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打渔人的蓑衣、渔网,读一读与渔文化有关的诗词,再亲自尝试一下捕鱼,用鱼做道美食……7月27日,30多名小学生走进位于新场的“壹号仓库”创意研究中心,体验渔耕文化。 这是一场由新场镇、上海江东书院联合举办的“新场渔耕文化体验基地公益行”活动。同时,位于壹号仓库的“渔耕文化体验基地”正式启动,也由此拉开首届“走进新场渔耕文化”系列人文活动的序幕。 当日的体验中,通过“看、学、捕、做、尝”5个环节,这些小学生充分接触并体验了新场的“渔耕文化”。新场古名“石笋里”,旧时一到傍晚时分,便可在东横港看到渔网高挂、斜阳晚归的美丽图景,时人称作“横塘晚棹”。渔耕文化是当地原住民“渔猎、农耕、煮盐、市井”的历史沉淀。渔民是新场第一代原住民,代表着独特而鲜明的海派水乡特色。 为此,新场镇政府携手“壹号仓库”创意研究中心、上海江东书院,联手打造“渔耕文化体验基地”,传承新场的渔耕文化。据了解,体验基地将向中小学生开放,并向各培训机构提供服务,成为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并承接古镇文化的效应和功能,打造“文、商、旅”结合的文化旅游项目。 “壹号仓库”是由废旧仓库改建而来的一家创意机构,以新场及浦东原住民文化特性为特色,围绕文化挖掘、文化创意、艺术创新,打造浦东渔文化。江东书院则是上海正式批准成立的第一家书院,致力于国学传播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迪斯尼新场川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