收拾好了。


就是这么不大的房子,林妹妹还收拾出了一个书房。第四十回,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就说“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这个姑娘的绣房,竟是比上等的书房还好,连贾政见了都爱。在林黛玉还没拎包入住的时候,就畅想着“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可见,姑娘们要想文艺,书是必须要读的,书房也是必须要有的,否则再标榜也只是花架子,晃荡不了两天也就成昨日黄花了。

 


文人的家,胜在软装有情调

刘姥姥参观完潇湘馆后,说这个小屋子“更比大的越发齐整了。满屋里的东西都只好看”,是“越看越舍不得离这里了”。要知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刘姥姥虽说见识不多,但来这之前,也是早已见过荣国府里的一二处好出去。比如第一回来的时候就去了二奶奶王熙凤的院子,进大观园一日游之前还在贾母的房间里说了半天故事,大柜子大屋子是已经开过眼的,但还是这么爱着林姑娘的绣房,可见这是真得好。

 


家的好,一是从空间上来它的设计动向,也就是我们说的硬装;还有就是细节上的家居装饰,我们俗称软装。在如今的行规里是室内设计师和软装搭配师之间的分工,当然也有牛人合二为一的。 从大观园的情况来看,其实林黛玉等于是入住了一间精装修房,格局已在,细节上就靠自己的眼光了。

 

 配色:林黛玉喜欢青绿色,但也爱点缀一抹粉

潇湘馆的院子里没有桃杏树,原先窗户上配的也是绿色的纱。贾母觉着有些靠色,建议搭配银红的霞影纱,黛玉欣然接受了。对于这种淡淡的带点灰度的粉,林黛玉是欢喜的,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那时候大家还没有搬进大观园里,黛玉还住在贾母旁边。宝玉一早跑去她屋里的时候,就看见她“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这种旖旎的场景,也是很美。

 


意境:诗情画意的最高级别是,连鸟都能念上两句

林黛玉也爱养鸟,有鹦鹉也有大燕,当宠物养,也是一种装饰。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黛玉从宝玉那探病回来后,一进门就听到廊下的鹦哥在那念“:“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尽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葬花吟》连鸟都能念上两句,可见主人是多么得诗词不离口。

 


潇湘馆的鸟是挂在月洞窗户外的钩子的,窗外竹影映入纱来,满屋内阴阴翠润,几簟生凉。女主人隔着纱窗调逗鹦哥作戏,又将素日所喜的诗词也教与他念。好了,大家脑补下这画面,这才是文艺的正确打开模式。

 

情调:整洁是情调的第一要素,雅致是收拾出来的

家要雅,首先得整洁。从安妮宝贝那会起,文艺姑娘的标准照变成了落地长棉袍,外加海藻般的头发,觉着这才是腔调。然后家里各种乱七八糟,堆面了杂物,觉得有颗文艺而自由的灵魂就可以了。这是不对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换句话说连家得收拾不利落,文艺女青年们怎么去收拾别人的精神家园,那还不是越扫越乱。

 

林黛玉算是个大家闺秀,还精通诗书,但一点都不耽于记着收拾屋子这些小事。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林黛玉去葬花前,关照紫鹃“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看看,清洁、熏香、照顾宠物,连压帘子的小物件也关照仔细,这种雅才是真的雅。

 


注重细节是黛玉的强项,自己的屋子收拾得妥贴,待客时候也周到。贾母来视察,林黛玉亲自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茶奉上。文艺女青年们看到么?从今天起,记得把家里的一次性纸杯扔掉,能扔多远就扔多远。林黛玉早已做出表率,细节决定成败,文艺是一种态度,全方位无死角,奉劝大家,从家做起,路漫漫任重而道远。

 

另补一笔,潇湘馆原名“有凤来仪”,后贾妃赐名“潇湘馆”。凤会求凰,后面的还需要我再多说么?




下回预告,第四回蝴蝶讲探春,秋爽斋的书房属于新中式么? 大家敬请期待,备好八卦,随意吐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