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外放王爷和清朝禁足京城王爷,哪种方式更胜一筹?

 pgl147258 2016-09-16

相比明朝,还是清朝的做法好一些。但是做得最好的也不清朝,而是唐宋。

明朝外放王爷和清朝禁足京城王爷,哪种方式更胜一筹?

汉朝初年实行分封制,皇族王爷就是诸侯,权力太多,屡资挑战中央的权威;西晋更是如此,所以才酿成八王之敌;做的最好是唐朝和宋朝,王爷只有身份上的优待,并无实际政治权力,而且在经济上的优待也太过,没有像明朝那样与地方争夺地权。《新唐书》所言“虽以国王之,实与匹区夫不异”,唐自中叶,宗室子孙多在京师,幼者或不出合,虽以国王之,实与匹 区夫不异,故无赫赫过恶,亦不能为王室轩轾,运极不还,与唐俱殚。然则历数 短长,自有底止。彼汉七国、晋八王,不得其效,愈速祸云。

明朝外放王爷和清朝禁足京城王爷,哪种方式更胜一筹?

平心而论,相比明朝,清朝对皇室的控制做的都不错。

清朝的王爷,只作为爵位和享受生活待遇的标准存在,清朝的王爷没有酿成什么影响国家的重大失误。但是由于清朝为满族入关,本来人数就少,对汉族大臣又不敢完全信任,所以必然要在亲王寻找一些有能力的赋予大权。一些有“兼职”的也是权利很大的,比如清初的“睿亲王”多尔衮,曾高居“皇父摄政王”之位。清末的“恭亲王”奕,“庆亲王”奕诓都曾高居军机处领班大臣和国务总理。二代“醇亲王”载沣,因为是宣统皇帝生父,曾高居“陆海军大元帅”,“摄政王”。但单就“亲王”来说,实在是没有什么实权。至于清朝,初期,八旗旗主都是和硕亲王,八旗旗主权力极大,但是中后期也都没什么实权,军机大臣才是实权派,那些有名的亲王,比如恭亲王,庆亲王,醇亲王等等,都是领了军机处差事才权利那么大的。

永乐以前,在政治上,建藩初期,王府不仅有相傅,而且武臣由勋臣担任,出则为将,入则为相。王府官可兼行省参政,为地方行政首长,也可兼都指挥使,掌地方兵权。在封国内,亲王拥有相当大司法、人事权,其官属除长史及镇守指挥、护卫指挥由进行派遣外,其余均在封国境内或所部军职内选用,藩王对他们有生杀予夺之权。

明朝外放王爷和清朝禁足京城王爷,哪种方式更胜一筹?

永乐以后,王爷虽然没有了权力,但封赏太厚,到中后期已经远远超出了国家的土地和财政能力,放到地方上确与地方官府和人民争利。藩王不仅终身有俸禄,而且待遇很优厚。岁禄单是米一项,即达5万石,是正一品大臣的50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