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发】卢敏放接替孙伊萍出任蒙牛第四代总裁,为何换掉她,为何选择他?

 昵称33542116 2016-09-16


9月15日晚间,蒙牛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孙伊萍因个人职业发展原因提出请辞,蒙牛旗下雅士利总裁卢敏放正式出任蒙牛第四代新总裁职务。


自2014年4月12日上任蒙牛总裁以来,孙伊萍在蒙牛工作了4年5个月零2天;而蒙牛新任总裁卢敏放,距离他2015年1月7日接任雅士利总裁职务才仅1年8个月零9天。乳业第一新媒体《食悟》总结归纳了业界的三个主要问题:1,蒙牛为何要换帅;2,为何让卢敏放来接管蒙牛;3,蒙牛未来何去何从。


接下来食悟团队通过采访多位中粮系和蒙牛系知情人士,加上食悟团队长时间积累研究,来跟乳业同仁一起来探讨一下蒙牛换帅背后那些你不得不知道的内幕。


“功过”孙伊萍


2012年4月12日,受宁高宁钦点,孙伊萍只带着一个秘书就来蒙牛上班了,当时宁高宁跟她说:“这是一家特好的公司,你就去吧。”


在京城,抑或在中国,谁人不识宁高宁,大佬讲话向来是举重若轻。看似家长哄小孩的一句话,背后却任重道远。孙伊萍接替杨文俊出任蒙牛总裁,意味着蒙牛最后一个创始人退出,中粮在收购蒙牛三年后正式介入管理。说白了,就是认为蒙牛人治理不了蒙牛,看我们中粮的!


孙伊萍曾任中粮地产副总经理、中粮集团(西南)大区总经理,来蒙牛算是空降兵,但她是食品专业科班出生,深谙国际化企业文化管理,理应来蒙牛。这几年唯一一家专访过孙伊萍的某国外媒体,对于宁高宁此次任命给予高度称赞,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今年1月初,宁从中粮调任中化。


事实证明,一位女性企业家真的能够驯化一头桀骜不驯的猛牛,四年下来,老蒙牛人的狼性、野性少了许多,公司上下都在学习“IIPO”核心价值观。这是孙伊萍发明的文化变革小工具:第一个“I”是Integrity,也就是诚信。要求蒙牛人要讲真话,求真务实,以数据事实为决策依据,经营人心,言而有信,大局为重,个人利益服从公司利益。第二个“I”是“I”是Innovation,创新。从消费者价值出发,用系统性方法持续驱动改善,每天进步一点点,勇于突破,不惧失败。“P”最初是指Performance(绩效),后来改为Passion,激情。与自己较劲,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勇于担当拥有年轻好奇心,不断挑战自己。“O”是指Openness,开放。意指坦诚透明,多方位主动沟通,尊重包容,欣赏他人,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打破边界,跨系统协作,合作共赢。




这是孙伊萍四年来坚持贯彻的一套核心价值观。在食悟记者敲打键盘的过程中,深深意识到每个关键词都很重要,尤其是蒙牛已经成为央企一份子,并且达能、阿拉等国际乳业巨头入股进来,蒙牛急需改变以往过于接地气的土气,脱掉地摊货,换上一身名牌,继续卖奶。


喊着新口号的蒙牛人,似乎不知道怎么卖奶了。尽管在孙伊萍任期内,蒙牛2014年史无前例地闯进了500亿俱乐部,但纵观她上任前后的这几年蒙牛业绩表现,尤其是与伊利比较后,就能看出孙伊萍“科学治牛”的效果了。


孙伊萍2012年4月12日出任蒙牛总裁的前几年,蒙牛曾在2007-2010年连续四年超越伊利,成为中国乳业老大。即便是在杨文俊任期的最后一个完整年,2011年蒙牛营收374亿元,与伊利当年374.5亿元总营收相比,仅差0.5亿元。


被寄予厚望的孙伊萍上任首年,并没有扭转蒙牛被伊利逆袭的势头。2012年,蒙牛营收361亿元,伊利营收420亿元,差距59亿元;2013年蒙牛营收434亿元,伊利营收478亿元,差距44亿元;2014年蒙牛营收500亿元,伊利营收544亿元,差距还是44亿元。


等到了2015年,伊利总营收突破600亿,而蒙牛则出现营收下滑,降至490亿,这一年两者差距拉大到110亿。诚如孙伊萍自己制定的核心价值观中所提到的,“以数据事实为决策依据”,她也难以避免“职业经理人业绩不佳必下课”的职场规律。


2016年上半年,蒙牛营收止跌,并取得6%以上的增长,但这项指标是靠牺牲净利润来实现的,净利润出现同比20%的下滑,而伊利同期净利是20%的同比增长。让蒙牛上半年盈利水平出现巨大波动的,应该包括旗下现代牧业5.6亿巨亏的因素,事实上,蒙牛系上下游原本可以更加有效地协同作战,但掌舵者并没有能够处理好供求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


乳业第一新媒体《食悟》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中粮集团董事长赵双连接任宁高宁以来,曾深入蒙牛系旗下现代牧业、君乐宝等多家企业走访,在听取汇报并了解实情后,必然会对蒙牛动一动手术。一来,赵双连从内蒙走出去的,对蒙牛及内蒙乳企格外了解;再者,蒙牛在中粮旗下众多上市公司中,算是业绩较好的,也是赵双连能够发挥余热的业务板块。


卢敏放是匹大黑马


谁来接任孙伊萍,谁能胜任蒙牛总裁一职,谁能力挽狂澜?最初,业界猜测中粮可能会再空降一位中粮系的人,或者从外面请一位职业经理人过来,甚至有人建议请杨文俊回来,很少有人会想到,继任者是卢敏放。


关于卢敏放的公开资料,直至2015年1月7日,才出现在“百度百科”里。资料显示,47岁的卢敏放在赴任雅士利国际总裁之前,担任的是达能婴幼儿营养业务大中华区非执行主席一职,已服务达能集团及多美滋超过10年。在加入达能之前,卢敏放曾在强生(中国)有限公司任职9年。




雅士利国际总裁兼创始人张利钿退出后,作为第二大股东的达能给董事局发了一份推荐信,基于上述卢敏放的技能、知识和经验,董事会最终同意并认为卢是整体上符合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最佳人选。


事实上,卢敏放去年赴任雅士利总裁的资历,仍然可以成为升任蒙牛总裁的资历。他最辉煌的战绩是把多美滋从低谷带到巅峰,虽然随后又跌落人间,但毕竟是受到恒天然肉毒杆菌乌龙事件拖累,并非卢敏放一人能够左右的结局。


据说10多年前,多美滋是一个中端价格区间为主的品牌,卢敏放大胆地将公司80%的资源投入到新上线的高端产品上,结果4年后,高端产品收入占比85%以上,随后一路高歌猛进夺取洋奶粉第一的宝座。


毫无疑问,卢敏放在达能这种跨国企业里,在洋奶粉市场拓展方面,还是有所建树的。但来到雅士利的这一年多时间里,他没有能够施展出他以往的魔法,蒙牛入主后的雅士利仍然没有走出“阵痛期”,业绩接连下滑。


蒙牛2013年6月收购雅士利,当年雅士利营收39亿元,且连续五年增长。但2014年业绩几乎腰斩,营收仅28亿元,2015年卢敏放赴任首年,雅士利营收27.6亿元,下滑势头继续。


事实上,能够保证不出现大幅下滑,已经体现卢敏放的功力了。并且在多位知情人士看来,自从蒙牛入主后,精明能干、能征善战、吃苦耐劳的雅士利创始团队系数撤离,中粮及蒙牛新团队的战斗力与雅士利创始团队相比,差距不是一般的远。最重要的是,创始团队很接地气,对于国产奶粉的玩法太熟悉不过,并且创始人张利钿设计的考核机制很灵活,可以激励团队在市场上奋勇争先。


事实上,这也是业界对于卢敏放能否胜任蒙牛总裁职务最大的担心,如果再给他一些时间,见证他成功整合雅士利、多美滋和欧式蒙牛品牌,创造1+1+1大于3的效果,把蒙牛最迫切需要弥补的奶粉业务短板补齐,再升任蒙牛总裁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但中粮为何还要选择卢敏放呢?乳业第一新媒体《食悟》经过深入研究分析后认为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卢敏放的国际化视野,这点非常重要,无论是股东结构还是企业文化,今天的蒙牛都在向着国际化大踏步迈进,有着在强生和达能多年工作经验的卢敏放可以继承下去,自然平稳过渡显得非常重要。


二是卢敏放可以站在蒙牛整个全局的高度去强化奶粉版图。目前蒙牛已经取得中国低温乳品市场第一的位置,特仑苏和纯甄为代表的常温乳品发展势头也很好,目前最掉链子、发展空间最大的当属奶粉业务,目前来看,还真的只有卢敏放最有希望接过这份重任。他6年前曾在一个投资年会上表示,“未来消费趋势就是品牌的整合,如果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企业,如果将来只剩下3到5家,你一定要是其中一家,要尽快在这个市场里面占据一定的优势。”


二胎全面放开,奶粉新政实施在即,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做大做强的机会来了,蒙牛势必要抓住这个机会,尤其是已经花了心血换来了一副好牌,必须选准一位德才兼备的干将,运用整个蒙牛以及中粮的资源,把这副牌打好,卢敏放很幸运,赶上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三是卢敏放是协调蒙牛系和达能系的最佳人选。达能任职多年,又在蒙牛旗下雅士利工作了一段时间,卢敏放算是当前最了解达能和蒙牛游戏规则的人,除了奶粉业务,蒙牛和达能在酸奶业务上也有更大合作,卢敏放执掌蒙牛后,可以进一步拓展蒙达合作空间,协调双方的矛盾和彼此诉求。


蒙牛的明天


从雅士利到蒙牛,对于卢敏放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相比雅士利,蒙牛的盘子更大,内部体系和外部环境相对更复杂,如果没有两把刷子,很难做出一番成绩。虽然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位总裁职位并不能100%决定公司成败,但总裁本人以及他承载的各方期许,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司发展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