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搭载14项空间应用载荷

 孟溪ProbeT连山 2016-09-15
长沙晚报甘肃酒泉讯(特约记者 宋振峰)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于15日22时04分发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14日表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搭载了14项空间应用载荷,还将释放一颗伴随卫星与天宫二号伴飞开展联合试验。

  10月中下旬,航天员将乘载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计划在天空二号驻留30天,加上独立飞行的3天,总飞行时间从神舟十号的15天增加到33天,将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

  考核验证航天员中期驻留

  武平说,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其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试验以及航天医学实验;二是考核验证航天员中期驻留、推进剂补加、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建造运营关键技术。“天宫二号虽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备份产品,但与天宫一号的使命任务有所不同。”相比而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主要是配合神舟飞船完成交会对接试验。

  “可以看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飞行任务中的主角地位作用更加突出,这也标志着载人航天进入应用发展新阶段。”武平说。

  据了解,天宫二号与天宫一号在外观上基本一样,但为完成新的使命任务,在天宫一号的基础上,天宫二号进行了改造,增添了新的设备,实现了新的功能,具备支持两名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30天的能力。

  搭载14项空间应用载荷

  武平说,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搭载了空间冷原子钟等14项空间应用载荷,这些应用项目大都代表着相关科学技术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有望取得一批重大应用成果。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里装载有世界第一台在太空运行的冷原子钟,有望实现10的负16次方秒量级的超高精度,将目前人类在太空的时间计量精度提高1到2个数量级。武平说:“这也就意味着这个钟在太空运行约3000万年才会产生1秒的误差,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武平说,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装载的伽玛暴偏振探测仪,通过对伽玛暴和太阳耀斑进行高灵敏度偏振观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伽玛暴的本质,进而开展宇宙结构、起源和演化方面的研究。

  武平还介绍,天宫二号装载的宽波段成像光谱仪、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紫外临边成像光谱仪等新一代对地观测遥感仪器和地球科学研究仪器,技术体制新,指标先进。

  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应用发展新阶段

  武平表示,随着天宫二号的发射运行,中国载人航天开始进入空间应用发展的新阶段。一是将具备开展较大规模空间应用的基础条件。突破和掌握载人航天三大基本技术后,我们拥有了状态和性能稳定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即将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以及正在形成的货物补给运输系统,这些不断完善的空间基础设施,将使我们具备在太空开展较大规模空间应用的能力和条件。

  二是将拓展空间应用领域、提升工程应用效益。工程前期主要任务重在突破掌握载人航天基本技术,进入空间实验室任务阶段后,工程的主要任务将向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技术试验倾斜,工程应用的领域将进一步拓展、空间应用载荷数量将大幅增加,技术成果转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从而,工程的综合效益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是将探索建立面向长期载人飞行的支持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持续时间长,对任务支持和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这一阶段的积极探索和任务实践,将初步建立起面向长期飞行任务的支持保障体系和机制,为空间站阶段长期有人参与开展应用和试验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天宫一号 预计明年下半年陨落

  长沙晚报甘肃酒泉讯(特约记者 宋振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14日说,天宫一号整器结构完整,运行轨道仍在持续、密切跟踪监视之中,平均轨道高度约370公里,而且正以每天100米的速度衰减,预计2017年下半年陨落。

  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在轨期间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进行6次交会对接,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天宫一号设计寿命为两年,实际运行4年半。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