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乳腺超声检查技术规范

 影像自由人 2016-09-16



一、乳腺超声检查适应症

 

可以作为乳腺X线筛查的联合检查措施或乳腺X线筛查结果为BI-RADS 0级者的补充检查措施。鉴于中国人乳腺癌发病高峰较靠前,绝经前患者比例高,乳腺相对致密,超声可作为乳腺筛查的辅助手段。

 

 

二、超声检查的仪器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配备实时高频线阵探头,探头频率为 7.5~10 MHz,有条件可用到 10~15 MHz,(中心频率≥8MHz。探头宽度 38mm 到>50mm),但对于乳腺组织过厚或有假体时,可适当降低探头频率,以确保检查深度。

 

 

三、超声检查的方法

 

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有乳头溢液者最好不要将液体挤出。建议超声医生应在检查前进行乳房的触诊体检,并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

 

(一)体位:

 

患者取仰卧位或者对侧斜卧位(乳腺过大时或针对特殊部位病灶),若患者自觉特殊体位有肿块,可让患者采用特殊体位进行超声检查,如直立或者坐位等。检查侧的手臂尽量上抬外展,充分暴露乳腺及同侧腋下。

 

(二)扫查方式:

 

可以采取扇形(以乳头为中心,进行 360°的时钟法扫查:对乳头、乳晕及乳房外上、外下、内上、内下 4 个象限进行全面扫查,顺序可由检查者自行确定,尤以乳头为中心行放射性扫查为佳)或者矩形(探头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完在各象限的范围内扫查)。扫查区域应当重叠,并且包括乳晕和腋下(腺体尾状叶部分),同时应检查腋下淋巴结情况。

 

(三)图像调节:

 

检查中应该调节聚焦范围和增益设置,并且选择合适的预设以确保在获得合适的灰阶,同时有足够的对比度来鉴别肿块和邻近正常组织间的回声差异。如果病变位置表浅,可以使用水囊或涂布足够厚度的导声胶使块位于探头的聚焦区域内。

 

(四)超声检查的程序:1、基本检查内容:

 

 

检查时应先对乳腺及周围组织进行全面的常规二维超声检查,然后对可疑病灶的区域进行重点的二维超声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病灶的位置、大小或范围的测定,形状、边界、边缘、内部及后方回声、是否有钙化及周围组织包括皮肤,胸肌及韧带等结构的变化等。

 

病灶的大小或范围的测量应该选取其最长径线的切面进行,即两条互相垂直的最长径线的测量,然后取与此切面垂直的切面上进行第三个径线的测量(三维检查可在冠状面上进行测量)。测量时,病灶边界清晰时按照边界测量,肿块边界模糊时,应该根据肿块的最大边缘部分或周边的声晕测量。

 

在二维声像图的基础上应予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帮助鉴别诊断,注意仪器预设值,包括彩色多普勒增益、血流标尺、壁滤波值等。重点观察彩色血流的走向及分布,包括病灶内部及周边的血流情况。并在多普勒频谱上测量各种血流参数,重点对病灶的PI(搏动指数)和RI(阻力指数)、PSV(峰值流速)等进行测定。

 

对于诊断困难,同时具备相应的仪器条件,可采用三维重建成像、弹性成像、造影增强对比成像等技术来辅助诊断,并测量相应的参数。

 

2、图像的存储:

 

图像的存储内容包括有:患者的姓名或身份识别号码,设备名称和检查条件标识。图片应加注体表标记:乳腺的方位(左或右),病灶的位置,包括距乳头中央的距离、钟面形式的标记、显示病灶时的探头切面标识。病灶图像存储至少应记录 2 个以上有特征的不同方向切面,建议留存病灶的最长径切面及与之垂直的切面,应尽量完整存储反应病灶超声特点的声像图,如:钙化、彩色血流、多普勒频谱等。对于超声检查没有异常的乳腺,可以仅存储各象限的放射状切面的声像图以表明对患者做过全面的超声检查。所有病例应留存双腋下淋巴结图像。

3、报告书写:

 

以上各项检查结果及所测参数均应在超声报告中加以详细描述,最后综合各种检查结果得出超声的诊断结论,包括:乳腺正常或异常的判断,如有异常的局灶性病变应明确病灶的物理性质,对应的诊断分级 ( 参照美国放射学会的BI-RADS),相应的处理建议(在分级中默认)。

 

(五)超声诊断报告的规范

 

为了使超声报告既个体化又标准化,首先对超声报告中的描述性语言进行统一定义。

 

1、乳腺超声的回声模式个体乳腺的超声在声像图的表现上存在差异,因此,通常将自身乳腺内脂肪

 

 

 

组织回声定义为等回声,有回声的与脂肪组织回声对比,没有回声表现定义为无回声,如囊肿内部的回声;低于该回声强度定义为低回声,如纤维腺瘤内部的回声;强于该回声强度定义为高回声,如纤维腺体组织或者 cooper 韧带等;高亮度定义为强回声,如超声下钙化灶的回声。

 

2、正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正常乳腺的声像图由浅入深依次为①皮肤:呈带状强回声,厚 2~3 mm,边缘光滑整齐。②浅筋膜和皮下脂肪:浅筋膜呈线状高回声,脂肪组织呈低回声,由条索状高回声分隔,边界欠清。③乳腺腺体:因人而异,厚薄不一,老年人可萎缩仅 3 mm,腺体呈中强回声带夹杂有低回声,排列较整齐。腺体与皮肤间有三角形的中强回声韧带,称为库柏(Copper)韧带,其后方回声可衰减。④深筋膜:筋膜呈线状高回声,光滑整齐,筋膜间脂肪呈低回声。⑤胸肌及肋骨:胸肌为梭形的均质低回声区,肋骨为弧形强回声,其后方衰减为声影。

 

整体的乳腺超声表现有均匀和不均匀 2 种,均匀的乳腺在声像图上表现为连续一致的脂肪、韧带、纤维及腺体组织回声,没有间断的、局限的低回声和高回声出现,从乳头、乳晕至周边组织腺体逐渐变薄。不均匀的乳腺可以表现为局部性或弥漫性,声像图表现为腺体不规律的增厚、回声的增强或者减弱等,这是由一些小的纤维腺体组织、脂肪结节和导管结构引起的,属于正常的范畴,较常见于年轻的和钼靶下致密腺体型的女性。

 

3、异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乳腺的异常应从不同的切面上全面观察以排除正常的组织及结构,如脂肪组织和肋骨等,局灶性的病变声像图表现需按照以下征象描述。

 

1)形状声像图上病灶的外形,分为规则和不规则。

 

①规则:包括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等有规律可循的外形。圆形定义为球形,圆形或者球状的,其上下径应该等于左右径;椭圆形定义为卵形或者椭圆形,分叶状整体形态上可以包括两三个波动或曲折。

 

②不规则:所有没有规律可循的外形。(2)饱满度




 

病灶最长轴和与之垂直的最长短轴的比例关系。①饱满:所谓病灶外形饱满或长短轴比例<2∶1,甚至接近于1。②不饱满:所谓病灶外形不饱满或长短轴比例>2∶1。

 

3)方向:肿块最长轴与皮肤线的关系。①平行:病灶最长轴与皮肤线近似于平行(夹角小于 15°),又称为水平或者“宽大于高”。

 

②不平行:病灶的长轴与皮肤线不完全平行(夹角大于 15°),又称为垂直或者“高大于宽”。

 

4)边界病灶与周围组织交界的部分在声像图上的表现。

 

①清晰:病灶与周围组织间有明确的界限,包括包膜、声晕,定义为边界清

 

晰。

 

②不清晰:病灶与周围组织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定义为不清晰。同一病灶可部分边界清晰,部分边界不清晰。

 

5)边缘病灶明确的边缘部分在声像图上的表现。

 

①光整:病灶的边缘光滑整齐,可以有2-3个大的光滑波折。

 

②不光整:病灶的边缘不光滑不整齐,病灶和正常组织间缺乏明显的转变。分为4种模式。

 

a.模糊:肿块和正常组织间很难做出清晰的分界,肿块的边界难以界定。b.分叶:病灶的边缘有较多短小的环形波纹,呈扇贝状。c.成角:病灶的边缘部分有尖锐的转角,通常形成锐角,类似蟹足,故亦可

 

称蟹足状。d.毛刺:病灶的边缘有锐利的放射状线条样表现。同一病灶的边缘可并存上述多种表现。

 

6)回声模式病灶的内部回声,按照前述乳腺超声回声模式定义,内部回声可以是单一的,

 

也可以是多种回声复合的,其分布的表现可以分为2种。①均匀:病灶内部回声为分布均匀的单一声、高回声及强回声。②不均匀:病灶内部回声为分布不均匀单一回声或几种混合的回声。(7)后方回声

 

病灶后方回声是对比周围同等深度的正常组织出现的声像图特征,其代表了病灶在声学传导方面的特性。

 

①增强:病灶后方回声高于周围同等深度的正常组织,表现为病灶后方回声增强。

 

②不变:病灶后方回声与周围同等深度的正常组织相同,表现为病灶后方回声无增强或无衰减。

 

③衰减:病灶后方的回声弱于周围同等深度的正常组织,表现为病灶后方为

低回声或无回声,后者即声影。

 

④混合:部分病灶后方回声有不止一种的表现,说明肿块内部成分的不均匀

 

性。

 

8)周围组织部分病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在声像图上的表现。

 

①皮肤及皮下脂肪组织层水肿增厚:局部或者弥漫的皮肤及皮下脂肪组织的增厚,回声增强,皮下脂肪组织层内可见条带状的扩张淋巴管回声。一般皮肤厚度在 2mm 上下。

 

②皮肤凹陷、高低不平:皮肤表面高低不平,出现局限性的或多处皮肤表面凹陷。

 

③病灶周围组织水肿:病灶周围组织增厚,回声增强且呈网状(低回声线条组成的网格状)。

 

④结构扭曲:病灶引起周围正常解剖层次的结构的扭曲或连续性中断,包括病灶处皮肤、浅筋膜层、腺体层、深筋膜层及胸肌层的改变。

 

⑤Cooper韧带改变:韧带牵拉或者增厚。⑥导管:腺体内导管内径的异常扩张或导管走向的扭曲。(9)钙化

 

乳腺腺体或病灶内显示的强回声称为钙化,一般认为>0.5 mm的钙化属于粗大钙化,大钙化可能会伴有声影,<0.5>

 

10)血管评估①病变区域没有明显的血流信号。②病变区域与周围腺体内血流信号相似。③病变区域有明显增加的血流信号。

 

4、彩色超声检查

 

彩色超声用于检测腺体组织及病灶内血管的检查。病灶的血管分布是一项特征性的分析指标,通常对比对侧的相同区域或者同侧乳房的正常区域。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血流速度较低、彩色多普勒的灵敏度设定等,探头施压可以使小血管特别是静脉闭塞,因此检查时应避免用力,囊肿内无血流(加压会出现血流伪像)。良性病灶内血流一般较少,恶性病灶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可以明显增多,且走向杂乱无序,部分病灶有由周边穿入的特征性血流。除对血流形态学的观察,还应对血流的各项多普勒参数进行测定,诊断意义除阻力指数(RI)外其他的参数多存在争议,一般恶性病变的RI>0.70。5、乳腺超声评估分类

 

超声对病灶特征描述的专业术语要有统一的规范标准。超声描述的专业术语需要体现对病灶良恶性的判断和分类的影响,且对多个特征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优于单个指标的判断。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相应的专业术语内涵也将会有所改变。本指南分级标准参照美国放射学会的BI-RADS分级,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分级标准。

 

1)评估是不完全的。0级:需要其他影像学检查(如乳腺X线检查或MRI等)进一步评估。

 

在多数情况下,超声检查可对乳腺进行全面评估。当超声作为初次检查时,下列情况则需要进一步做其他检查:一种情况是超声检查乳腺内有明显的病灶而其超声特征又不足以做出评价,此时必需借助乳腺X线检查或MRI;另一种情况是临床有阳性体征,如触及肿块、浆液性溢液或乳头溢血、乳腺癌术后以及放疗后疤痕需要明确是否复发等,超声检查无异常发现,也必须借助乳腺X线检查或MRI对乳腺进行评估。

 

2)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级。1级:阴性。

 

临床上无阳性体征,超声影像未见异常,如:无肿块、无结构扭曲、无皮肤增厚及无微钙化等。为使阴性结论更可信,超声检查部位尽量与乳腺X线检查联合检查所关注的乳腺组织区域对应。

 

2级:良性病灶。

 

基本上可以排除恶性病变。根据年龄及临床表现可6~12个月随诊。如单纯囊肿、乳腺假体、脂肪瘤、乳腺内淋巴结(也可以归类1级)、多次复查图像无变化的良性病灶术后改变、有记录的经过多次检查影像变化不大的结节可能为纤维腺瘤等。

 

3级:可能良性病灶。

 

建议短期内复查(3~6个月间)及其他进一步检查。

 

根据乳腺X线检查积累的临床经验,超声发现明确的典型良性超声特征(实性椭圆形、边界清、不饱满的肿块)病灶,很大可能是乳腺纤维腺瘤,它的恶性危险性应该<>确定类)、未扪及的多发复杂囊肿或簇状囊肿、病理明确的乳腺炎症、恶性病变的术后早期随访都可归于该级。

 

4级:可疑的恶性病灶。

 

对可疑的恶性病灶建议活检。此级病灶的恶性可能性3%~94%。评估4级即建议组织病理学检查: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空芯针穿刺活检、手术活检提供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诊断。超声声像图上表现不完全符合良性病变或有恶性特征均归于该级。目前可将其划分为4A、4B及4C。4A级更倾向于良性可能,不能肯定的纤维腺瘤、有乳头溢液或溢血的导管内病灶、不能明确的乳腺炎症都可归于该级,此级恶性符合率为3%~30%;4B级倾向于恶性,此级恶性符合率为31%~60%;4C级提示恶性可能性较高,此级恶性符合率为61%~94%。

 

5级:高度可能恶性,应积极采取适当的诊断及处理。

 

超声声像图恶性特征明显的病灶归于此级,其恶性可能性>95%,应开始进行积极的治疗,经皮活检(通常是影像引导下的空芯针穿刺活检)或手术治疗。

 

6级:已经活检证实为恶性。此级用于在活检已证实为恶性,但还未进行治疗的影像评上。主要是评价先前活检后的影像改变,或监测手术前后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影像改变。

 

6、乳腺超声报告的组成

 

报告用词应当具体而简洁,使用不加修饰的术语;各项术语的定义、阐释性用语不需出现在报告中;报告内容应当尽量详细,包含全部标准的描述;数据测量应该遵守前述规范,包括下列内容。

 

1)患者信息的记录

 

患者信息的记录包括姓名,年龄,医疗号码等。(2)双侧乳腺组织正常或异常声像图描述

 

异常的声像图包括:小叶增生,退化不全,妊娠哺乳期改变等。(3)有意义的异常及病灶的声像图描述

 

①记录病灶一般信息:记录病灶所在侧、位置(需要一致的和可以重复的系统定位,诸如钟表定位、距乳头的皮肤距离)、大小(至少两个径线,大者最好3个径线),同性质的病灶较多时可选取较大及有特征的病灶测量。

 

②病灶声像图的描述:应按照BI-RADS内容标准逐一进行,包括病灶的外形、边界、边缘、内部及后方回声、周围组织、病灶及周围的钙化、血流以及各种特殊技术所见的各项特征,尽量用术语描述,并尽量注意保持与后面的病灶诊断和分级的一致性。

 

③结论:结论部分包括乳腺正常或异常,发现病灶的物理性质,对应的诊断

 

 

分级,相应的处理建议(在分级中默认),如可能尽量做出适当的临床病理诊断。

 

④图片存储:病灶应当储存两个垂直切面以上的声像图,声像图上有完整的各种条件及位置标识。

 

7、报告范例超声描述:

 

双乳大小对称,外形无殊,腺体回声欠均,结构较紊乱,右乳外下象限(8点钟左右)可及一大小约1.6*0.9*1.4cm的低回声结节,外形规则,边界清,可见包膜,内部回声均匀,CDFI显示内少许血流信号,测得动脉RI0.52,弹性评分,3分。

 

双侧腋下可见低回声结节,左侧较大为1.8*0.9cm,右侧较大为1.2*0.7cm,内部结构清。

 

超声提示:

 

1.右乳低回声结节(BI-RADS 3级)

 

2.双乳小叶增生

 

3.双腋下多发淋巴结可及附:乳腺BI-RADS分级

 

美国放射协会( ACR)于1992年建立并推荐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规范了X线影像报告的术语,2003年又增加了超声和磁共振的内容,便于各个影像学之间进行比较,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在乳腺钼靶检查、超声诊断及磁共振报告上采用BI-RADS进行评价分级。

 

其意义如下:

 

0级:需要召回,结合其他检查后再评估,说明检查获得的信息可能不够完

 

整。

 

1级:未见异常。

 

2级:考虑良性改变,建议定期随访(如每年一次)。

 

3级:良性疾病可能,但需要缩短随访周期(如3~6个月一次),这一级恶性的比例小于2%。

 

4级:考虑恶性病变可能,需要活检明确。

 

4A级:3-8%的恶性可能,在取得良性的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结果后需随访6个月。

 

4B级:中等拟似恶性病变,9-49%恶性可能。

 

4C级:50-94%恶性可能,尚不代表5级的的典型恶性特征。

 

5级: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几乎认定为恶性疾病),需要手术切除活检。

 

6级:已经由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