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祝家村,有位姓祝的老翁,五十多岁这年得病去世,家里人进屋准备丧服时,忽然听到祝翁急切的呼喊声。众人都跑到停棺的地方,见他已经复活,便都高兴地向他问长问短。但他只对老妻说:“我刚走的时候,决心不再回来。走了几里路,又一想,撇下你这把老骨头在孩子们面前,冷热吃穿都要依靠他们,也没什么活下去的乐趣,不如跟我一起走。因此才又回来,想叫着你一起走。” 家人以为他刚苏醒过来在说胡话,都不相信。老翁又把这话重复了一遍,他妻子说:“这样办倒也很好。但我正活着,怎么就能死呢?”祝翁一挥手说:“这不难,家中的日常俗务,可赶快去办理完。”他妻子只笑不走。祝翁又催她,她才走出门去。拖延了几刻钟,回来哄他说:“一切都料理好了。”祝翁又命她快去打扮一下。老妻不肯去,他反复催促,老妻不忍心违背了他的意愿,便穿上裙子打扮好出来。闺女媳妇们见她这副打扮,都偷偷地笑。祝翁把头往枕边移了移,用手拍着枕头另一端,示意老妻躺下。老妻说:“孩子们都在这里,咱俩直挺挺地躺着,是什么样子?”老翁用手捶打着床说:“一块死有什么可笑的!” 儿女们见祝翁急得不行,就劝老太婆照他的意思办。于是老太婆就和祝翁一个枕头躺下了,家人都笑了起来。接着一看,见老太婆忽然收敛了笑容,渐渐合上了双眼,不久没了动静,像熟睡的样子。众人这才走近察看,见她肌肤已经冰凉,鼻子也没有气息。再试祝翁也是一样,大家这才震惊悲痛起来。 这件事,是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祝翁的弟媳做佣人时讲的。两夫妻缘份深,这样也是善终了吧。(摘自《聊斋志异》,原题《祝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