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与刘备:行为相反,本质相同

 汉青的马甲 2016-09-17

作者|我方特邀学者平平爹

来源:陶陶孟夏,ID:Astrophl__W

说到天生的对手,就不得不提曹操和刘备。在三国这个风云际会、群雄辈出的华丽舞台上,曹操和刘备无疑是其中最佳、也是笑到最后的舞者。他们相互缠斗,相互厮杀,最终都成了雄霸一方的英主。

曹操和刘备虽然斗了数十年,是势不两立的死敌,但却从不掩饰自己对于对方的欣赏,正所谓英雄惜英雄!就如南宋诗人辛弃疾所说的那样:“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曹操和刘备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向我们阐述到底何为英雄!

曹操与刘备:相争相惜三十年

一:曹刘本是同类人

在王粲的《英雄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灵帝末年,备尝在京师,复与曹公俱还沛国,募召合众。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

也就是说,刘备早年曾到过洛阳,还结识了当年作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曹操。之后,刘备与曹操一起返回曹的家乡——沛国,然后在那里征集士兵。此事虽然不见于正史,但是此故事由王粲说出,恐怕并非空穴来风。毕竟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与曹氏父子有着非同一般的交情,能够知晓他人所不了解的内情。

对于刘备这个喜怒不形于色,还小自己六岁的后起之秀,曹操非常重视,很想拉拢他为自己所用。在帷幕之内,曹操经常对刘备推心置腹,并说出自己对于时局的看法。但郎有情,而妾无意,刘备并不认为曹操的器量能够容纳自己。于是不久之后,刘备便带着关羽、张飞辞别了曹操。

然而令曹操想不到的是,这个看似老实的刘备,居然在离开不久,便送给了自己一份“大礼”。曹操一直很看不起袁绍的为人,在谈论中,无意将自己对于袁绍的负面看法告诉了刘备。转眼间,刘备便将曹操所说的话,和盘告诉给了袁绍。为此,曹操还咬破了自己的舌头,引以为“失言之戒”。

虽然刘备曾经出卖过自己,但以曹操的器量,还绝不至于记恨刘备。曹操出于政治上的考量,还屡次向汉献帝上表,为刘备加官进爵。公元196年,曹操上表朝廷,封刘备为镇东将军,封为宜城亭侯。

公元198年,曹刘又迎来了第二次合作的契机。当时刘备被吕布所击败,不仅丢了自己的根据地徐州,甚至连自己的老婆孩子也丢了。狼狈不堪的刘备走投无路,只好西向投奔了曹操。到了曹操的驻地后,他果然不计前嫌地接纳了刘备,并且还给了刘备以兵马和粮草。其后,曹操与刘备一起击败了吕布,并且一起回到了许都。

为了拉拢刘备,曹操给了他前所未有的礼遇。他又一次上表朝廷,为刘备求官。而这一次,刘备被封为左将军,成为曹操麾下地位最高的客将。此外,曹操还与刘备出则同车,食则同席。很明显,曹操是想将刘备作为自己的二把手培养。然而即便曹操做到这种地步,刘备仍不准备领他的情。

从实质上来说,曹操和刘备是同一种的类型的人。曹操也曾说过:“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 这个“俦”字,也就是相同类型的人的意思。曹操和刘备,都具有能力极强,野心极大的特点,都是极具魅力,终不会为人下的雄才。因此,刘备绝对不会服从曹操,不论他对自己有多么好。这就是所谓的一山不容二虎,刘备和曹操就像冰和炭一样,永远不能相容。

身在曹营,刘备时常有朝不保夕之感。因为他深知,曹操麾下的很多大臣,都曾建议曹操将自己杀掉。而自己的命,是曹操力排众议保下来的。但在多疑的曹操手下做事,居人篱下的自己保不准就会被其杀掉。其后,曹操又找刘备喝酒,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从表面上来看,曹操是在夸奖刘备的能力强,而在另一方面也是在敲打刘备——“就算是强龙,也得把头给我低着”。对此,刘备惶恐不已,于是开始与董承等人一起,共同酝酿杀死曹操的阴谋。

以刘备的识人之能,自然知道董承等人成不了大事。于是他借带兵征讨袁术之机,迅速占领了下邳,并且杀死了曹操所立的徐州太守——车胄。从此以后,曹操和刘备正式撕破了脸皮,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再也没有共事、合作的可能。

二:曹刘相争三十年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刘备无疑是曹操的克星,曹操经常被刘备玩的团团转。不仅被其陷害,被其出卖,甚至还差点被其谋杀。聪明一世的曹操,很难从刘备没有任何波澜的脸上得出什么有用的信息。而自己那种大大咧咧的诗人性格,却总能为刘备所利用。若在和平年代,曹操很可能会被刘备给整死。但是在战争年代,军事天赋平庸的刘备,只有被曹操追赶、打败的份儿。

刘备与诸葛亮谈论兵法时,经常以曹操为能,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于他的恐惧。甚至还认为,曹操用兵仿佛孙武、吴起。刘备在斩杀曹操部将蔡阳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吾势虽不便,汝等百万来,未如吾何;曹孟德单车来,吾自去。”也就是说,像蔡阳这样的将领,即使带百万之兵前来,我也不畏惧;但是曹公单车前来,我就要逃走了。”刘备对于曹操的军事才能,有多么忌惮。

对于刘备,曹操又何尝不忌惮呢?他清楚地明白,如果放任刘备不管,任其坐大,会成为多么可怕的后患。曹操曾经说过:“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刘备就像个磁石,他无论逃到哪儿,总有一个小团队跟随着自己,这个团队不乏像关羽、张飞这样“万人敌”的名将。无论刘备被打败多少次,这个团队就是打不散,总能在短时间内聚成一团,简直是水泼不进。

到了一个地方,刘备总能以自己的名望和魅力,拉拢当地豪强,从而轻松拉起数万兵马。裴潜曾经评价刘备:“使居中国,能乱人而不能为治也。若乘间守险,足以为一方主。”也就是说,只要让刘备潜龙入渊,再想消灭他,应当是非常困难的事。

所以,曹操在东征西讨的过程中,总将刘备列为第一顺位的打击对象。刘备逃到哪,曹操就追杀到哪。公元200年,曹操带兵攻打盘踞于下邳的刘备。当时,袁绍对曹操已然大兵压境。但即使面临如此危机的情况,曹操仍毅然带领主力攻打刘备,并将之杀得大败,刘备被迫投靠袁绍。

同年,刘备又随文丑攻打曹操,然而又一次战败。其后,刘备脱离了袁绍,与刘辟、龚都等人一起,占领汝南,继续骚扰曹操的后方。在此期间,刘备曾被曹仁所击败,但却斩杀了曹操的部将蔡阳。公元201年,曹操带兵亲征刘备。这一次刘备不敢对敌,率军南下投靠了刘表,成了他的客卿。

虽然刘备连续惨败于曹操,但是他却一直在失败中学习,试图找到击败曹操的办法。公元202年,刘备在博望坡设伏,大败曹操的大将夏侯惇。此战是刘备对于曹操势力所取得的,第一次战果较为显著的胜利。

公元208年,统一北方的曹操南下荆州,刘表之子刘琮被迫投降。其后曹操与刘备在当阳交战,刘备大败亏输,几乎被擒。虽然刘备被曹操所击败,但是天下人仍然认为只有刘备能够抵挡曹操。就如孙权所说:“非刘豫州莫可可以当曹操者!”在这个基础上,孙权与刘备组成同盟,共同抵挡南征的曹操。

公元208年,孙刘同盟对曹操发动了赤壁之战,终于击退了来势汹汹的曹军。从赤壁之战中,刘备终于发现曹操并不是不可战胜,这为他在汉中独自击败曹操埋下了伏笔。

此后,刘备从盟友东吴那里借得荆州,获得了稳定的根据地。此后,刘备向西攻略益州,终于实现了“横跨荆益”的战略计划。在占据益州后,刘备兵锋直指巴蜀门户——汉中,并与曹操展开了最后一次决战。

公元219年,刘备反客为主,在定军山杀死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渊,并且尽占汉中地利。此时的刘备兵强马壮,名将如雨,谋士如云,实力早已今昔非比。刘备得意洋洋地说:虽曹公亲来,无能为也!”不久后,曹操果然带领大军来到汉中,眼见在群山之中遍插旌旗,兵据险地的刘备军,心中不禁生出绝望之感。经验丰富的曹公明白,这仗恐怕是打不赢了。

汉中之战,曹刘两人最后一次交锋。公元189年,曹操和刘备第一次在洛阳相识,他们都是三十左右的年轻人,意气风发,指点江山,都想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整整三十年后,刘备与曹操在汉中再一次以兵戎相见,两人都已年过花甲,成为割据一方的雄主。但是两人没有时间唏嘘,也没有时间交谈,刀枪与火焰是他们给自己“好友”最后的饯别礼物。

最后,曹操被击败于汉水之畔,险些遭受灭顶之灾。当刘备远远望见曹操退去的背影,又会是什么感想呢?是兴奋?是悲凉?还是二者皆有?这就不得而知了。

三:异曲同工话曹刘

作为旗鼓相当的英雄,曹操和刘备虽然出身天差地别,但是却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具有相当鲜明的个性,有着出类拔萃的个人魅力,更有出乎常人的识人才能。更重要的是,两人都有容人的雅量,这也是他们之所以能有如此之多的人才投靠、效忠的根本原因。

例如曹操曾原谅了杀害自己长子的张绣,在官渡之战中烧毁了自己将领与袁绍的密信。而刘备呢?在关羽丢失荆州后,并没有为难自己的重臣糜竺,仍待之如故。要知道他的弟弟糜芳,就是出卖荆州的始作俑者。夷陵之战后,刘备又原谅了被迫投降曹操的黄权,并且善待他的家人。他们对于他人的宽宏,是何其相似。

同时,曹操和刘备都有不忘初心,百折不挠,屡败屡败的精神。大家都知道刘备命运坎坷,经常吃败仗。而曹操又何尝不是呢?曹操虽然军事才能出众,但是经历的败仗一点也不比刘备少,有好几次都差点被敌人所杀。但是面临困境,曹操和刘备都具有永不言败的精神,并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刘备在刘表那里当客将时,已经47岁了,可谓是一事无成。对于普通人来说,很可能早已放弃了梦想,过上了求田问舍的安逸生活。而刘备呢?却仍为自己髀间生肉而落泪,为自己碌碌无为而羞耻。百折不挠的曹操和刘备,又怎能不让后人心生尊敬呢?

但是刘备与曹操又是不同的,简单来说曹操是以“霸道而兴王道”,而刘备是以“王道而兴霸道”。在乱世中,曹操为了匡正天下,采取了很多过激的手段,残害了许多人民。在徐州,曹操为了发泄私怨,甚至屠杀了数万百姓,杀得河水为之不流。

在官渡之战后,他又残忍地坑杀数万被俘的袁绍军将士,他的心肠之狠令人胆战。在治理中,曹操崇尚法治,以重典治国,百姓受到了沉重的压迫。这一切,都是曹操不受百姓喜欢的根本原因。

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屠杀和压迫并非曹操的本心,而是一种手段,是乱世中不得不为的手段。否则曹操又如何会写出“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这样悲天悯怀的诗词呢?当有人向曹操劝进时,他却意味深长地回答:“若天命在吾,吾欲为周文王。”

可以说在曹操心中,虽然他用的是霸道的手段,但在他心中至始至终都是为了实践王道。直到他去世,都没有废掉那个名存实亡的汉朝朝廷。虽然他非常残忍,但起码留下了一个稳定的北方,流离失所、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终于又有了喘息之机。

而刘备呢?虽然他身上带有皇室的血液,但仍掩盖不了他低贱的出身。但是,他却一直想要成为人上之人,成就帝王之道。就如他年幼时望见自己门前的桑树所说的:“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在征服天下的过程中,刘备从来以王道以及仁德之心来对待所有人。因为刘备很聪明,他明白自己的起点低,与兵多将广的曹操不能比。

所以,他务在得人。当曹操暴虐地残害人民时,刘备能够以仁德吸引他们,而人民的支持将是他成就帝王之道的根本。所以,刘备总结自己的成功之道就是:“操以急,我以缓;操以暴,我以仁;凡每每与之相反,遂能如愿也。”在人民的支持下,刘备到哪里都能够如鱼得水。当阳之败后,跟随刘备逃跑的百姓竟然多达十数万,其得人心的程度居然到了这种地步。

总之,曹操和刘备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在本质上相同,却在行为上截然相反。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向我们揭示了到底何为英雄!就让我们以辛稼轩的词为结尾吧!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