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树状的幸福

 QQ阿偶 2016-09-18

这几年,陆续清除掉一些长久以来,让我觉得不适和压抑的关系,心,象去掉蔓生杂草的植物一样,日益清明有力了。下决定慢的好处是,一旦定向,就心意坚决。喜欢的不断加深,决裂的也绝不愿意再复合。这是修枝剪叶,也是时间的自净功能。人像树一样,肌体自有排异性,只能容纳和自己一块质料的东西。所以,感情也只能顺势而为,天然爱上的人,十年后还一样。有时在意外情况下也会产生情境关系,虽勉力培养但怎么都爱不浑然——内在自我不停的排斥一个本性不喜欢的类型,且分泌出自我厌恶。而符合本心的爱,才是滋养人的,因为不内耗。

人的成长,也应该像树一样,是由下及上的,在根部汲取营养,输送到枝叶末端。对人而言,就是在经验和实务中学习,关照本心,凝结成体悟,指导之后的生活。而这个程序,如果被倒置,打个比方,不断的有人在前方以超前理论,揠苗助长,而你的体验其实没走到那步,就是说:心还没有获取经验支持,那你的骨骼会被拔脱臼。而这个经验与心的不同步,会造成“虚相”,那块是不能承重的,迟早会坍塌。

所以,我温和的接纳一切无侵略性的朋友,有耐心的倾听他们生命中具体的人事,虚心的吸纳信息、经验和知识。但是,对热衷于生产和高压输出大道理的人,始终保持警觉和距离。“听过太多别人的道理,依旧过不好自己的人生”,这是必然的。“莫失己道,不扰他心”,道理还是拿来管理自己吧,我认为,通过自我建设,让自己成为美好的存在,”身教“是比”言教“更好的心灵指引。



包括对知识的汲取,也该像树一样,在漫长的求知岁月里,一点点的长出自己的体系,避让同一纬度知识的过度积累,打开垂直空间,就像树是立体而不是平面生长一样。且不能性急,叶子的变化是很细微的,我每天读书约在十万字上下,其中能吸收营养的,能有几页就不错,有的则毫无养分,但是如果你不读,就会对某些东西有误区。它的好处,是体现在“没有它时”那个层面上的。

扬州是我喜欢的城市,那里有我最爱的一条路:瘦西湖畔的长春路。我常常忍不住从旅游专线上跳下来,去慢慢的把它走一遍。那是一条寂寞而美丽的路。遍植水杉,但并不密集,反倒有点疏落。即使在白天也少有人迹。我一棵棵的看树,有一棵树,是黄山栾树,这种树近年来在南京普及度也很高,但不是成阵就是成片的,这棵栾树却是单独种植,一棵树就占了一小片树林,面前是空地,显得姿态特别“独自”,我来回的看,决定它就是“我的树”了。

塞尔努达写过三棵黑杨树,精致的树干在天空下,被沉静的空气映照。注视它们鲜绿的青春,塞尔努达感到一阵幸福的浸入,忍不住偷偷的抱住它。这篇文章叫《爱》——我读过那么多叫《爱》的文章,张爱玲的,莫尼森的,杜拉斯的,可我最爱这篇,虽然它无涉情欲,不关男女,却更指向爱的本源,像“水”之于“海”和“湖”、“云”。我想我明白那个。

我就是这样慢慢的长啊长,长成现在这个样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