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股民简单“低买高卖”口诀 稳坐牛人榜

 highoo 2016-09-16

孙阿姨(孙丽华)是中国最老一批股民,80年代末曾是一位走投无路的下岗工人,小学文化,为了养活全家,曾拿着儿子的奖状去找工作。他说到当时没有地方可以求,只能靠自己,家里的生活要维持,儿子也要读书,总想自己的儿子生产要过得好此,当时营业员一个月工资也只有600多块,一天下来打好几份工。

在为生计所迫加机缘巧合下,孙阿姨在20世纪90年代初大着胆子借了3500元入市,随后,她凭借自己的勤奋与坚韧,以草根特有的生存智慧摸索出了一套股市赢利模式。期间,她经历过中国股市大大小小的历史发展节点,看到过形形色色的股民悲欢离合,体验过种种股市酸甜苦辣。

孙阿姨的神奇炒股经历

孙阿姨很无奈地说“我是很无奈的时候才去炒股的,说来还很有故事。”孙阿姨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说起话来嗓门大,语速也很快。

故事要说回到上世纪80年代末,那时候孙阿姨年近40岁,在上海电子管厂工作,日子还过得去。可没想到,后来厂里效益不好了,自己也成了下岗工人。

屋漏偏逢连夜雨,孙丽华的先生弄丢了放公款的包裹,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没有多少文化的孙阿姨急得四处找工作。1991年初,有一次在找工作的时候,她在上海人民广场附近的广东路上,看到万国证券营业部门口经常有很多人围在那里。

“我还以为是招工,凑上去听听看,那次才第一次听说股票这东西。”虽然不懂股票,但孙阿姨很机灵,去书店里找相关书籍来看。当时有一本书对她启发很大。“书里说,你没有钱做老板,可以买公司的股票,跟股票一起做老板,它赚你也赚。”于是,孙阿姨向姐姐借了3500元,买了1000股深圳宝安,成了一名散户股民。在股票道路上孙阿姨成功了,不仅赚到钱,一路上还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股友,她说人生坎坷总难免,眼观心想胜实事,投资不忘改革好,平常百胜能致富。

孙阿姨的炒股经验:

“现在炒股跟当年不一样了,现在是全流通,再按照老套路是不行了。我们散户炒股风险很大,一定要头脑清晰。”孙阿姨一本正经地说,散户炒股一定要看宏观政策面和技术面。

“我20多年的经验过来,我看技术面,并非单看K线图。”孙阿姨说,她自己悟出的一个经验是,选股票要看人气指数。买的人多,说明股票有前景。跟群众选厂长一样,大家不选他,肯定当不上厂长。

“选股要看企业的产品供求关系怎么样,产品最好是单一制的,比如贵州茅台,它的酒是用山泉水做的国宴酒,其他产品不能取代,这种股票成长性就很好。还有就是要挑核准制的企业,这种企业无恶性竞争。”

说起操作风格,孙阿姨是这么说的:

一、就是看成交量,“我炒股的秘籍最主要是看成交量方面,因为成交量决定着股市的涨和跌。如果没有人买这个股票的话这个我是不会上的。……价钱跌的越少,成交量越大,这就是底部现象。股指期货出来的时候,因为人的意识都是赚钱,但是股指期货出来以后,就是做空也能赚钱。对大家一次性再做多的时候,他们就反技术操作。之后,一直跌了两个多月,因为跌的很低的时候,跌的价钱很少了,但成交量多了,那个底部是信号。应该可以上去的,应该可以买。”

二、不盲目相信炒股软件。“炒股软件我也用,但是不能全部照搬,死做是不行的,有的是反技术的,有的是可以根据他的做。我这个人关心也关心,看也看,最主要的是靠自己的独立。因为我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是单枪匹马,一个人战斗。”

孙阿姨还有一个口诀,“低位买进,等一段时间,高位买进,快进快出”。

现在,孙阿姨炒股20多年,经验也算很丰富了,但创业板她是不去碰的。

“创业板的企业要是亏了,只能退市,没有后路,散户只能是血本无归。”孙阿姨说,创业板盘子小,发行价高,现在又被炒高了价格,这是一种投机性投资。她认为,当前的创业板价格超越了价值,市盈率很高。“我是不碰的,等价格回归了价值再参与。”

孙阿姨灵了一个经验,她说,如果看到哪个高管抛售了他的创业板原始股,那散户也不要买这个股票了。

对于当前股市的判断,孙阿姨认为,现在股市涨得慢,一跌全跌光。所以,她劝散户不要贪心,学会清仓的人才是最大的赢家。

最后,孙阿姨还提醒股民,要关注宏观面,眼光要放至全球。“在电视上看见利比亚打仗了,别事不关己的样子,要赶紧看看手中有没有股票跟利比亚有关系的。”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