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
2016-09-16 | 阅:  转:  |  分享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13世纪后期),由丽江木氏先祖将统治中心由白沙古镇迁至现狮子山,开始营造房屋城池,称“大叶场”[4]。古城名称来
源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
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5]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蒙古军南征,木氏先祖阿宗阿良迎降,阿宗阿良归附元世祖忽必烈,驻军于此
。[4]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茶罕章管民官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三跋管民官改为通安州,州治在今
大研古城。同年,改丽江路通安州。[4]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归顺明朝,设丽江军民府,阿甲阿得被朱元璋皇帝
赐姓木并被封为世袭知府。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木得在狮子山麓兴建“丽江军民府衙署”。曾遍游云南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滇游
日记》中描述当时丽江城“民房群落,瓦屋栉比”,明末古城居民达千余户,城镇营建已颇具规模。清雍正二年(1724年),第一任丽江流官知
府杨铋到任后,在古城东北面的金虹山下新建流官知府衙门、兵营、教授署、训导署等,并环绕这些官府建筑群修筑城墙。[4]1997年12
月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上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丽江古城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5]?,成为全国99座历史文化名城中首批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城。[6-7]?1986年12月,丽江古镇因为
集中体现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被国务院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001年9月,丽江古城成为全国文
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6]2002年12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丽江撤地设市,丽江古城的行政区划归丽江市古城区。[6]?201
1年7月6日,云南省丽江市丽江古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4]?2012年6月24日至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下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了丽江古城微小边界调整和缓冲区的提议,将丽江古城面积3.8
平方公里调整到7.279平方公里。[8]?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于洪武十五年(公元1352年)攻入昆明、大理,丽江的纳西族土司阿甲阿
得为寻求更大的靠山,率先归附。朱元璋为感其诚,授予世袭土官知府,下辖四州一县,并赐一镌有“诚心报国”4字的金花带;赐他汉姓为“木
”,名“木得”,从此,“阿得”便为“木得”。木得任知府之后就在古城的狮子山东面营造纳西王宫,即今木府。原建筑包括牌坊、仪门、议事厅
、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三清殿、配殿及住宅庭院等等,占地极大,主建筑仿北京紫禁城式样,排列于东西主轴线上。
献花(0)
+1
(本文系amberioxwda...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