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索尼之后只有静境!更具生产力的电纸书!

 滄州僕臣 2016-09-16

伴随着近两年国内IP热潮兴起,版权意识增强,消费者对阅读体验提出更高的要求,一度冷落的电纸书市场逐渐升温,开始陆续又有新的品牌出现。亚马逊、京东、掌阅等知名厂商已经多有分析,我们今天来关注一个全新的品牌,“静境电纸书”。

据了解,与标榜“为阅读而生”的kindle等一众品牌不同,静境电纸书的野心似乎不局限于阅读,而是在阅读和书写两个维度上同时发力,立志于让电纸书成为一个专业的生产力工具,给大家提供一种更好的更环保的读写方式。

那么静境电纸书的生产力究竟如何?根据笔者了解,体现以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比kindle更适合专业阅读

众所周知,kindle追求轻薄便携,全系列的6寸小尺寸屏幕明显为休闲阅读、纯文字类阅读而设。然而,休闲只是阅读需求的一小部份。“为阅读而生”的kindle无视专业类阅读的需求,令大部分PDF、论文等专业内容的阅读只能在电脑和平板电脑上完成。

索尼之后只有静境!更具生产力的电纸书!

9.7寸的静境电纸书正瞄准这部分用户痛点,用大尺寸E-ink屏幕,结合轻薄的机身,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专业式阅读体验。有网友透露,静境电纸书将采用自主开发的基于安卓4.4的半开放式操作系统,称之为“Ink OS”。该系统对阅读功能进行大量优化,显示效果和专业性将大幅提升,并且支持部分通过优化的第三方软件安装,争取在专注度和拓展性上取得平衡。同时,静境电纸书具备书写功能,支持阅读批注、草稿等功能。可以说,专业阅读上静境绝对碾压kindle,是能成为用户专业学习上的好工具。

读写功能上与iPad Pro各有千秋

关注iPad的朋友都知道,iPad Pro是苹果在生产力上寄予厚望的产品。也确实如此,iPad Pro系统流畅,屏幕效果出色,手写功能优秀,机身轻薄得宜。然而,iPad Pro功能不仅读写功能强大,娱乐功能一样令人沉迷。在杰出的游戏性能和影音效果面前,多少用户能真正静下心来好好阅读,认真书写呢?

索尼之后只有静境!更具生产力的电纸书!

静境电纸书则通过对娱乐功能的限制,给予用户一个足够纯粹专注的使用环境进行阅读和书写。E-ink屏幕虽然不比retina屏幕靓丽流畅,但胜在舒适自然,在阳光底下显示清晰,长时间阅读时减轻视觉疲劳感。而且超低能耗,iPad Pro能使用10个小时已经了不起,电纸书则一般能使用数周之久,避免了频繁充电给用户使用中带来骚扰,让用户可以更专心于眼前的工作学习。手写功能上,静境电纸书的E-ink屏幕显示效果自然更接近真实笔迹。而且iPad Pro厚厚的屏幕玻璃,使得笔尖明显浮在笔迹之上显得书写体验很假。据说笔尖与屏幕显示间距离仅有0.38mm,笔尖紧贴笔迹,给人最真实的体验。另外,iPad Pro机身更薄,静境电纸书更轻,便携度上互有输赢。

可见,起码在专业的读写功能上,静境电纸书与iPad Pro相比各有千秋,并不逊色。

让人惊喜的数位板功能,颠覆Wacom

数位板可以说是每个设计师必备的生产力工具。而设计师们又是最需要大量阅读积累,需要灵活思维寻求灵感的人群。网上爆料称,静境电纸书将创造性地在电子阅读器中加入专业级数位板功能,为广大设计师用户带来更好的阅读和创作体验。试想一下,当你在苦心思索,无从下笔的时候,面对的可能不是一块单调无趣的Wacom,而是放有大量设计素材的静境电纸书,只要查看一下素材库,或者随意翻阅各种图片、文章、资料便可寻求灵感,甚至可能支持在屏幕上显示素材即时进行临摹,会不会生产力和幸福感一下子就提升几个档次。静境电纸书的这一创新举措,说不定能颠覆Wacom,甚至整个数位板行业。

索尼之后只有静境!更具生产力的电纸书!

生产力逆天,剑指无纸化

9.7寸E-ink屏幕、轻薄机身、精心优化的Ink OS系统、出色的阅读体验、卓越的手写功能、专业级数位板功能,静境电纸书结合kindle、iPad Pro、Wacom的多方优势,显然已经不能简单用电纸书来定义,而是货真价实的生产力工具。实际上,E-ink屏幕面世之初,凭借反射式显示、极低功耗等优势,在商务办公应用、教育数字化应用等方面拥有巨大发展前景,旋即被世人认为是实现生活和工作“无纸化”的利器并寄予厚望。当中也不乏重量级厂商在此狠下功夫,曾推出堪称一代E-ink屏幕神作DPT-S1的Sony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们可以从静境电纸书中看出不少Sony DPT-S1的影子,当然更多的还是静境本身的创新。如今Sony DPT-S1已经绝版,静境电纸书是否能够接过Sony的大旗,完成前人所未竟的“无纸化”宏愿,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