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雕工工艺名词及观点汇总

 catwang王 2020-11-16



喇叭孔:指用旧式工具钻磨的圆孔,上大下小,状如喇叭,俗称“喇叭孔”。商周玉器上较常见。


管钻痕:指器物表面留下的圆孔钻孔的痕迹。最早良渚文化一直到明清都在使用。


象鼻穿:又称“牛鼻穿”,指并排二孔,内部相通。常见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史前玉器,唐代的玉带板也常见。


对穿孔(蜂腰眼):双面打孔,孔径两端大,中间小,有的对穿孔对接有误差,因而孔径有台阶式痕迹,如玉猪龙、玉C龙、玉珠管等。这两种琢孔方式商周时代仍沿用。


通心穿:俗称“通天眼”,孔从顶至底钻成。通天孔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特征,比如良渚文化玉琮的通天孔是两头对穿的,孔中部对接处有台痕或称为对接痕,也有打磨的比较光洁的。有一些对穿孔是双面对钻,孔径外大里小,只是常规的鉴定依据,但也有一些两头对钻的经过修磨,变成较直的通天孔,所以要辩证的分析判断。


汉八刀: 国力强盛的秦汉时期,在玉器制作上,一变纤巧繁细的作风,表现出雄浑博大,自然豪放的艺术风格。这一时期的玉器制作艺术已从商周以来图案艺术的束缚中,从神秘威严的宗教氛围中解脱出来。镂空、浮雕等技法普遍应用。在具有写实倾向的绘画艺术的影响下,迈出了崭新的发展道路。比如此时著名的汉八刀。

         汉八刀,汉代特有的刀法,首先并不是指的八刀雕完。通常的解释,一般是指工艺简练,刀法犀利,寥寥几刀便可成就八刀蝉这样的传世名工,也有解释为汉代八分背相碾玉之刀法。汉八刀的琢工极具特色,凡是真的“八刀工”,都是下“刀”既准又狠,起“刀”收“刀”,干净利落,而且多为“斜刀”,即一面浅,一面深。器物线条粗劲、简练,雕琢极少,似八刀刻成。

        “汉八刀”玉蝉是典型代表之作;这种玉蝉盛行于西汉晚期至东汉,用作佩蝉,佩蝉在首部顶端有牛鼻穿,以便佩戴,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寓意,用作敛葬中含玉的为含蝉,含蝉无佩戴孔,放置于死者口中,取其清高绝俗、复活再生的意义。


“粗大明”:许多收藏者认为明代的玉器制作粗糙,故得其名。事实不然,就像“汉八刀”并不代表汉代玉器只用八刀一样,“粗大明”特指明代玉器的粗犷风格,相比之下,清代玉器确实细腻精巧,但却没有一位像明代陆子刚那样名震中外的琢玉大师,没有明代玉雕工艺的奠基,不可能凭空出现清代玉雕的“集古今之大成


金镶玉:“金镶玉”是指一种特殊的金、玉加工工艺(即在金属器(金、银、铜)上镶嵌各种雕刻、切磨过的玉石)有时也指用这种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金、玉器物。“金镶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据说王莽篡位后,胁迫皇太后交出秦代的传国玉玺,皇太后一怒之下将玉玺摔在地上,崩掉一角。后来又命能工巧匠进行整修,用黄金镶上缺角,于是得名“金镶玉玺”,“金镶玉”即由此而来,之后在清朝乾隆年间极为流行。

压丝嵌宝:压丝嵌宝技术是在玉产品上刻槽线,把金银丝用小锤敲入槽内组成图案,使金银丝与玉表面在一个平面上,出现玉的金银错效果称为压丝。在玉器上压金银丝、嵌宝石,称为压丝嵌宝。


圆雕:指立体雕法。又称“圆身雕”,属三维立体雕刻。前后左右各面均须雕出,观赏其物不分正面、侧面,可以从四周上下任何角度欣赏,器如实物,只是比例差异而已,有实在的体积。


浮雕:起浮变化的纹饰称浮雕。它的处理方法是在平面或弧面表面上,将立体的各种景物用近似压缩的方法加以塑造。它的视觉形体尺寸比例、长阔不变,前后的尺寸(厚度)要压缩。在压缩的基础上运用形体凹凸的面,以及受光所造成的明暗感觉、透视关系来表现它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从而使浮雕在表现上接近绘画和圆雕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高浮雕

        常常配以浅浮雕的背景,以衬托主题,使远景和近景得到对比。


(二)浅浮雕

        也称低浮雕,厚度压缩更大,起伏不大,最厚点和最低点之间距离小。


透雕:是将某些图案的“底子”或背景用砣镂空,使形体出现玲珑剔透的效果。透雕是浮雕的进一步发展,是在浅浮雕或深浮雕的基础上将某些相当于“地”或背景的部位镂空,使形象的景象轮廓更加鲜明,使作品体现出玲珑剔透、奇巧的工艺效果。透雕使玉雕作品层次增多,许多作品花纹图案上下起伏二三层乃至四层。由于层次增多,花纹图案、景物上下交错,景物远近有别。因其工艺复杂,制作难度较大,采取钻孔穿透碾磨法,故镂空处上下层的线条错落复杂,在抛光时最为费时费力,然而透雕艺术效果最佳。


老玉中的玉雕"拉丝工" :

镂雕(镂空雕):是玉器制作工艺中一种很重要的雕刻技法。总地讲,镂雕就是在玉器上把地子局部或大部分剔空,以虚衬实地突出玉器的主体纹饰或造型轮廓,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其源于钻孔工艺。


        早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时期玉器制作中就开始较为熟练地运用镂雕工艺。镂雕时,先以钻打一个或数个定位圆孔,再用线具穿过圆孔,抹上解玉砂,然后手工在玉器两侧来回拉动线具,把多余的玉料拉搜去掉。这可谓是最早的”拉丝工”。拉丝工艺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明清,拉丝工具从最早的兽筋、植物纤维、动物毛发到早期实用的青铜锯线再到后来的铜、铁锯线。



拉丝工”主要工具:

钻具:金属、管钻(小孔用钻、大孔用管钻)

搜弓:弦为兽筋、植物纤维、动物毛发及金属丝锯

拉丝工艺的主要过程

        先在将要镂雕剔掉的部位的轮廓上钻一个或多个小孔,线锯由此进入,反复拉动,带动解玉砂切割,拉切完此处图案一圈,回到起点。

拉丝工的痕迹特点

         起点多为“U”形钻孔,内有深浅不一、间隔不等的旋转纹。

         线锯拉切的痕迹为趋于垂直玉器表面所在平面的纵向线痕,工痕截面呈不规则的“V”形,但宋元明清也有差异。 

宋元时期使用牛筋拉切,由于牛筋很有韧性,所以牛筋拉切留下的工痕与明清金属线锯不同,牛筋加上解玉砂反复拉切后,会变松弛,从而造成拉锯痕由直转曲、由窄渐宽的现象,逐渐形成扇状。拉切颇见力道,锯痕深峻。

明代的金属线锯痕比较随意,向多角度偏转,与玉器表面所在平面位置关系呈“业”字形。

清代由于使用的丝锯较细,所以工痕较前朝细密、规整,基本等距,近乎垂直于器表所在平面,呈“山”字形。明清时期有的精雕玉佩在拉切后进行修饰,以淡化“V”形锯痕,整修后的痕迹为平行于平面的磨砂状划痕。

宋元和明早期透雕玉佩又常以圆钎砣进行双面镂孔,所以镂空处有半月形的砣痕。                  

剔地阳雕(减地阳雕)先在玉料表面设计主纹,把主纹外的地子均匀琢低在一定深度,将主纹凸显出来。主要流行于商代之前。


线刻:用线的方法来表现形象,分为阴刻和阳刻两种。

1)阴刻:是在平面上刻有沟槽的线。


2)  阳刻就是凸起的棱线,是将有线的部位保留,而其余部分用砣轧低,以突出线条部分。


游丝毛雕:战国、汉代特有的刀法,指线条织细如丝,作断游动状。游丝细线,或称游丝描,又被称为“游丝刻”或“跳刀”这是一种在战国、两汉时十分流行的纤细纹线,是玉工用手刻出的阴刻纹线,用以装饰玉器,很有特色。这种阴刻线、细阴线形若游丝,细如毫发,逶迤婉转,顺畅遒劲,蜿蜒伸展,灵活自如,却又似断似续,一气呵成,刻出的纹饰生动传神,成就极高。其特点正如明人高濂在《燕闲清赏笺》中所描述的:“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宛转流动,细入秋毫,更无疏密不匀,交接断续,俨若游丝白描,毫无滞迹。在高倍放大镜下可以清楚看到古代玉工的施力习惯、下刀的轻重和接续的痕迹。古玩界素来把游丝细线看做战国、两汉玉器特有的重要断代标志。后世玉工或者找不到大手笔,或者因昆吾刀失传,汉代以后,游丝细线已很少见到。古人认为,如果不是用昆吾刀,要用手工在坚硬无比的玉器上直接刻划纹饰是无法想象的。

昆吾刀:古代名刀。《宋史·李公麟传》:“朝廷得玉玺,下礼官诸儒议言人人殊。公麟曰:秦玺用蓝田玉,今玉色正青,以龙蚓鸟鱼为文,著帝王受命之符,玉质坚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法中绝真,秦李斯所为不疑,议由是定。”

传言刻玉须用昆吾刀。昆吾刀乃用昆吾石冶炼成铁制作的刀。《海内十洲记.凤麟洲》:"昔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剑之所出从流州来。"


接刀工艺:接刀工艺的历史至少在4500年前的良渚文化就出现了,表现在玉器的装饰线上长阴刻线都是由一段段短阴刻线连接而成,断断续续,若隐若现,这是由于古人所利用的加工手法或加工工具在坚硬的玉石上雕刻所限形成的,一般称之为“接刀”或者“跳刀”。线条粗者用肉眼即可观察,


线条细者则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能明辨,如良渚玉器上极细的阴刻线以及战汉极精的游丝工艺在放大镜下都是由若干条短线衔接而成的,


这种由“短线”接成“长线”的工艺可简单称为“接刀工艺”。接刀工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或明显或微观,是鉴定特定时期古代玉器的一个标志特征。

另注:

关于刀痕工艺学鉴定古玉的共识与见解

刀痕的研究对古玉鉴定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注意是刀痕不是刀工)。刀痕研究首先要掌握一点机械常识,如轴、轴套、转速、同轴度、跳动、偏摆,电动陀具、非电动陀机具结构特征、差别。陀具进化过程等,可做辅助了解,打好鉴赏基础。具体古代工艺过程请参看《制玉图》

故宫博物院玉器馆有《制玉图》一套,约为清人所绘,共 12 副。

第一幅   捣沙研浆图


第二幅  开玉图


第三幅  扎砣图


第四幅  冲砣图


第五幅  磨砣图


第六幅  掏堂图


第七幅  上花图


第八幅  打钻图


第九幅  绣花图


第十幅  打眼图


第十一幅  木跎图


第十二幅  皮砣图


        
古玉年代的鉴别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不能以一概全。

古玉器的各种工艺痕迹都是通过标本归纳总结出来的规律,有些所谓的规律都是后人按照自己的主观判断强加给古玉的,并不具有普遍性,而且古代对古玉的工艺特征也没有“过于标准化”的规定。

工都是人琢出来的,人的主观性因素很强,心情比较平静的时候雕刻的工就规整稳健,心情稍有波动体现在工艺上就或多或少的有稍许瑕疵,

若同样一件纹饰的玉器如果放宽时间要求比如一年就比急需用,如马上需要下葬祭祀的物件“赶时间”的情况下琢出来的纹饰要精致很多。

以古玉的阴刻线来说,不同时期的阴刻线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时期的阴刻线也各有不同。

老坨工是一种慢工,坨都是人力驱动,转速很慢,所以碾出来的阴刻线相对于新铊也就是现代的电动铊来说是规整的,其中一点即为阴刻线边缘的蹦茬没有或很少。

“赶时间”出来的玉器必然会有一些瑕疵,但是后人对古玉的鉴定不能总是专注于这些“瑕疵”,揪住“瑕疵”的尾巴不放,仅仅以一点的“不对”就否定整件玉器(种种“瑕疵”种种“不对”是因为自己的知识匮乏“想当然”出来的主观偏见和钻牛角尖罢了),这样的鉴定那只能说是作茧自缚、管中窥豹了。

        可以说任何一种古玉鉴定方法都是有局限性的,古玉的鉴定,年代的鉴定是一项系统工程。

古美征稿启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