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卷五 夜啼门

 易林小筑 2016-09-16
卷五

  夜啼门

  夜啼之症有四:惊啼,热烦啼,腹痛啼,神不安啼。

  惊啼者,邪热乘于心也。当养心,以导赤散加灯心退心热,以安神丸定心效。

  热烦啼者,其哭无泪,见灯则喜而止,以导赤散加麦冬、栀子仁治之。

  腹痛啼者,脾脏冷而痛也,面青而光。以温中药调理中气,益黄散治之。

  神不安啼者,睡中忽觉自哭,以安神丸,灯心烧灰,调汤吞服。

  又有拂其性而拗哭者,要审明白,不可妄投药丸。

  祖传治夜啼:以至圣保命丹,灯心灰调汤下,甚效。

  西 江 月小儿夜啼四症,忤惊肚痛心烦,如逢拗哭忤家言,睡中忽啼惊见。肚痛手足厥冷,腰曲口气冰寒,心热烦躁不安眠,其症面赤腹暖。

  既辨夜啼症候,其间治法须明,分明传授与人间,只得心诚求遍。忤惊安神丸子,理中专治脾疼,凉惊锭子治心烦,总用灯花妙散。

  灯花散用灯花七枚,辰砂一分,研末。灯草汤吞。

  卷五

  疳症门

  丁奚者,手足极细。项小骨高,尻削体痿,腹大脐突,号哭胸陷,骨蒸潮热是也。哺露者,虚热往来,头骨分开,翻食吐虫,烦渴呕哕是也。丁奚,哺露,皆因脾胃久虚,不能化水谷,以致精神减损,无以荣其气,故肌肉消削,肾气不足,复为冷风所伤,故骨枯露也。

  小儿十五岁以上为疳,十五岁以下,其症为痨,此皆气血虚惫,肠胃受伤致之,同出而异名也。盖小儿易虚易实,凡病久则成疳。用药乖方,饮食过度,将息失宜,俱成疳症。俱用集圣丸加减治之。

  小儿脏腑矫嫩,饱则易伤,饮食失常,不为疳者鲜矣。或小儿失乳,粥饭太早,耗伤神气,则疳之根生。故乳食稍多,过饱无度,则疳因伤得。恣食肥甘粘腻,生冷咸酸,以滞中腕,则疳因积生。

  或乳母睡卧,寒暖失其调理,饮食乖常,喜怒房劳。即与儿乳,则疳因母患,传气而入,以致脾胃一伤,诸脏皆弱。但见目涩,或生白膜,唇赤身黄,喜卧冷地,爱吃泥土,泄痢无常,肚腹胀满,耳鼻生疮,头发作穗,脚弱项小,极瘦饮水,潮热进退,皆其症也。以集圣丸本方调之,兼服参苓白术丸,百无一失。

  有因大病,妄投吐利之药,以致胃虚而亡津液,内发虚热,外消肌肉者,以集圣丸去莪术、青皮,加人参、白术治之。

  有因热病不退,以致津液枯燥者。集圣丸去砂仁、莪术,加龙胆草治之。

  有因吐泻()下利而成疳者,集圣丸去青皮。莪术,加白术、肉豆蔻、诃子治之;亦兼服参苓白术丸治之。

  有因久疟不退而成疳者,集圣丸加鳖甲治之。

  有因食积而成疳兼腹痛者,集圣丸去归、芎,加川栋()子肉、小茴香、三棱治之。

  有因虫痛而成疳者,本方去归、芎,加白芜荑、川栋子(),肉治之。

  有因脾胃久虚,不能运转,以荣其气,或胎中受毒,脏腑血少,以致手足极细,项小骨高,尻削体瘦,若前丁奚、哺露之症者,以集圣丸、参苓白术丸治之。

  有因乳母恣食五辛,酒面炙博,致令小儿日则烦渴饮水,乳食不进,夜则渴止,此名疳渴。以集圣丸去莪术、砂仁,加人参。白术治之,兼服人参麦冬散治之。

  凡疳症,热者,虚中之热,冷者,虚中之冷。治热不可用凉,治冷不可用温。尤不可妄施汗下,以致杀人。

  凡小儿略见黄瘦作热,肚大腹痛,不思乳食者,即服五疳消积丸,或集圣丸治之。

  凡治疳症,不必细分五疳,但虚则补之,热者清之,冷则温之,吐则治吐,痢则治痢,积则治积,虫则治虫,不出集圣丸加减用之,屡试有验。

  亦有辜疳()者,脑后项边有核,如弹子大,按之则动,软而不动(),久则肢体痈疮,便痢脓血,壮热赢瘦,头露骨是也。

  凡见此症,速破其核,有虫如米粉,膏药贴之,内服集圣丸调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