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卢志坚 龙平川 通讯员朱建中)近日,拿到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检察机关发来的提出再审检察建议通知书,老邵逢人就撒烟,被判决憋屈了大半年的老邵在村里总算“抬起了头”。 2013年2月,老邵到银行签字贷款20万元给马庆宝做生意,由担保公司提供担保,谁知马庆宝犯罪坐了牢。担保公司刚与老邵共同还清银行贷款,转身就把老邵告了。庭审中老邵反复辩解“钱是马庆宝使的,自己没用钱,即使他还,也得把担保公司预收的4万元押金扣下”,结果仍输了官司变成失信人员。老邵想不通,今年5月,他来到宿城区检察院,没想到案子受理不到四个月就等来好消息。 老邵不知道,该案顺利办理得益于该院民行引导侦查联动打击虚假诉讼新机制。针对虚假诉讼高发、难办态势,今年年初,该院推出民行引导侦查新机制,与相关部门联动“围剿”虚假诉讼。 据该院副检察长王晓红介绍,民行引导侦查办案机制分筛查评估、引导介入、跟进问效三个重点环节,形成内部整合侦监公诉,外部监督制约法院公安的一体多元监督格局。 承办检察官唐小元以老邵案子为例讲述办案过程:首先是筛查评估。对照虚假诉讼表象特征甄别过滤、综合评估后,发现该案虚假等级较高,遂立案受理纳入办案快速通道。紧接着进入引导介入环节,办案人员调阅审查庭审记录发现,该案据以定案的证据是担保公司提供的于2013年12月30日还款7000元的书证。为证明对方赖账,老邵在办案人员指引下提供出同日向银行偿还相同数额款项凭证。走访银行得知当日是最后还息日,老邵和担保公司同时还款,次日银行发现重复还款后已将该笔款项退回担保公司。 有了“足以推翻原判决的新证据”,检察机关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并向老邵发出了通知书。针对押金问题老邵无法举证,办案人员走访发现,收取押金是担保行业“潜规则”,该担保公司经过诉讼程序的20起追偿权案件,可能有隐瞒押金事实重复计算本金涉嫌虚假诉讼犯罪问题。这一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刑事立案后,承办检察官将继续从侦查方向、固定证据方面介入引导。最后的跟进问效环节主要是监督升级。唐小元说,假设涉嫌虚假诉讼线索移送公安机关不受理或不能说明不立案理由的,检察机关可以立案监督;如果法院对再审检察建议不采纳,则可以提请上级检察机关抗诉。 据悉,自2014年以来,该院共办理民事虚假诉讼8件,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7件,向公安机关移送虚假诉讼犯罪线索2件。 (原标题:憋屈大半年的老邵“抬起了头” 宿迁宿城:民行联动打击虚假诉讼为当事人维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