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时北京平民人家八月中秋祭月的仪式

 昵称36553724 2016-09-16
















京师之曰八月节者,即中秋也。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燕京岁时记》


北京平民人家八月中秋祭月的简单仪式

《周礼》上描述中秋的文字很简单,但重要的环节就是在夜间迎寒祭月的仪式。六十多年前的北京,无论贫富家庭都有八月十五祭月的仪式,因是收获的季节所以上供的水果极为丰富,故中秋节还可以称作“果子节”。
祭祀场所多设在室外院中或家中祖堂里,除了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毛豆、鸡冠子花等作为供品外,最重要的就是码放成堂的月饼与切好的西瓜。月饼与西瓜是祭月最点题的供品,把整个的西瓜切成莲花瓣儿。

把月饼放在碟子里从底下往上码放,四块儿座底儿中间再平码三块儿最上面码三块儿,大月饼从最底下第次上码由大到小十一层。月饼的最顶端上面还要插上供花儿,多是福寿字或红禧字。
上供的月饼最常见的是冰糖青红丝馅儿的自来红,也常用提浆的五仁儿、枣泥、豆沙馅儿的大块儿月饼。这些月饼的特点就是摆放半个月也不会变质,这是因为面中没有多少水分,多是以糖、油制作的缘故。

祭祀的月神像又称“月宫马儿”,悬挂在祭品的最上方。大兔爷也是祭祀中最重要的神圣,放在“月宫马儿”下方的香案上,它们或是拿着捣药杵或是骑着大老虎。香案最前面是香炉、蜡扦儿、花瓶儿等,香案前面是一个焚烧黄钱纸的钱粮盆,拜垫在钱粮盆后面。


千张儿、元宝、黄钱纸等压在花瓶儿下飘落在香案两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